APP下载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

2023-01-05刘怡瑶冯云鹤庄晓雨宁来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会计改革

□文/ 刘怡瑶 冯云鹤 庄晓雨 宁来雨 潘 朝

(吉首大学商学院 湖南·吉首)

[提要] 会计改革透过助力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来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构建经济社会的进展,在社会治理创新体制下的会计改革能够增加创新体制下的主体,会计领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创新治理的目标也能对会计改革创新指明方向。因此,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视角下会计改革发展与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高度一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创新型经济社会治理方法的重要战略任务,推动着会计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将给中国会计产业发展提供全新契机。社会治理仍然是对社会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协调社会的各方关系,是人们调节利益关联和行为规范、实现和平安定、繁荣发展最基本的依靠。同时,会计作为社会发展层面的重要视野之一,其功能以及改革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恰当运用会计理论和会计改革,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社会治理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体系的现代化。而会计作为整个社会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次会议中找到了会计行业发展的新目标,也必将在完善整个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有所作为。多年来,人们都认为“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等同。社会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在内的多方位协调发展。所以,在党中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框架后,会计的改革发展必然要从经济发展的层面延伸到社会发展的层面。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整个社会治理理念、制度、机制的创新中来。所以,全国的会计组织,例如中国会计学会等专业的社会团体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会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此次创新的系统化要求。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会计领域的改革也应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入手。比如,可以把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理念与会计理念相融合,促进会计理念的创新,以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准绳进行会计领域的机制创新等。

(一)理论研究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下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立足于本土社会实践,拓宽视野,运用更丰富的研究方法论证新兴的会计理论,博采众长,建设更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体系。

(二)人才建设方面。在人才建设方面,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背景下,我国越发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计学作为应用学科,培养了很多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会计人员在会计、经济、计算机、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越发重视会计人才的诚信品质,为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培养了更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会计院校的专业设置也越发顺应时代要求,由一开始的以行业标准进行简单的专业分类,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相应设置,再到取消过细的专业划分,只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这些改变都是对市场、对政策的更细致的解读。一直到后来,ACCA、CMA、CIA 等国际方向的课程也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而在国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之后,财政部也大力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三)体系建设方面。首先,加强了对数字平台的建设。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搭建了结构化、跨平台的会计行业数据库,建设了更为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又反向推动了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其次,体制的创新也需要高端、专业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国家更加重视对会计人员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强化会计行业人员经营分析的能力,并提高了对中高端会计人才的要求,建议会计人员了解、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实现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会计行业的改革必然要服从于经济改革、社会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体系、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动我国会计改革与创新社会治理相趋同,明确改革目标,确定改革路径,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下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顺应创新社会治理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下会计改革有利于促进会计改革发展目标与社会治理创新目标一致,顺应创新社会治理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社会治理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制度、机制等方面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是确保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实现社会稳定与信任。会计行业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会计改革与创新,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提高政府部门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供正确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施领导流动率审计等,使其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合法的作用。另外,应充分发挥“会计治理”功能,会计不仅仅是核算的手段,好的会计政策可以推动社会治理,同时在社会治理层面也应该进行创新,使其与会计核算相结合,共同推动社会稳定有序前行。

(二)推动会计改革创新、会计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会计改革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需要。经济社会治理创新主要涉及理念、制度、机制创新,社会审计理论与会计改革事业的共同发展,是这三方创新的发展方向,要按照这三个方面内涵与特点,积极推进社会审计领域的新变革,进一步做好对社会公平、正义分配领域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保障民众权益,推动社会和谐与社会公正。

在新社会治理体制背景下,会计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会计实践的发展与公司的整体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技术创新和财务管理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把传统的财务实际管理和现代化的电算财务服务等,建立整体融合模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创新式传统的财务报表从用户的需求与变动入手,掌握了公司发展的总体动向,掌握了公司的总体运营情况,从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入手,从时间与空间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限制,结合全新的财经政策,提出了定期的财报报表,并进一步拓展了整个内涵,融入知识资本的发展运营方式,使财务资本和知识投资信息全面融入财务管理领域。

三、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会计管理工作的改革重心也应该从基层的中小企业入手,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增进会计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四点:

