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州市民主镇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023-01-04罗宣强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茶农基肥茶树

罗宣强

(盘州市民主镇农村工作服务中心,贵州盘州 553506)

有机茶叶是现阶段我国茶叶行业的流行趋势,健康、绿色的特点使有机茶叶在我国茶叶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茶叶产业是贵州省盘州市民主镇的第一特色主导产业,民主镇的茶园海拔均在1 800 m 以上,是典型的高海拔茶区,茶叶种植基地总面积约为325.3 hm2。为保证有机茶的整体品质,民主镇应积极推广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加强有机茶园的养护管理,为有机茶叶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1 有机茶叶的特点

有机茶叶栽培中强调“自然农耕”,所以有机茶叶与普通茶叶的外观、耐泡程度、营养成分及口感都有明显的差异。1)在外观上,有机茶叶叶脉粗犷,手感粗糙,茶叶上有经自然环境洗礼后产生的叶璇,且叶片颜色较深(墨绿色),叶片边缘不规则。2)有机茶树生长缓慢,每年采摘次数较少,茶树内营养物质的长期积累使茶叶非常耐泡,冲泡过程中茶叶香味可长时间保留。3)有机茶叶口感醇香,茶树根系发达,内部营养成分丰富,冲泡后茶水颜色更加清亮[1]。

2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的环境要求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原农业部颁布的《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 5199—2002)对有机茶优质、高效栽培的产地环境给出了明确规定。有机茶种植区域应远离当地工业生产区、污染源,且产地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水土保持良好;为满足有机茶生长的养分需求,所选区域的土壤应具有较强的通气性,土壤内有机物质丰富、土层深厚、土壤内潜在肥力多,不存在积水、重金属污染情况。适宜有机茶生长的土壤包括高山香灰土、乌砂土、黄土壤等,土壤pH 值应控制在4.0~6.5。

民主镇的土壤类型较为多样,以壤土、黄棕壤土、黄红壤土为主,且土壤pH 值小于6.5,符合有机茶的种植要求。民主镇的茶园海拔均在1 800 m 以上,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无污染的天然优势,是高品质茶的天然产区。茶园基地均建设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空气质量良好,灌溉的水质无污染,符合茶园灌溉要求[2]。为改善有机茶种植环境,民主镇相关经营单位通过建立防护林或者隔离带,合理将有机茶园、非有机茶园隔离栽培,以此避免采摘时发生交叉问题,保证茶叶品质。

3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现状

茶叶产业是民主镇的主导产业,茶叶产业总产值2019年达1 411万元,2020年达1 934万元,2021年达1 362 万元,2022 年仅1—4 月产值就已经超过1 950万元。茶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在有机茶叶的高效优质栽培中,民主镇按照“三变”发展模式,成立了20 个村级合作社,建成66.7 hm2以上茶叶产业基地13 个。民主镇共有10 574户37 118 人以土地折价入股等方式成为合作社股东,其中入股贫困户2 252 户7 658 人,贫困户覆盖率达100%,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盘州市民主沁心生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盘州市民主启昌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民主镇的主导合作社。目前,有机茶叶高效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民主镇发展茶叶产业的核心技术,同时带动着全镇茶叶产业向着绿色、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民主镇有机茶叶品质。

4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4.1 茶园选址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中,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茶园进行选址。民主镇的茶园基地海拔均高于1 800 m,气候环境、水文条件都应符合有机茶树的生长要求,相关人员在选址过程中可详细分析民主镇的土壤条件、空气条件、周围环境、污染情况,排查所有会影响有机茶树生长、健康的因素。例如,民主镇的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够满足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的根本要求。确定有机茶园的建设区域后,还应结合茶园地形,划分茶园内的地块,同时布设茶园的排水、蓄水、交通设施。划分有机茶园地块时,茶行长度不得大于50 m,每块地面积应小于0.7 hm2。

4.2 种苗选择与种植

在种植有机茶时,应按照国家对有机茶叶的相关规定,选择生物特性优良、抵抗性强、抗病害能力强的种苗。目前,民主镇主流的有机茶品种包括福鼎白茶、龙井43号。在有机茶种植中,茶园内的茶树应采用单行或双行的种植方式。由于民主镇的有机茶基地海拔较高,为满足有机茶种植要求,还应提前根据茶园地形条件提前布设茶行[3]。

正式栽培有机茶叶时,茶农需要深翻茶园内的土壤,深度为30~40 cm。采用单行种植有机茶叶时,每穴种植2~3株,单行种植规格为150 cm×33 cm,每667 m2可种植6 万株。双行种植时每穴种植2 株,每667 m2可种植7.6万株左右,茶园内小行距、大行距分别为60 cm、160 cm,有机茶株距为33~35 cm。

4.3 茶园管理基本要求

1)为确保有机茶叶处于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中,应重视茶园管理,禁止茶农使用违禁药物催生茶树。2)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在茶园周围设置绿色隔离带、缓冲带,或是通过建设绿肥基地的方式,改善有机茶园周围的气候条件,所设置的绿色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10 m。3)相关研究表明,有机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温度过高会影响有机茶树的健康生长,温度过低则会诱发冻害,所以民主镇相关经营单位需要加强种植基地内温度的控制。4)在有机茶叶种植过程中加强土壤管理,管理重点在于提升土壤肥力。茶农可用带有山草的土壤覆盖茶树根部,为预防虫害、病菌,还应提前对所选的土壤进行紫外线消毒,或是在堆腐过程中用石灰水消毒。消毒结束后可将山草放置在茶园边角处,用浓度为5%的石灰水对山草进行二次消毒,之后覆盖茶园[4]。

