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专业力量在军地两类医学救援训练的能力测评思考启示

2023-01-04刘亚华洪顺明陈金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救援队伤员救援

刘亚华,洪顺明,孙 莹,陈金宏,郑 然

卫生专业力量是灾害医学救援的主力军,军队卫生专业力量作为其中的有生力量,也承担着战时医疗救治任务,虽然任务核心都是为了抢救生命、降低伤残率,但致伤因素、伤情特点、保障链条等都有着明显区别。按照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后文简称三中心)担负着战时野战医疗队(后文简称野队)的卫勤任务,又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后文简称救援队)医疗分队,承担着国际灾害救援任务。为标定队伍能力、促进队伍建设,相关权威机构建立了测评体系,本文结合三中心参加军地两类训练测评体系的实践,分析异同点,为卫生专业力量在执行战时、非战时两种应急救治任务时实现能力转换提供帮助。

1 队伍基本情况

1.1救援队的成立救援队成立于2001-04[1],经过20余年的发展,队伍总人数由222人扩编为480人,分别来自三个单位,其中医护队员均来自于三中心,约占比10%。医务队员定期到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进行轮训,每年两期,每期约两周。培训内容及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地震现场模拟救援及体能训练等。除日常训练外,根据岗位职责可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线上及线下培训,如安全员培训、国际救援基本技能培训等。除此之外,医疗队员多次组队参加多国联合救援演练,如赴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等。2009年救援队首次参加联合国测评[2],获得重型救援队资质,并先后于2014和2019年两次通过复测。

1.2战时野战医疗队的建立三中心野队建立于2018年转隶至联勤保障部队卫勤体系之际,除管理、后勤岗位外,医护技42人,约占比80%。经过三年的成长,在全军练兵备战部署下,将战救卫勤训练计划与日常医疗工作相嵌合,实现每周学习、每年度考核,体能及基本战救技能列入晋升测评指标,同时骨干作为本中心、总医院教官与兄弟单位进行战救交流,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常态化学习机制。不仅对个人有培训和考核,队伍整建制拉动、驻训也成为每年度的常态训练工作。2019年按野战医疗所抽组150余人野外驻训2周,2021-10抽组72人赴陆军军医大学卫勤训练中心进行考核,成为全军第64支通过检验的队伍。

1.3选拔救援队员的标准从思想政治、体能素质、年龄性别、专业组成、出队情况等多方面建立筛选标准,建立统一的卫勤骨干人才库,统一抽组。两支队伍医护人员均来自该人才库,以参加国家“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的29名医务人员为例,其中18人参加了之后的重庆训练,人员抽组重叠占比36%。但因任务定位不同,专业构成有所区别。救援演练除创伤救治之外,还增加了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等多个专科,战救训练以创伤救治相关外科专业和重症监护专业为多。

2 两支队伍任务特点及测评的相同点

2.1测评体系的规范化

2.1.1全要素的测评方案两支队伍的测评过程均是按照全要素测评方案实施的。救援队评测方案:(1)准备阶段。测评内容包括:人员部署程序、队伍医疗结构、培训、通讯和技术、培训五个方面。(2)动员和到达受灾国阶段。测评内容包括:启动和动员、行动基地两个方面。(3)行动展开阶段。对各项医疗处理进行测评。野队测评方案:包括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机动抵达目的地、队伍展开、实施救护、研讨提升、撤收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评。

2.1.2规范化的测评标准救援队的测评标准是以联合国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咨询团组织的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方案为标准,从队伍准备、动员、行动、撤离到恢复5个阶段包含134个评估项目,各项目评估结果以三色标注,即:绿色为通过,黄色为改良后再评估,红色为不通过[3]。野队的测评标准依据相关评估标准实施,从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机动、部署展开、专业保障到科学总结5个阶段,涵盖133个评估项目,赋值评分,满分为1 000分。测评专家均需使用标准表格逐项对响应能力和技术能力要素进行评估,以考察、答疑、演练三种方式进行考核。

2.1.3实战化的模拟训练为力求贴近实战,两队均在模拟训练中下足了功夫。救援队的模拟训练是需同时在两个建筑废墟作业区连续进行36 h救援。野队的模拟训练是要在24 h跨昼夜考核期间,分次接收批量伤员的冲击,实现伤员的抗休克、紧急手术[4]。

2.2队内能力整合与相互协作联合国测评要求救援队由五要素组成,即管理、后勤、搜索、救援和医疗,在自我保障的前提下,队伍要具备在倒塌废墟中应用搜救复杂技术的能力[5]。在参加2019年测评的82名救援队员中有10名医疗队员,按每组一医一护加入到搜救小队,在选择被困者救援通道和救护方式时,配属到各行动点的医疗队员要提出相应建议,可以说,医疗贯穿于救援始终。野队的考核以“伤员驱动、资源限制和事件干扰”三大组训为技术手段,要求具备手术、重症监护、药材保障等业务保障能力,以及指挥通信、机动方式等自我保障能力方面有具体的要求。在30~50名批量伤员救治阶段,各组需及时调整人力、物力,相互协作。

