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2023-01-05□文/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旅辽宁省转型

□文/陈 丽 张 哲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辽宁·大连)

[提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加快产业复苏、优化产业供给体系、满足疫后消费者旅游新需求的必由之路。当前,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文旅人才供给不足、文旅新基建发展缓慢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转型挑战,提出健全文旅人才培育机制、加快新型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文旅服务平台、创新文旅产品及营销路径等数字化转型建议。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辽宁省文旅市场消费格局和消费需求,加速了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文旅消费场景相融合,打造“科技+旅游+文化”新业态,优化产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提升产业数字化管理水平,成为当前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文旅数字化是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文旅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反馈等环节,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文旅相关行业间的数据共享,以此提升行业整体运作效率,最终实现全新文旅数字经济体系的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面临新形势、新机遇,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等城市相继展开文旅数字化实践探索,推出在线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探索线上“旅游展览”“直播带货”新业态。其中,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曾在盛京”“盛世典藏”等线上主题展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推出“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沈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锦州市则联合电商平台举办“直播电商节”,拓展文旅产品线上营销渠道,为当地旅游市场的回暖助力。

从当前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文旅产业数字化的形式单一,应用面较为狭窄,主要为网络直播和线上展览,停留在引进数字技术进行文旅服务和营销宣传的初级阶段,并未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的应用,不足以满足数字时代游客的新体验与新需求。因此,现阶段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看,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二、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必要性分析

(一)旅游消费新需求倒逼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疫情过后,旅游者对高品质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提升,“安全性”成为其出游选择的首要因素,能否及时获取目的地疫情防控最新消息,线上预定门票及酒店,线下享受无接触、数字化旅游服务成为影响其出游动机的重要因素。旅游目的地数字化运营水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的完善性,旅游产品创新性、交互性,配套设施智能化程度,以及是否具备安全、便捷的旅游交通系统皆影响着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景区、博物馆、主题公园等应主动求变、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文旅数字化发展新模式,针对旅游需求开发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做新型旅游服务的供给者。

(二)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依托数字技术支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时期,通过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将优质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场景是优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提升文旅发展品质的重要手段。文旅融合涉及行业众多,除旅游业和文化行业外,互联网行业、媒体行业、文创行业皆涵盖其中。各行业都具备成熟的运作体系、掌握各自的市场数据和资源,但相互之间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壁垒,缺乏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各自掌握的数字资源无法发挥其最大价值。因此,只有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跨界多元合作,才能率先把握文旅数字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赢得未来更长远的文旅发展机遇,开启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三)完善文旅产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必然要求。回顾辽宁省过去一年的疫情防控与治理历程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病例行程流调、病情诊疗、物资调配与管理、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在疫情态势研判、精准防控以及后续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辽宁省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文旅产业迎来复苏,但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借助数字化技术,加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提升数字化组织管理水平,优化文旅产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时根据疫情态势调整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的接待政策与防控级别,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准备。

三、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化文旅人才供给不足。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数字技术又懂文化和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持。高校在数字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辽宁省仅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且大都以高职院校为主,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细分方向参差不齐,较少开设数字旅游运营管理类相关课程,缺乏数字旅游实践平台,校企联动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无法满足文旅产业转型对高质量数字旅游人才的培养需求。此外,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人才流失率均高达70%以上,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择业意向较低等现象更是加剧了产业转型难度。

(二)新型文旅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速度是影响产业转型的重要因素。由《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可知,2019年全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75.3。其中,东部地区达到81.2;中部地区为75.0,处于中等水平;东北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仅为70.8,低于东、中、西部地区,其中辽宁省为71.6,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内名列第23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行业新基建水平也有相应差距,相较于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行业而言,旅游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较缓,传统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进而制约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三)传统文旅资源开发缺少数字技术支撑。辽宁省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拥有30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受游客关注的有沈阳故宫、旅顺监狱旧址、张氏帅府、鸭绿江断桥等,其中沈阳故宫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2019年的游客数量仅为北京故宫游客量的13.37%,其他大部分历史遗址也正在淡出大众视野,逐渐丧失其原有的文化和旅游价值。究其原因,辽宁省以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开发的旅游项目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度较低,更是缺少依托历史遗址、4D、全息投影等科技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仅凭借其具有的文化历史内涵已很难吸引当代游客的目光。

