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疆地区西伯利亚花楸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

2023-01-04徐中秋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花楸北疆西伯利亚

徐中秋,刘 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福海分局,新疆阿勒泰 836500)

西伯利亚花楸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花楸属植物,原产于俄罗斯,目前全球种类已超过80 种[1-2]。我国最早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引种西伯利亚花楸,经过多年的繁育、栽培,目前在我国栽培的约有55 种,灌木丛、矮林、山地等多种土壤上均可生长[3]。西伯利亚花楸属于喜光树种,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能力,在土壤干燥、贫瘠的情况下也可生长,目前在阿勒泰地区广泛种植。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西伯利亚花楸树高一般在4~8 m,嫩枝上有绒毛分布,复叶为羽状、奇数;小叶形状为披针形、长圆状,正面、背面颜色分别为绿色、灰绿色,数量共计5~10 对,大小为(3.5~5.0) cm× (1.0~1.5) cm,边缘有锐锯齿,基部为宽楔形或者圆形。花直径在7~9 mm,花瓣形状为圆形、白色;萼筒、萼片形状分别为钟状、宽三角形,没有毛分布。雌蕊数量3~4个,雄蕊比花瓣短,花柱基部分布1 层柔毛。果实鲜红,直径在5~7 mm,为球形,表面没有蜡粉。西伯利亚花楸开花、结果时间分别为每年5月、8—9月[4]。

1.2 适应性

自然状态下西伯利亚花楸分布在云杉与冷杉混交林,海拔一般在1 900~2 400 m。树冠的侧枝、嫩枝长势合理,外侧多个方向接收到的光照较充足,羽状复叶不会遮挡光线,确保光线可以进入树冠内部,使内外果实生长发育状态保持一致[5]。西伯利亚花楸可耐-43℃的寒冷气候,有着非常发达的根系,40~50 cm土层内分布的根系在总根系中的占比达到76%~82%,少数根系可延伸到2 m 深的土层。多数根系的快速生长阶段为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6]。

1.3 开花结果习性及物候期

北疆地区的西伯利亚花楸年生长期在188~193 d,当外界气温达到5.5~6 ℃时,叶芽逐渐萌动,开花时平均气温在13~14 ℃。嫩枝经过33~38 d的生长即开始开花。与花药相比,花楸雌蕊更早成熟,在开花前1~2 d 授粉受精过程即可完成,因此具有较高的授粉率、着果率。西伯利亚花楸从开始开花到果实成熟,持续时间可达到117~125 d。西伯利亚花楸结果的枝条一般都是一年生,包括长果枝、短果枝。经过北疆地区的露地试验,发现西伯利亚花楸树嫩枝的大量培养有利于花芽数量增加,实现产量提高。如果栽培管理措施跟不上,则每3~4 年会出现1 次小年现象。西伯利亚花楸每年开花数量受到气候、品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 利用价值

2.1 经济价值

1)食用价值。西伯利亚花楸果实耐储性好,如果外界空气干燥,保存时间可长达1 年,冷冻环境下的保存时间在3个月左右。西伯利亚花楸鲜果具有苦、涩等味道,很少直接食用。花楸果实可用于果酱、果脯、饺子、馅饼等各类食品加工中,还可以替代茶。果实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可作为染色剂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含有的果胶可在悬浮剂、乳化剂等溶液中作为稳定剂使用。提取的山梨糖醇可替代糖添加到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中。2)药用价值。西伯利亚花楸果实中提取的油浓缩物可促进眼睛烧(烫)伤情况下眼角膜上皮的形成,利于损坏皮肤的再生[5]。果实中含有的叶绿醌对白血病、贫血病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三萜烯类物质可用于血管硬化患者的治疗。可见,西伯利亚花楸的药用价值明显,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发展前景广阔。3)园林价值。西伯利亚花楸具有椭圆形的树冠,具有灰色、富有光泽的树皮,小枝为红褐色、有软毛。花朵密集,果实颜色橘红或者红色,树干端直,作为园林树种有着很好的观赏效果[5]。4)用材价值。西伯利亚花楸的木质部特点为线性多孔,材质优良,抗腐蚀性好、耐磨,是家具、装饰品制作市场、造船业等行业的良好用材,具有很好的用材价值[6]。