2.3救援任务具有艰巨复杂性不论是救援队还是野队,其工作环境都是较为复杂的野外。救援队救治场所为废墟现场或现场附近数公里内,主要在狭小空间展开搜救,面临着救援场所的不稳定性和次生灾害的随机性,如海地地震救援时,救援队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和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双重压力。而野队的部署是在战场后方30 km左右,承担战伤救治,面临敌军火力威胁的可能,不安全因素随处可见。虽然具体的救治环境及任务距离有所差异,但两者都处于资源供需失衡状态,不仅人员、设备需求远大于供应,而且交通、信息获取都是非连续性的。正因为两者机动性强、野外实施的要求,任务中都需使用野战化便携式装备,具备防震、体积小、电量储备、通用性强等特点。同时,选拔医疗队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要求政治思想坚定、体能训练优秀、能适应野外艰苦条件等[6]。

3 两支队伍任务特点及测评的区别

3.1两种测评体系的不同救援队在测评体系救治能力设置的是“低限”。其医疗能力考核点包括:队员的身心健康监测与治疗,受重伤、患传染病或遇难时的处理能力;为狭小空间内受困者提供医疗救治,如实施现场截肢手术的能力;在训犬员的配合下对搜索犬进行紧急救治,这种紧急救治可以由受训过的训犬员或受训的医疗人员 (或二者合作)完成。可以看出,联合国测评体系只对救援队救治能力提出了一个基线要求。而在救援行动中,救援队在完成上述基本医疗工作的“低限”时,根据救援时段和任务重点,可进行医疗队员人数和专业的调整,完成巡诊、门急诊、帐篷医院等不同层级的医疗服务。

野队是以战伤救治为目标,在测评体系救治能力设置的是“高限”,既要实现设备、人员、药品物资平战转换,又要在救治理念上实现质的转换,即“通过性救治”为主,而非和平时代三甲医院常态下能开展的“根治性治疗”。 结合战创伤特点,要求各组室在面对批量伤员集中到达时,运用收容分类、救治分类、后送分类提高救治效率,完成批量伤员的前接、后送,实施救命手术、抗休克、重症监护等[7]。要求达到昼夜通过150~200名伤病员,展开手术台2~4张,每昼夜平均完成中、小手术20例次/手术台的能力。而这些救治参数既是合格线,也是考量野队救治力量时的能力“高限”。因此,两个测评的“尺子”是不同的。

3.2两种考核压力的不同救援队考核压力呈现匀速释放,正式考核时间相对短,集中在36 h左右完成到达与展开作业,因此,队伍途中机动多为模拟呈现;另外,救援技术考核是通过距离约10 km同步展开的两个废墟作业点搜救来进行,任务和考核压力从时间段来说分布均匀。野队考核压力则呈现脉冲式释放,在考核中一是真正实现了远程机动,往返跨多省、近5 000 km、铁路与摩托化行军的自我保障模式;二是既有连续的24 h整体野队战救能力考核,也有贯穿二十余天、多点位的考核,考核点分布在工作单位的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机动、野外宿营、撤收转移、30 km负重徒步、两支队伍对抗训练,以及贯穿多次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的复盘、检讨研训。尤其是对组织指挥能力提出了高要求,真正实现了全程测评。可以说,考核方通过多样化、复合式考核方式,考察全队能力极限;通过先给予压力集中释放、重拳猛击,实现自我崩溃,随着问题倒逼提升能力。

3.3队伍专业构成因伤情不同亦有区别救援队早期主要面对的伤情为皮肤软组织损伤、骨折、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创面感染等,以及特殊空间(狭小空间、竖井、高空等)内救治。但因受灾人群年龄跨度大、数量多,在灾后一周基础病和常见病逐渐增多[8]。如在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中,先后派遣两批队伍,因第一批救援以现场搜救为主要任务,随队医疗人员青年居多,急诊、外科为主,突出对灾害现场创伤救治。而第二批救援以常规医疗支援为主,可展开帐篷医院,开展门急诊、短期留观及小手术。医疗队员人数增加、专业增多,如妇科、儿科、眼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常见疾病救治;同时,专业技术力量配强,增加副高职专家,加强感控、防疫、心理相关指导。

