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北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1-04张美娟张志平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利用

冯 娟,黄 卡,张美娟,张志平,钟 钦

(浦北县农业农村局,广西浦北 5353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环境恶化、资源不足等问题。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秸秆资源多数被闲置,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甚至被焚烧污染了环境。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快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1]。本文针对广西浦北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对策,以期为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破解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提供借鉴。

1 浦北县秸秆资源状况

1.1 自然资源优势

农作物秸秆产量取决于农作物的种类与产量、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采用的农业技术[2]。浦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隶属北部湾经济区海陆交通枢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钦州市,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 521 km2,辖15 个镇、2 个街道,273 个村委(社区),总人口95.7 万。西接灵山县,东临玉林市博白县,南连北海市合浦县,北靠贵港市、南宁市横县、玉林市兴业县,经纬度为东经109°14′~109°54′,北纬21°52′~22°41′。浦北县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季风盛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5 ℃,年平均降水量1 763 mm,年均日照时数1 631.5 h,年均太阳辐射值104.23 kcal·cm-2。农业资源集聚丰富,盛产水稻、马铃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

1.2 农作物秸秆产量优势

浦北县2020 年耕地面积为2.85 万hm2,秸秆产生量36.81 万t;年种植水稻面积3.28 万hm2(其中早稻面积1.51 万hm2,晚稻面积1.77 万hm2),秸秆产生量18.37 万t;玉米面积0.58 万hm2,秸秆产生量2.14 万t;马铃薯面积0.25 万hm2,秸秆产生量0.09 万t;红薯面积0.21 万hm2,秸秆产生量0.17 万t;木薯面积0.90万hm2,秸秆产生量10.65万t;花生面积0.31万hm2,秸秆产生量1.40万t;大豆面积0.02万hm2,秸秆产生量0.04 万t;甘蔗面积0.88 万hm2,秸秆产生量3.94 万t。可以看出,浦北县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可利用率高。

2 浦北县秸秆综合利用状况

浦北县2020 年的秸秆产生量为36.81 万t,可收集量为32.01 万t,利用量为27.56 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86.15%。水稻的秸秆利用量13.33 万t,玉米的秸秆利用量1.90 万t,马铃薯的秸秆利用量0.08 万t,红薯的秸秆利用量0.14 万t,木薯的秸秆利用量8.79 万t,花生的秸秆利用量1.27万t,大豆的秸秆利用量0.03万t,甘蔗的秸秆利用量2.02 万t。近年来,浦北县依托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和整合其他各类资金,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打造形成浦北墨岭富硒粮食、绿源富硒农业等一批区域特色、基地带动、规模发展的秸秆利用循环农业示范区。1)秸秆还田机械设备逐年提升。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浦北县拥有甘蔗联合收割机1 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92 台,进一步提升了农作物秸秆机械收割、粉碎还田的水平。2)培育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主体。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为一批企业增购了秸秆粉碎机、打捆机、粉碎机、等机械设备,扩建了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企业消耗农作物秸秆的能力,培育壮大了一批秸秆利用企业,全县的秸秆离田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据统计,浦北县秸秆综合利用主体达20家以上,年利用秸秆量超千吨以上的企业3家。3)秸秆收储运体系初步建成。浦北县建成3 个秸秆收储点,年可收储秸秆量15 万t 以上,成立了3支秸秆收储队伍。

2.1 秸秆肥料化利用

1)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浦北县是广西粮食生产大县,每年种植的水稻产生大量的秸秆资源,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浦北县秸秆的处理以直接还田为主。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收割并粉碎、深翻腐熟直接还田,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20 年浦北县秸秆直接还田量为23.3 万t,秸秆还田率约为72.66%。

2)推广秸秆生产有机肥还田。浦北县积极引导秸秆肥料化企业通过粉碎收集回来的秸秆后按比例混合糖渣、蚯蚓粪等原料,添加发酵菌剂生产有机肥。2021年秸秆肥料化企业通过此方式利用秸秆0.8万t。

2.2 秸秆饲料化利用

引导养牛、养羊等畜牧产业群众把水稻、甘蔗、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秸秆收集起来,用于喂牛、羊等草食动物,2021 年浦北县牛、羊消耗的农作物秸秆约4.5 万t。鼓励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饲料,通过“秸秆—饲料—养殖—肥料还田”生态循环模式消耗农作物秸秆。据统计,浦北县规模养牛企业15家,年消耗农作物秸秆约为0.5 万t,其中浦北县寨圩镇侨邦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利用秸秆0.14 万t,浦北县张黄镇越州肉牛养殖场年利用秸秆0.08万t。

