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2023-01-04龚细年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韶关市草莓大棚

龚细年

(韶关市曲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韶关 512100)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水果皇后”的美称,其因酸甜可口、香嫩多汁的特点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1]。草莓喜温凉,不同生长发育期适宜温度不同:根系生长最适温度为15~22 ℃,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 ℃,花芽分化期温度需保持在5~15 ℃,开花结果期温度为4~40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2 ℃,年平均降水量1 700 mm,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合大面积种植草莓。韶关市于2010年引进的大棚草莓栽培技术具有解决种植季节性问题、减少病虫害和保证食品安全等优势,已成为草莓规模化种植中广泛应用的栽培技术。大棚草莓栽培能优化草莓品种结构,延长草莓鲜果期,大幅度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现从塑料大棚建设、种植准备、棚内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对大棚草莓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1 塑料大棚建设

要想实现大棚草莓规模化生产,在塑料大棚建设时必须确保大棚建设的标准化。1)结合畦面宽度设计拱棚,采用无立柱钢结构大棚,拱棚跨度设为6~10 m,脊高3~4 m,棚间距至少为棚高的1.8 倍,以防止遮光。2)于畦中央铺设滴灌管,滴灌孔口朝上,起到灌水、节水及控制湿度等作用,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溉。3)纵向用薄壁热镀锌防锈钢管连接固定,塑料保温膜采用光热性能良好的聚乙烯(PE)防雾无滴薄膜,结合大棚的实际条件进行扣设和压实处理[2]。

2 种植准备

2.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是实现草莓栽培优质高效的基础。结合草莓品种特性及韶关市市场需求、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韶关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草莓产量及品质。1)草莓品种特性。在选择草莓品种时,应优先选择高产稳产、果实外观品质好、内在品质优和抗逆性强的品种。2)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查,韶关市居民偏好风味甜、色泽艳、糖度高、酸度低和有香味的鲜食草莓。针对远距离销售的草莓,需重点考虑草莓硬度、果形、大小和耐贮运性等特点,综合消费者需求及市场供需情况选择合适的早中熟草莓品种。3)气候条件。大棚草莓栽培方式降低了外界气候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可适当放宽草莓种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如冷空气、多雨等。根据韶关市实际情况,大棚草莓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法兰地、章姬、红颜、甜查理及丰香等。

2.2 地块选择及整地

草莓根系浅,喜肥水,不耐旱涝,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透气、光照条件良好、排灌方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块,同时为方便建设大棚,要求选择的地块地面平坦,最好超过1 年未种植草莓,避免因连作引发病虫害。

地块选择完成后,需及时开展精细整地、翻耕起畦工作。在育苗前7~10 d 精细翻整土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0~30 cm,并施足底肥,每667 m2施腐熟粪肥4 000~5 000 kg、过磷酸钙100~150 kg和硫酸钾型复合肥50~60 kg,保证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给草莓幼苗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大棚草莓栽培宜采用高畦栽培,要求畦面呈龟背形,畦高20 cm、畦宽(连沟)100 cm、畦沟深25~30 cm,土壤细碎,翻耕起畦的同时进行土壤消毒,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2.3 科学选苗

健壮苗是实现草莓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壮苗的抗逆性强,能减少施药量和次数。在选苗过程中,必须选择植株完整、叶色正常和根系发达的健壮无病害苗,以带5~6片复叶的3级苗为宜。

3 棚内管理技术

3.1 合理定植

大棚环境中草莓栽培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定植时间可根据韶关市的市场需求进行确定,一般控制在8 月中旬至9 月上旬定植,实现淡季(1—2 月)上市销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定植前,种植户可用多菌灵500 倍液浸泡种苗根,对种苗进行消毒杀菌,防止带入病害,减少病害侵袭,同时降低生长期用药量和农药残留,提高草莓质量。在幼苗移栽过程中,随苗土体保持湿润,可避免根系损伤,提高成活率。栽植深度是影响草莓成活率的关键因素,过深易造成茎蔓腐烂,过浅会因根茎外露导致植株缺水死亡,因此必须满足“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要求,确保草莓苗根的茎部与畦面齐平[3]。高畦栽植草莓时,每畦栽种2行,行距为20 cm,株距为15~20 cm,每667 m2定植草莓6 500~8 000株。此外,需合理安排栽植时间,优选阴天或傍晚,并根据花序均从苗的弓背抽生的规律,弓背朝向高畦两侧,双行交错栽植,提高植株通风透光性,减轻病虫害,为草莓植株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栽植后,立即利用微喷灌系统浇定根水,促进缓苗。

3.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主要是开展查苗补苗、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植株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2.1 查苗补苗

草莓定植后3~4 d 缓苗基本完成,此时可进行田间检查,如有发现病死苗和缺苗,应清除病死苗并及时补苗,确保苗齐。在补苗成活后,应浅耕松土、清除杂草,浇一次定根水以促草莓幼苗发根。

3.2.2 水肥管理

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溉和追肥。草莓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喜湿怕涝,生长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不低于60%、70%和80%,需要根据植株生育期和土壤墒情灵活进行灌溉,坚持“适时浇水、勤浇水、浇小水”的原则,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冬季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同时为保证草莓的品质和口感,开花前后、坐果后不浇水,或尽可能控制水分含量。