野队以平素体健的年青人为救治对象,伤情以枪弹伤、爆震伤、烧伤等战创伤为主,复合伤和多发伤多见,伤情设置多为中重度伤。另外,批量伤员救治是最重要的救治特征。手术组分别来自胸外、普外、骨科、脑外和麻醉等专业,需掌握分级救治原则,展开紧急救命手术及损伤控制手术,可以将两个手术台分别定位为实施复杂手术和简单手术,以实现一定的手术通过量。重伤组以重症专业为核心,开展外科复苏,以及胸腔闭式引流、气管切开等有创抢救操作。分类处置组以急诊专业为主,除负责快速检伤分类外,担任轻伤伤员的换药及治疗。而机动救护组具有年轻、体能及战救技能优异,综合急救素质高的特点。

3.4救治力量和伤员数量的不同批量伤员通常出现在灾害发生后1 h内,多为第一响应者进行早期救治。这段时间救援队尚未到达灾害现场,救援队通常不会面对批量伤员通过。一般情况下,在废墟现场实施的是“多对少”的救援,由一个6~10人的行动队对1~2名废墟下压埋幸存者进行营救,医疗队员均按一医一护编入各行动队,实现点对点救护。野队面临的战伤救治,医疗人员通常出现一人面对多名伤员需要救治的情况,在伤员通过量和速度、手术量等硬指标均有相应要求,实施的是“少对多”的通过性救治,从批量伤员中快速筛选出重伤伤员,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降低伤员伤亡率。

4 卫生专业力量在灾害救援及战伤救治中的能力转化

4.1提升自我保障及远程机动能力以2019年救援队参加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测评为例,连续41 h的演练全过程中,后勤保障、通讯、机动方式及运力均由解放军某部及地震局负责,医疗队员主要负责医疗本职工作。而对于野队,保障能力是考核的重中之重,尤其跨区远程机动,以及根据导调指令,在陌生地域摩托化行军、徒步行军、宿营、分队防卫等军事技能综合应用的考核,对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必须实现既是医生同时是一名战士的思想转变,需要前期在体能、军事素养方面逐步进行提升训练,才能挺过物资装卸、行军、宿营及野队展开中的体能消耗关,才能在最终的考核阶段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

4.2适应“蓝军”的实战化对抗救援队的救援对象多为被预制板压埋的受困者,因此,医疗培训多采用将模拟特定伤情的伤员提前部署在废墟下,进行团队合作、多对一的实景式救援。而在和平年代,为提高训练效果,2016年提出卫勤训练蓝军理念,在培训考核环节设置特勤,覆盖天气、敌特、应激等多科目,其目的均为提高队伍指挥、应急处突能力。在常规批量伤员救治训练的基础上,2021年野队考核增加了两个考点:一是24 h昼夜考核,批量伤员分时点多次冲击;增加了夜训科目,考核夜间环境下,医护对伤员伤情判断、处置和整个医疗营地的运行。二是增加对抗训练,由同期参训的两支队伍互为蓝军进行对抗,亦扩展了蓝军的范畴。在批量模拟战伤伤员、高级创伤模拟人、战创动物模型的冲击下,加上天气、道路、物资等特勤设置,蓝军策略的实施有益于提升受训队伍的实战能力[9]。

4.3进一步明确分级救治阶梯定位抗震救灾目前按现场、中间、后方三救治阶梯布局,分别由机动性强的医疗分队、救援方舱医院或帐篷医院及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承担,救援队医疗分队主要承担是第一阶梯的现场急救,围绕废墟现场开展小型医疗急救站,在一定程度上将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前伸,从废墟下救护为起点,贯穿搜救行动的全过程[10]。而战伤救治阶梯按照现场急救、早期救治、专科治疗、康复治疗四级部署,野队主要部署于第二阶梯,承担紧急救治和外科复苏工作,其中的机动救治组可向前一阶梯加强,如两支野队合并可编组为野战医疗所,部署至第三阶梯,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强。由此,可以明确野队承担的医疗工作范畴要广于救援队,更需将平时的医疗技术转换为战时分级救治能力。

5 小 结

救援队通过20年灾害救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野队是军队作战重要的卫勤保障力量,即使灾害救援和战伤救治具有伤情伤类、救治重点、人员分组等方面的不同,但两种任务在基本特点方面存在着共性,充分认识其不同点,并针对能力短板进行突破,能够实现救治能力的转化。能力的核心是人,人才库的建设即有专业特点,还需以岗施训,让队员兼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同时要认识到在建立人才梯队统一抽组的基础上,完善预案准备,以及优化设备、耗材、药品的模块化建设与管理,是实现应急救援能力转换的重要保障。随着时效要求的提升,将传统的耗人力徒手整理转换为信息化实时清点,加快各类物资准备的平战时转化,减少无效损耗等,都是提升应急能力关键点。在训练中不断引入科技因素,增加创伤模拟人电子化全程仿真救治,增加机器人应急设备的使用,增加医疗急救与工程、防卫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是进一步提高应急综合效能的拓展方向。

猜你喜欢

救援队伤员救援
伤员转运
——担架介绍及简易担架制作与使用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