(一)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现如今中小企业仍存在管理人员老龄化、近亲化以及非专业化等问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由于会计专业证书的获得并不要求专业的对等,所以许多财务会计人员为非专业人士。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内部财务会计必须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管理经验以及纳税筹划等相关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欠缺将有可能导致管理人员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此外,综合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管理人员并未足够重视财务会计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只是完成传统的财务信息记录工作,并未发挥管理、整合以及调控等职能,这样不仅阻碍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创新,还会在无形中影响企业竞争力。

(二)财务人员预警能力欠缺。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是近年来会计领域的改革热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也要求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要相互了解岗位特征,财务人员深入到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通过业务与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助力企业创新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企业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不足,导致财务共享中心难以建立,也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没有风险预警的意识,不会对财务与业务人员有统一的要求。财务部门只负责与资金相关的工作,无法直接进入生产、采购的一线工作中了解现状,生产、采购人员又不会对财务人员提供反馈信息,企业一旦突发管理漏洞,财务部门无法做到事前控制,事中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简要分析。

(三)缺少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中小企业是一支庞大的经济队伍,中小企业的科学有效管理,也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但企业工作的高效落实需要依靠一系列制度的约束,一旦缺少必要的制度规范作为决策依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诸多不规范的情形将会对企业管理能力起到抑制作用。现如今,内部审计是中小企业监督管理的常用方法,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普遍存在流于表面的现象,管理层多为家族人员,集权现象较为明显,在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上级领导人情关系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较大,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匮乏,弱化了会计人员监督的职能,长此以往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谨慎性不强以及信息透明度低等问题,将会对中小企业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化水准日渐提升,大型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的转型效果较为明显,但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仍停留在会计手工记账、手工录入等基础的会计工作上,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趋势不太明显,无法满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新时代对会计职业的要求。部分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财务软件等的运用极不熟练,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更无从谈起。企业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敏感度较低,加之中小企业发展时间较短,硬件设施不够齐全,导致企业所有人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加大资金投入的意愿,进而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改革受到制约。

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背景下会计改革路径

根据“十四五”时期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会计部门和人员应科学分析当前会计工作的新使命,并规划会计改革与发展,既是会计理论问题,也是会计实践问题。

(一)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工作服务效能。首先,应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社会治理要求社会公众有较强的法制观念,那么财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也应该紧随其后,从而改革自身财务法制观。当前,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全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财务综合素质;其次,财务人员还要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且还要具备熟练的会计实务技能等,可以选择教育培训的方式,对于一些新情况和难以解决的会计问题,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短期的培训来提升业务水平。

此外,大力推动网络政府服务平台模式,建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形式,期望达成会计工作服务流程无纸化以及零跑腿、无需线下审批的目标,以此来提高会计工作服务效能。大力推广电子证照,以实现电子证照跨区域、跨政府部门和全国区域内的共享共认。

(二)完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企业会计监督机制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核心,但是一直以来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会计改革发展的薄弱点,所以完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接下来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构建三位一体的财会监督体系,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来自政府部门的、企业自身的以及社会公众的,尤其是社会公众层面,这就需要完善社会治理功能,对其进行创新。当然,社会治理创新主体不仅仅只是社会公众,还包括社会组织、私营部门等,治理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那么会计监督体系便是多方面的,需要不同组织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各自发挥应有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以此来完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过去多年里,财会监察大多是以实际为基础加以监察,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但是,随着近几年来财务管理与审计监察内容不断扩展,事中监察也开始起到很大的作用。公司与政府事业单位利用财会公共服务中心把财会监管范围向事前扩展,将财会监管体系引入以防范为基础,进行了事前防范风险、事中认识经营风险和事后解决经营风险的监管。

(三)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和大智移云的智能财务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这就要求在会计改革和发展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一系列试点应用基础上,印发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推进了我国会计软件行业产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但是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中仍然缺乏重点。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学习相关的金融技能和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和互联网知识的学习,能够满足知识体系的快速更新,而由这些人员组成的团队可以帮助企业从多个角度分析财务数据,制定有效的投资计划,从而制订出最佳的财务问题解决方案。

推进会计工作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建立包括企业进入、管理和产出等整个会计活动全过程、各个阶段的统一的企业会计数据分析管理规范,构建企业会计数据分析采集与分析机制,推进统一的企业会计数据分析管理规范在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中的运用,优化公司行业管理信息数字化平台,开启企业财务报表统计财税信息共享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跨平台、结构化的企业会计数据库系统。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会计改革
改革之路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