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3-01-03马春娣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作物农药栽培

马春娣 鞠 玲

(山东省德州市表白寺镇人民政府,山东 德州 253000)

近年来,人们对于无公害技术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这项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农作物种植技术,能够使培养和种植出的农作物安全性更高,也更加符合人们对于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加强管理,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同时无公害技术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受到污染,或是农场附近的水源条件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导致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在农作物的培养和生长过程中,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的影响。

1.在农作物种植中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使用现状

在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对现代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完成农作物产量目标的基础上,不能因为种植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已经应用到我国农业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被一定数量的农业工作者所熟知。很多研究人员参与技术研究工作,提高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方面的应用效果。然而,我国使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设定的工作目标。该项技术在应用中出现农药残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农作物品质不佳等问题。

我国农业朝现代化方向发展,按照国家对农业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使用新技术与工艺,同时为农业生产工作配置设备,在各类资源的配合下,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外部因素对种植活动形成的不良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在发展中应该按照国家对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指示进行控制。农作物栽培技术在应用时,应该考虑到该项工作具备鲜明时效性的情况,如果没有在最佳时段使用栽培技术,将会对农作物种植效果形成巨大的影响。在农作物栽培阶段,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工作的防护力度,选择科学的手段控制病虫害,进而达到产量与质量方面的目标。然而,很多农产品存在品质不过关的问题,会对公众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很多农业工作者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用农药预防病虫害,施加的化肥不合理,导致农产品残留农药,无法达到安全标准。此类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并被人们食用,直接损害大众的健康,带来较为严重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农业产业在发展中引入新型种植技术,但是该项技术在应用中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应用技术的试验基地周边存在大量工厂,这些工厂每天均会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的废水没有经过净化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将会带来污染问题,威胁到附近基地农作物的生长。为了推出健康、安全的农作物产品,应该做好外部因素的控制工作,还需要加强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种植活动中应用的灵活性,对绿色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对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认知

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农民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仅仅会依赖化学防治的方式和手段,在进行化学防治的过程中,选错药剂、没有及时喷洒药剂、把握药量不够精准或者无法正确使用药剂等,这些多样化的用药问题无法保障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同时也会导致农作物受到污染,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还有些农民的认识比较落后,无法完全接受现代化先进的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也不能正确使用,他们对于这些先进的技术并不了解,也无法认识到产生病虫害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只要在种植的过程中对其加以预防,就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一般在农民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只能对病虫害进行简单的局部防治工作,这就会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仍然会产生相关的问题。

2.2 农业防治技术服务不足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对此,有些地区已经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辅助农民对产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帮助及解决,但是有些较落后的地区,政府投入的精力较少,提供的技术专业人员数量也较少,这些技术专业人员可能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是很了解,提供的服务也不具有针对性。比较落后的农业防治技术服务在应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农民的某些想法,即便有些地区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农业技术人员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技术有待提高,当农民对于技术服务产生需求时,也难以得到满足。

2.3 市场中的农药管理效果不理想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可为农业发展提供优势,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会产生的重大病虫害问题,都需要通过农药来进行控制,因此农药是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但由于农药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就会对农作物产生污染和危害,对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农药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市场中的农药经营户对于农药的认知比较缺乏,对相关法律方面的认知也比较少;其次是市场中提供的农药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再次是市场中还在销售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总体来看,市场对农药的管理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应用农药在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过程中,体现出了一些具体存在的问题 。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提高防治的水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寻找更加先进有效的防治手段,在此基础上,促进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全面发展。这项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能够综合化学、农业、物理和生物知识,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体系,为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有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标。