2.2 生态价值

西伯利亚花楸不仅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还可以为其提供掩蔽的场所。西伯利亚花楸有着非常发达的根系,是北疆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的先锋树种之一,根系在土壤内纵向、横向的大范围分布可以使树体的稳定性增强,发挥了很好的生态防护功能,还可以改良土壤,为更多生物的生存提供可能,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6-7]。

3 育苗技术

3.1 种子采集

西伯利亚花楸一般在栽植后第4年开始开花结果,第5 年大量结果,有大小年现象。因此种子采集选在结果量大、果实成熟饱满时进行,选择生长超过5年、树干通直、无病虫害发生、健壮的花楸树作为母树进行采种,以10月中下旬为好,当果实的颜色转为红色或者黄色时采收[7]。

3.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前,先将果实浸泡在容器内,待果皮充分腐烂后捞出进行搓洗,将种子与果肉分离开,得到高纯度的种子;还可以将果实堆积在透风的地方,覆盖1 层草帘等物质,待果肉腐烂后进行搓洗,得到纯净种子[8]。种子采集后,由于成熟度不均匀、存在空粒等问题,应先将种子浸泡在水中通过水选法去除瘪粒。

3.2.1 室外混砂层积法

打破种子休眠可采用室外混砂层积的方法,在10月下旬采集种子,获得风干的纯净种子后浸泡在40 ℃温水中,8 h 后捞出换自来水浸泡48 h。之后将种子捞出,包裹到纱布中将水分充分滤除,与3 倍体积湿润的干净河砂拌和均匀,转移到容器内置于深度1 m左右、提前在底部铺上20 cm 厚河砂的坑内,种子上方再覆盖1 层土,期间安放秸秆以起到通气的效果。第2 年的春季,在播种前1 周左右取出坑内的种子,转移到向阳、背风的位置进行催芽,当约有1/3 种子露白后即可用于播种,经过催芽后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可达到75%。

3.2.2 混砂露天雪藏法

选择混砂露天雪藏法处理的西伯利亚花楸种子可以快速萌发、苗生长速度快,发芽率可超过80%,是目前打破种子休眠状态最为有效的方法,播种后一般2 周左右种子即可出全苗,但这种方法不适合在冬季降雨少、温度高的情况下使用。混砂露天雪藏方法:10月中旬将种子与湿润的砂均匀拌和后堆放,在土壤封冻到降雪之前放置到深1 m 左右的坑内储藏,温度保持在1~5 ℃,降雪后将种砂混合物与3 倍体积的雪拌和均匀后进行堆藏。第2 年后,待温度逐渐升高,可将种砂混合物转移到冰箱(0~3 ℃)内贮藏。播种之前做好催芽。

3.3 苗圃地选择及整地

林木育苗是否成功,关键环节在于科学选择苗圃地。西伯利亚花楸的育苗要求土质疏松、排灌良好、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较为肥沃的微酸或中性轻壤土,黏重土壤不可作为育苗地。

提前整地、做床,结合土壤实际肥力、土壤结构等确定整地的深度。再用75%代森锌、五氯硝基苯等拌和细土后在地表均匀撒1 层,对土传的立枯病、炭疽病、菌核病等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做比地面高10~15 cm 的高床,以4 月末进行为好,床面长度一般在10~20 m,床面宽1 m 左右,以南北向为好,床之间预留40~50 cm 宽的走道。做床后及时镇压、备播[8-9]。

3.4 播种

北疆地区的西伯利亚花楸适宜播种时间在4 月中旬到5 月上旬,选择条播的方式播种。具体方法:在提前处理好的床面上开深1~3 cm 的沟,沟与沟之间留5~10 cm 的间距,播种时在沟内均匀撒播种子,播种量约为45 kg·hm-2,之后分别覆盖5~10 mm 厚的砂和1层草帘,灌透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10]。