根据底肥施用情况和土壤测试结果,利用滴灌设备进行追肥。在草莓生长期追肥3~5 次:1)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20 d 左右,每667 m2施用复合肥7.5 kg左右,通过翻整将肥料混入土壤中;2)第二次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后20~25 d,每667 m2施用复合肥10 kg左右,直接撒施于畦面行间并适当松土即可;3)根据草莓植株的生长情况,在花穗顶果开始采摘和采摘盛期各追肥1 次,喷施0.35%的氮磷钾液肥;4)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可在结果期每667 m2适当增施0.3%硫酸钾5 kg 左右,或喷施绿威18、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追肥,促进草莓茎秆生长和根系发达,缓解土壤板结。同时,在现蕾期、始花期和坐果期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

3.2.3 温湿度控制

草莓是一种喜温植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草莓健康生长,因此在草莓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棚内温湿度。草莓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5~28 ℃,5 ℃以下的低温或30 ℃以上的高温都不利于草莓生长,因此棚内温度白天一般控制在20~28 ℃,晚上控制在7~15 ℃。草莓不同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幼苗期宜控制在18~23 ℃,植株发芽和初花期宜控制在25 ℃左右,成花期宜控制在23 ℃左右,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宜控制在24 ℃左右。

为防止果实发育过快,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生长期合理控制棚内湿度[4]。定植后5~7 d,可保持棚内湿度在70%~80%;开花挂果期保持棚内湿度在60%~70%,以促进授粉受精,降低畸形果率,提高着果率;其他生长期,棚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如果棚内湿度超过70%,可适当通风,不仅可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还能排出棚内有害气体,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3.2.4 植株管理

植株管理是草莓优质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当草莓进入结果期后,就会出现匍匐茎、病叶、老叶、黄叶及枯叶,为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需及时剪去上述匍匐茎及不良叶片。每株保留5~6 片健壮的功能叶和1~2 个侧芽,抹去茎部芽,不仅能保证花蕾养分的集中供应,还能改善植株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使植株健康生长,提高着果率。

3.2.5 花果管理

为使大棚草莓果实更好地生长发育,必须做好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等花果管理工作。1)辅助授粉。大棚草莓一般在冬季开花,受天气的影响很难进行天然授粉,因此在大棚中需要采用人工授粉或放蜂授粉的辅助授粉方式。通过棚内放蜂进行授粉,可提高着果率,增加果实整齐度,减少畸形果。同时可配合人工授粉,通常在最佳受精期,也就是开花后的2~3 d,于9:00—17:00(无露水的情况下)进行授粉,授粉量为每朵1.2 mg,授粉时用软毛笔将花粉涂抹在花中心,提高果实品质。2)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应综合考虑植株长势。每株草莓一般有2~3 个花序,甚至可以生长6 个花序,为了提升果实品质,在第1 朵花开之前,适量疏除无效、弱势花蕾,留1 级花序和2级花序,去除其他次序花,确保养分集中供给。幼果期应及时摘除无效果、小果和畸形果,提高单果的重量和品质。

3.2.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实现草莓的优质高效栽培,须采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达到少施药甚至不施药的目的。在大棚高架育苗方式下,草莓容易发生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及蚜虫、白粉虱等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施足基肥,为草莓生长提供充足肥力,提高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选择抗逆性较强、无病健壮苗,并进行消毒处理,增强其抵御外来病害侵染的能力;采用高畦栽培,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为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轮作换茬,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老叶,集中销毁,有效预防真菌性病害;平衡水肥,并适量补充微肥,避免出现畸形果及缺硼、缺锌和缺铁等现象,防止生理性病害发生[5]。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在大棚通风口处挂防虫网,或在草莓植株上方10 cm 处交叉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防控害虫,如通过释放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减少白粉虱的数量。

4)化学防治。在开花前选用高效、微毒、低残留药物进行防治,实现草莓绿色栽培。在花期要尽量控制用药量,避免产生过多的畸形果。例如,炭疽病可用苯甲嘧菌酯进行防治;灰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43%腐霉利进行防治;白粉病可用吡唑醚菌酯进行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或50%辟蚜雾进行防治。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可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提高防治效果。

4 适时采收

采收期会直接影响草莓品质,采收太早会影响草莓果实口感与质量,采收过晚不利于运输和市场销售,应适时进行采收。草莓开花后30 d 左右浆果成熟,观察浆果成熟情况,分批次采收,以早熟草莓抢占市场,提高优质草莓市场竞争力。大棚草莓以鲜食品种为主,在采收过程中,为保证果实的外观、口感和甜度,采收时果面应有70%~80%呈红色。采摘时间一般在8:00—10:00 和14:00—16:00,采摘时要做到轻托果、轻断蒂和轻收果,按质分装,便于售卖。由于草莓果实自然保鲜只有2~3 d,不耐贮藏,采收后应及时上市销售或加工,以免造成损失。

5 结语

塑料大棚草莓的优质高效栽培必须以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及具有实践性的栽培技术为基础。在栽培过程中,除了做好塑料大棚建设、种植准备工作外,还应从合理定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棚内栽培管理,采摘期及时进行采收,通过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草莓栽培,实现草莓栽培的优质高效,促进韶关市大棚草莓栽培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韶关市草莓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草莓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韶关市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