2.3 秸秆基料化利用

引导群众利用秸秆资源作为基料栽培草腐菌类,增加收入。浦北县泉水镇泉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利用稻草、玉米棒、蔗叶等农作物秸秆培育食用菌,每年消耗当地的农作物秸秆量约0.08万t。

3 浦北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投入不足

1)地方政府领导重视不够,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投入不足。秸秆综合利用投入大、见效慢、收益少,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2)长效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目前仍未将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范围。

3.2 秸秆收集成本高

浦北县收集农作物秸秆的方式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下,成本高。以2021年张黄镇秸秆收储为例,在田间收集的成本为220 元·t-1,从田间运输到堆场的人工与车费成本为160 元·t-1,运输到收储站上成本达380元·t-1,再从收储站到利用企业成本高达480元·t-1。部分田块不连片、不平整,机械无法作业,依靠人工搬运,效率更低,成本更高。

3.3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不健全

浦北县目前只有3 个秸秆收储点,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分布不均衡;专业从事秸秆收集买卖的经纪人少;秸秆具有密度低、体积大、分布分散等特点,秸秆收集难、市场利润低、收集季节性强等诸多原因成为资源化利用的瓶颈,愿意投资建设收储点的企业少。

4 浦北县秸秆综合利用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订年度建设计划。由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落实专人专职,做好统筹协调,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把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逐级落实责任和措施,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加强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

4.2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科技攻关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围绕秸秆的还田、离田利用等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培育和扶持一批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咨询、推广等服务的专业化机构,以及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有偿服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探索“项目+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单位+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的科技创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科技工程示范与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的衔接。

4.3 培育利用主体

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能人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中的优势,因势利导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扶持、发展和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市场、有实力、带动力强的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打造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核心企业。依托专业合作社等,引导组建和扶持一批秸秆收储主体,建设秸秆收储站点。鼓励秸秆收储主体在乡(镇)、村培育发展秸秆经纪人,延伸收储链条。

4.4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公司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建设;政府需要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重点围绕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离田利用、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利用机械等开展扶持。推广机械化收集是降低秸秆离田收集成本的核心手段,也是秸秆可持续综合利用的重要保证[3],推广适宜县域作业的水稻秸秆打捆机、甘蔗秸秆打捆机。通过在收割机上加装打捆设备,可以实现农作物收割与秸秆打捆的一体化,减少工人成本,提高收集系数。收割机加装粉碎设备,实现秸秆还田的,要给予补助;探索水稻秸秆翻埋还田、玉米秸秆翻埋和碎混还田、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作业及青贮玉米补贴机制;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二次扶持政策,对购置高性能拖拉机和秸秆专用机具的各类购机主体,在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再次适当增加生态循环农业补贴;建设秸秆收储站(点)仓库的,实现秸秆的收集中转或储存的,要给予补助;对于年利用秸秆超千吨的企业(或合作社)进行“五化”利用的,要加大补助力度;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制定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市场化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信贷投入,将全县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纳入信用评定范围,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依法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合理运用银团贷款,满足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大额资金需求。

4.5 加大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获得相应的收入,积极参与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真正为企业提供原料支持;重点依托新型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作为供应秸秆的主体。按照就近就地收集、利用的原则,合理建设秸秆收储仓库,重点围绕粮食主产区和甘蔗主产区,建设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每个行政村根据生产实际建立临时堆放转运点;非粮食、甘蔗主产区可多个行政村联合建立临时堆放转运点,形成“县有综合利用龙头企业,乡(镇)有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网点”的收储运网络,实现乡镇秸秆离田收储全覆盖。以县为单位统筹构建秸秆收储平台,探索建立村集体收储模式,发展致富能人作为秸秆经纪人,着力解决闲散地块、边远地区等收储站点难以覆盖的区域秸秆收储难题。探索建立“秸秆收储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收储主体支付费用租用村集体收储场所、雇佣农户参与收储站点运营管理,实现秸秆收储持续运行、长久获益。

4.6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创新宣传理念、内容、题材、形式、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APP 等,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和典型经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企业、农民等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户充分认识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强化农户的认知,提高其秸秆综合利用意识[4]。加强亮点挖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建立秸秆宣传的主阵地,多角度、全方位讲好秸秆利用故事,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广泛开展交流学习,共享秸秆利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5 结语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能够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5]。浦北县要立足“世界长寿之乡”山水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新技术,持续将这项惠民的大工程贯彻落实下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利用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