(四)一体化数字文旅服务平台有待完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获取文旅信息的渠道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等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已成为年轻群体闲暇时间分享、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当前,辽宁省缺乏完善化、一体化的文旅服务平台,文旅信息的发布、收集渠道大都为携程系、美团系、飞猪系等大众OTA平台。大连市、沈阳市等地多个景区、博物馆虽相继通过搭建微信小程序,入驻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但并未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数字文旅服务平台的缺失,不但造成文旅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加大了游客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了游客的出游意愿,导致潜在游客资源流失,同时也不利于文旅企业间信息、数据的交流与共享,难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及文旅产业数字化运营与管理。

四、辽宁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一)培育数字化文旅人才,提升数字化思维能力。人才是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作为数字旅游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应根据当前文旅发展新趋势明确数字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开设数字旅游经济催生的新兴课程,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打造数字旅游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完善数字旅游实训系统,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数字管理能力及数字创新能力的旅游人才。文旅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升级主体,应建立健全数字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为职员提供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根据企业业务升级需求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员工数字素养,为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此外,面对文旅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应完善旅游人才引进政策,通过为其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吸引各领域人才投身文旅行业。

(二)加快新型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文旅发展。加快传统文旅基础设施转型、推进文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强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百度、阿里、华为、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企业的合作,凝聚多方力量,拉动投资,搭建文旅新基建平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整体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辽宁省文旅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

(三)借助数字科技,焕发传统文旅资源活力。针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与数字技术融合度低、市场影响力不足这一情况,辽宁省文旅产业应结合当前旅游者的审美需求与主流价值观将现代时尚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项目转型之中,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场景再现和内容生产,推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旅游演艺的数字化创新等。例如,沈阳故宫、兴城古城等知名景点可充分利用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优质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动态化、立体化、虚拟化形式展现出来,或将当地特有文化元素与大众手游相融合,并提供线下体验场所,打造地方文化符号,为游客提供沉浸性、独特性旅游体验,满足疫后游客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搭建一体化数字文旅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化运行体系。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构建智能化、一体化的旅游服务、营销、管理平台,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动辽宁省文旅产业优化升级的必要环节。一是搭建数字平台,优化文旅服务与营销。辽宁省文旅产业应协同打造数字文旅服务平台,一方面整合碎片化文旅信息,帮助游客实时获取旅游目的地相关疫情防控、优惠政策与要求,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通过社交媒体类平台、口碑点评类平台及自有文旅服务平台收集用户访问数据,分析游客偏好,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发布、推广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优质短视频、游戏、音乐,以吸引流量,并通过利用VR、AR、人工智能NLP(自然语言处理)等数字化手段,为游客提供智能语音导览、720度全景立体化观光、线路规划等服务,激发游客亲身体验景点的欲望,线下则凭借创意性旅游体验场景、个性化旅游服务、重游复购优惠政策,提高游客自发宣传、裂变新用户、重游旅游地的几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路径。二是整合文旅大数据资源,实现产业数字化运营与管理。大数据时代,面对辽宁省文旅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以政府为主导搭建集文旅大数据采集、报送、分析挖掘、管理于一体的互联共享平台,获取、整合客流、交通、用户需求、产业运营等数据资源,以此为基础搭建客流统计分析与预警系统,实施合理的人流管控与疏导,提高对游客与旅游资源的检测、保护能力;搭建旅游线路分析系统,评估线路效益,规划最优路线,结合特色资源打造深度、精品旅游项目;搭建游客偏好分析系统,提前预测游客需求,提供定制旅游服务,实现精准营销;优化产业内部管理系统,加强产业运行监管,整体推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运营水平。

综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辽宁省文旅产业应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努力融入数字化发展新赛道,通过培养数字文旅人才、建设新型文旅基础设施、打破文旅信息壁垒等措施,全方位提升文旅产业数字化运营、管理、服务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水平,推进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高质量、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辽宁省转型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转型
文旅照明的兴起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