为改善有机茶园的土壤环境,可饲养蚯蚓分解茶园土壤内的枯枝烂叶,释放土壤养分,使土壤肥力符合有机茶叶健康生长的要求。1)蚯蚓具有繁殖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将其饲养在有机茶园中同样可以增加土壤内的孔隙,有利于疏松土壤、调节土层结构。不仅如此,蚯蚓体内蛋白含量高,死亡后可直接转变为有机肥料,增加茶园内的土壤养分。2)茶农可在茶园周边开挖长5.0 m、宽1.6 m、深0.5 m 的土坑,然后在土坑底部铺上青草、谷物、牲畜粪便等,腐烂发酵15 d 后放入蚯蚓,待蚯蚓繁殖后放入有机茶园。

4.4 施肥

栽培有机茶叶时,施肥管理同样非常重要,基肥的合理使用能够使有机茶叶满足国家对该类茶叶的“无公害”要求。因此,有机茶叶施肥时所用的肥料应符合有机茶叶的无公害标准,如使用牲畜、人类粪便时,应提前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肥料中重金属、安全卫生情况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将其应用在有机茶园内。

4.4.1 基肥

一般在10月上旬在茶园施用基肥,从而在为有机茶树提供养分的基础上,增强茶树的抗寒能力[5]。施用基肥时,茶农应重视施肥深度的控制,对于根系较深的茶树,一般需要在较深的地方施用基肥,施肥深度不得小于25 cm。对于栽植时间较短的有机茶树,施肥深度则应控制在15 cm 左右。每667 m2基肥施用量应为茶树年施肥总量的50%,对于已成年的有机茶树,每667 m2每年的基肥施用量不低于1 000 kg。为保障基肥的施加效果,还应将菜籽饼、鱼粉、云母粉、豆饼等材料混合在有机肥料中,有效增加基肥中的钾元素、镁元素,改善茶园土壤结构,夯实有机茶树的营养基础。

4.4.2 追肥

有机茶叶栽培过程中,茶园的追肥包括催芽肥、根外肥、日常追肥。为使有机茶叶及早上市,部分茶农会施用催芽肥,施肥深度为10~15 cm,所用肥料为无公害处理后的粪便。日常追肥时间通常在春茶、夏茶开采后,茶农一般选择在修剪树木后及时施加追肥。与此同时,有机茶树生长期间,茶农应定期观察茶园中茶树的生长情况,若发现茶树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应及时检测茶树所缺营养物质,并施加含有对应的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硫酸镁、硼砂。

针对处于幼年期的有机茶园,相关人员可进行绿肥间作,如在茶园中种植豆科植物,以此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有机茶树的生长发育。也可以直接以豆科植物为原料,加工生产氨基酸叶面肥,直接喷洒在有机茶树叶面上。喷洒时,尽量将其均匀地喷洒在有机茶树茶叶背面,因为茶叶背面蜡质层薄、气孔多,其吸收能力是正面的5倍以上[6]。

4.5 病虫草害防治

4.5.1 草害

有机茶叶栽植区域的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所以茶园内的杂草生长较快,并且会与有机茶树抢夺养分,所以在茶园管理中应及时清理杂草。目前,有机茶园除草方式分为机械除草、人工除草两种,秋冬季节还应通过松土、深耕的方式,将草料直接埋入土壤内,深耕标准为20~30 cm。除此之外,茶园除草时,对于蕨类杂草、白茅草这些会危害有机茶树生长的杂草应彻底清除,但在大密度的成年茶树林中,若杂草密度较低且不会影响茶树健康时,一般无需专门除草。

4.5.2 病虫害

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依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病虫害防治是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有机茶叶的无公害性,有机茶叶病虫害防治多采用综合性防治手段,具体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1)农业防治有机茶叶病虫害的方式是修剪茶树,通过在早春轻度修剪茶树、每两年深度修剪茶树的方式,防控茶树常见的小绿叶病、茶白星病。在此期间,茶农还应及时将茶园中细弱、营养不良的枝干剪掉,及时清扫落叶,保持茶园内的透光性、通风性。2)物理防治有机茶叶病虫害的方式是根据害虫的生长习性,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茶园中布设黑光灯后可诱杀害虫;对于卷叶蛾、地老虎这类害虫,茶农可制作糖醋液诱杀;还可以安装黄板或者太阳能灯对茶园中的相关害虫进行诱杀。消灭害虫后,茶农应做好收尾工作,以免虫害卷土重来。

与此同时,茶农应维持好有机茶园的生态环境,通过改善有机茶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例如,茶农应按照有机茶优质高效栽培的相关要求,制订完善的养护管理方案;及时在有机茶园内进行深耕翻土,保持土壤活性;定期清除杂草落叶,使茶树能够拥有足够的养分和水肥平衡,增强有机茶树的抵抗力,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

5 结语

为获得高品质的有机茶叶,应明确有机茶叶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有机茶叶科学种植技术,规范有机茶种植期间的除草、灌溉、施肥等工作,为有机茶树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提升有机茶产品品质。

猜你喜欢

茶农基肥茶树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老党员“卖”茶忙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