3.5 苗期管理

当幼苗高度达到4~5 cm 时即可开展间苗、移栽,定苗一般在苗高8 cm 左右时进行,控制幼苗密度在30 万~45 万株·hm-2。及早开展中耕除草,一般在齐苗后进行第1 次除草松土,之后在间苗、定苗的同时再中耕除草2~3 次。苗木生长阶段追肥3~4 次,主要施入尿素150 kg·hm-2、硫铵300 kg·hm-2,在追肥的同时喷施清水,避免幼苗出现肥害。幼苗生长前期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之后结合天气情况减少喷水次数。进入到9 月后无需再进行追肥、灌溉,避免幼苗生长过旺,为苗木的木质化生长创造条件[10]。

3.6 病虫害防治

育苗阶段要重视病虫害防控,避免扩散为害,主要采取预防措施,辅以必要的防治措施,坚持治小、治早。雨季前选择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喷施。夏秋季节西伯利亚花楸上红蜘蛛、蚜虫等多发,可选择氧化乐果1 000 倍液等进行防治。西伯利亚花楸叶片脱落时选择石灰硫磺合剂喷施1 次。雨季西伯利亚花楸白粉病、黑星病易发,可选择百菌清乳液800 倍液等进行喷施[11]。

3.7 越冬防寒

西伯利亚花楸幼苗越冬期间极易发生冻害,会导致树体表皮颜色变黑,程度轻的对苗木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程度重的可导致幼苗死亡,因此要及早做好防寒措施。可沿着苗床的走向搭建木架,高度50 cm 左右,上方覆盖1 层稻草,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幼苗上导致昼夜温差过大;还可用秸秆在苗床周边搭设防风障。通过以上防寒措施,可以使西伯利亚花楸幼苗的保存率超过95%[12]。

4 栽植技术

4.1 苗木选择

西伯利亚花楸在北疆地区的栽植需要选择生长2年以上的幼苗,要求苗木地径、根系长度分别≥5 mm、≥10 cm,侧根数量要求每株在5 条以上,幼苗高度在30~50 cm。

4.2 栽植

在北疆地区春季、秋季均可栽植,春季一般在4月中下旬,秋季一般在9 月下旬到10 月中旬。一般采取穴栽,每穴栽植1 株,提前挖直径40 cm、深30 cm 的穴,按照(1~2)m×2 m 的株行距挖穴。花楸栽植前保持根系的湿润状态,轻轻将幼苗放入到穴底部中央、往上提一下确保根系舒展开,按照先表土、后心土的顺序填土,最后踩实、灌透水[11]。

4.3 栽后管理

结合栽植地土壤的实际肥力情况做好追肥管理,适时灌溉。一般在春夏季追肥3~5次[12]。结合西伯利亚花楸栽植的目的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包括冬季修剪、夏季修剪。整枝剪类型主要有独干型、多干型。独干型,及时修剪主干上萌发出来的幼枝;多干型,即在花楸处于幼树阶段时,结合实际进行抹芽,最后确保每株主干数量为3~4 个[12]。修剪主要剪除密度过大、长势过弱、病残的枝条。西伯利亚花楸树的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防治可在春季、秋季对生长3 年以上的苗木进行树干涂白,一旦病害发生可用70%的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等对病部进行涂抹。秋季时及时将林间的枯枝落叶清除干净,并运输到林外烧毁或者深埋。西伯利亚花楸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黄刺蛾等,选择氧化乐果、1.2%苦烟乳油等进行防治[13]。

4.4 果实采收贮藏

西伯利亚花楸在北疆地区的采收时间在10月中下旬。采摘时,先轻轻将果实放置在小框内,避免产生积压,做到随时采集、随时运输、随时贮藏[14]。

猜你喜欢

花楸北疆西伯利亚
花楸扦插成活的影响因素
25种广义花楸属(Sorbus)植物叶脉序特征研究
祖国北疆的英雄中队
欧洲花楸与陕甘花楸的遗传差异性及其果实成分分析
浪漫成灾,蝴蝶“入侵”西伯利亚!
有我在,平安在
北疆纪行
栽培环境下橘红果和橘黄果花楸种子败育状况研究
祖国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