3.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3.1 品种选择

在农作物种植活动中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为发挥技术的应用价值,需要扩大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力度。种植人员应对无公害栽培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使用其对应的技术进行控制,由此才能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种植工作达到产量任务提供基础。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习性各异,对环境、土壤和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尽相同。农作物种植人员在种植环节必须确定农作物品种,在此基础上挑选并更改无公害栽培技术的使用方式,提高种植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在农作物栽培管理环节极为关键,结合调研数据显示,在农作物种植期间,可能因为土壤遭到污染而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因此,在土地管理阶段需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从源头处进行防治工作,解决土壤存在的污染问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必须发挥职能作用,为地方农作物生产活动构建良好的环境,加强对种植区域附近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该按照国家在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物处理方面的要求和标准,查看工业企业是否按照规定操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必须进行严惩并要求企业尽快整改。对于不听从职能人员规劝的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3 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于物理方面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于物理方面,主要是指通过外部的环境来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由于不同的病虫对于外界的阳光以及湿度等因素的适应能力体现出差异性,在种植农作物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病虫害对外部物理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进行有效的防治,只需要通过调整外部物理环境即可达到目标。比如,针对一些只能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生存的病虫害,就可以使用封闭大棚或者其他的一些加温方式来杀灭病虫害。总体来说,在物理方面应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通过调控温度以及湿度,改变病虫害生存以及繁殖的环境,进而达到灭虫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使农作物中的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的消除,也防止化学农药消除病虫害而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对农作物食用的安全性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防治技术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防治。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确保农作物的种植效果进一步达到无公害的目标。

3.4 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于农业方面

在农作物培养以及种植的过程中,在病虫害防治前,要尽量选择品质优良、能够抵抗当地病虫害的作物品种,这样就能从本质上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为害和影响。与此同时,科学使用农药能够很好地进行防控,保障农作物无毒无害,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一块土地并不适合一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而是需要采取轮作制的种植方式,降低土壤中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增施有机肥,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合理性的补充,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品种进行适当地浇灌,以确保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可以得到及时补充。农民要定期仔细地观察农作物的长势以及生长情况,如果发现病株,则需要及时拔除,从而减少病虫害。

3.5 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于化学方面

在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通过正确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对化学防治措施进行严格的规范,也是无公害防治技术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具体针对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需要严格地遵守国家方面所制定出的规章制度,按照国家用药禁忌来谨慎地使用限制药物,要掌握好用药的方式和剂量,这样就能够防止多次用药或者过量用药的现象。除此之外,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针对同一种类的农作物绝对不可多次频繁地使用相同的化学药剂,而是需要交替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以减小病虫害的抗药性。如果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产生病虫害,要尽量选择毒性较弱的抗生素以及杀虫剂,利用其杀灭农作物中的病虫害,尽量将使用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大化控制农作物的食用安全性。

3.6 生物防治

近些年,生物防治技术广受欢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益虫、微生物和病毒来达到精准除虫的目的。例如可在白菜种植区域内放养青蛙等益虫,用于防治菜蛾和菜青虫;放养丽蚜小蜂用于防治白粉虱等。种植户还可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蛾、清虫卵及棉铃虫。

4.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持续发展的建议

4.1 打造经营主体

国家对农业提出新的要求,农业种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需要为大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为了达到国家对农作物品质与其它方面的要求,有必要改变工作方式,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此背景下,成为农业种植人员可选择的栽培技术。该技术与以往栽培技术相比,在完成农作物种植任务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符合国家对农业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但是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农户并不清楚该项技术,会对技术广泛应用形成一定的阻力。政府应该关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立足无公害作物,以其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考量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户在生产环节使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同作物适合的种植形式,在此前提下选择无公害栽培技术。将农户生产作为工作主体,关注无公害农作物,借助当地资源打造出具备产业化、集成化的产销链,推动农业向现代产业方向发展。

4.2 加大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力度

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改变以往使用化肥、农药栽培农作物的方式,在农作物栽培环节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农作物栽培技术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对其的关注度异常关键。研究人员需要分析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找到技术存在的缺陷,解决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技术的应用价值。生产无公害的农作物,可以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政府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发展中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推动技术发展。政府需要调查各农户对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使用情况,比较调查对象在农作物栽培管理方面的成绩,挑选工作表现突出的农户,在该处设立试点产业园,积累更多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实践数据,加大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力度。将试点产业园作为核心,让附近的农户可以参观试验田,了解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实施流程,增加对该项技术的掌握程度。由此让更多农户掌握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农作物栽种活动中,以提高农作物栽种工作的整体水平,达到增产提质的目标。

5.结论

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出现的情况。以往我国的农业栽培技术不能保证农作物的质量,还会污染当地环境,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农作物栽种环节,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环境的物质,可以在保证产量同时,提高农作物产品的安全性,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农作物农药栽培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