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良种更新换代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2023-01-03陈军尧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品种农作物品种

陈军尧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李田楼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333)

加快良种更新换代,可以全面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农作物良种运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将科研成果变为生产力,是非常关键的方式,同时也是新品种进行传播及推广的前提。伴随近些年的发展,对于各级农业部门来说,都将市场需求当作导向,将效益当作发展的中心,将农民增收当作发展目标,借助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其更新换代速度,进而推动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1.良种推广使用现状

本文以某市为例,其海拔高度在700至1700米范围内,该市的地貌类型是非常复杂的,有着丰富的生态种类,该市有川原区、山区、沟壑区及丘陵区,其农作物大部分都为小麦及玉米等作物。该市玉米种植面积大概有60 万亩,并形成了良种化及包衣化。该市小麦种植面积也接近50万亩,其良种推广率还超过了95%。农作物良种普及率也已经超过了90%,促进了农作物良种的推广,与此同时,还全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强化了他们对科技的运用,推动了良种同农业新技术的普及,从而实现了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

1.1 新品种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推广工作的开展

伴随近些年的发展,想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满足该地区各个类型区域对农作物新品种的种植需要,几乎每年都会开展国家及省级品种示范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国家及省级农作物试验九项,有利于促进品种的科学选取,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种源。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级种子站,还对农作物新品种引入实施了规范,开展了一系列试验活动,同时开展开展了六项新品种对比试验,其中涉及61 个作物品种。这也为该市农业优质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1.2 组织新品种展示活动,是良种更新换代的关键渠道

当新品种审定完成之后,怎样让农民群众了解到,不但可以借助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还可以构建示范园区,该方式有着非常强的说服力。近几年,在市种子管理站安排下,在市、区及县种子站构建新品种示范园,要求其交通条件足够便利,并且处于各种生态区域,全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新品种推广工作的全面进行。到现在为止,该市已经构建了两个市级示范园区,三个县级示范园区,其新品示范面积大概是三万亩。

1.3 合理推荐优良品种,为相关决策及群众选种提供参考

想要更好地改善农业生产结果,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结合相关的试验及示范实践,在正式收获作物之前,可以由市种子站组织专家和相关领导,到种子示范园开展观摩考察,同时对新品种的丰产性及抗逆性等开展全面评价,基于专家论证之上,构建全市品种区域化发展的相关建设意见,选取优质的农作物品种,以满足该市多种生态区域的种植需要,对该市重要种植的作物品种开展科学布局。结合相关的统计显示,该市引进了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已经进行试验筛选及推广的品种为21 个,新品种的型号是沈单16 号及晋麦54 号等。

1.4 促进良种和良法配套推广

根据市种子管理站的计划,要求市站及区县种子站对其进行配合,在各个区县之中,应构建相关的新品种配套栽培示范点,要求各个示范点的面积超过200 亩,并且要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设置科学的目标任务,逐层进行落实,将责任分配给个人,构建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

2.良种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2.1 专业技术有待强化,不利于新品种试验工作的进行

在该市种子管理工作者中,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有13 人,达到了种子管理者总数的一半;针对种子经营人员来看,其中专业技术工作者有9 人,达到了经营管理者总数的8%。对于各个区县种子管理站来看,有关的科技工作者则更少,其技术力量也有待提升,还无法适应现阶段种子工作的需要,导致区县品种示范园的发展也没有满足相关的要求。

2.2 经费不够充足,无法实现具体的工作需要

因为目前的农业推广经费大部分都是通过本级财政获取,由于市县财政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会造成新品试验经费不够,这是全市良种推广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县乡两级推广部门中最为常见。

2.3 把关不够严,存在盲目引进的问题

基于种子经营机制的变革,促使种子市场得到开放,相关的经营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有关的种子经营团队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有些经营户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还没有开展过农资,因为它们的规模相对较小,缺乏一定的组织度,一些还没有相应的试验示范能力,所以其经营的品种往往都没有进行过试验种植,在没有了解清楚品种特征及适应性的状况下,盲目开展种子引进及销售,同时还存在品种夸大宣传问题,对消费者形成了误导,为农业生产遗留了很多问题。

2.4 审定品种有着不足,存在不适应地方条件的问题

该市的气候差异相对较大,地貌类型也非常复杂,有着多元化的农业生态种类。比如,油菜品种,在该市南部主要种植杂交甘蓝品种,而在该市北部则种植普通的白菜型品种。在对审定完成的新品种进行推广时,在正常年份中有着优异的表现,具备丰产性及适应性特点,然而在特殊年份,因为品种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其抗性相对较差,在常规的生育期也无法获得成熟。

2.5 品种选择难

基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作物品种也越来越多元化,使得市场上的品种也相对杂乱。相关经营人员也不知道哪个品种比较好,在进行品种选择时有着较大的困难。基于求新猎奇等心理的作用,将产生盲目选种的现象,导致农民选取不符合其实际需要的种植品种。在对某县开展玉米品种调查时,其品种数量大概达到了80 个,在这之中包含国审及省审的品种60 多个,剩下的就都为单位的品种。

2.6 经销商素质与专业知识需要提升

部分种子经销商在利益作用下,会对品种利润高的进行宣传。一些还会通过走街串巷方式,在朋友家进行代销,基于无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三轮及摩托等开展销售。该销售行为可能存在假冒种子,致使没有进行审定的种子进入销售市场,为其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种子经营人员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有的根本不了解农业知识,不具备相关的资质及经验,对此,也很难为农民讲授品种的特性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会造成农民盲目选种,从而导致同实际需求及该地区实际种植情况不一致。

2.7 示范推广体系有待完善

原来的市县乡种子部门构建的良种推广体早已不存在,现在种子企业属于新型的推广主体,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品种选育开发及网络发展上,而没有对试验示范体系的构建加以重视,导致试验示范同实际推广工作不一致,往往无法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导致农民都种试验田的后果。各个企业间也都是独立的,其中无第三方进行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示范推广体系构建的难度,不利于新品推广工作的开展。

2.8 具有越界种植推广情况

有的种子企业及经营单位,没有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重视,仅是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就推广还没有进行审定的新品种,使得农作物品种推广存在越界情况,不利于农业生产安全,为其带来了诸多隐患问题。

3.良种推广建议探析

3.1 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在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时,对科技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德才兼备的技术工作者才能有序开展试验示范工作,为其提供重要保障。针对有关试验人员来说,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还应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及积极奉献的精神,只有具备优异的道德品质,以及专业的技能,才能有效防止实验中出现人为失误,从而高效完成相关的试验任务。强化有关试验人员的培育工作,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技术水平,促进其道德素质的提升。

3.2 合理布点,增强试验示范水平

因为该市的生态类型是非常多的,应全面调动区县单位的积极性,促进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结合该地区的自然期货特征及种植水平等开展布点。结合相关的试验示范结果,对新品种开展科学的评价,以此来选取该地区的主推良种。从而争取相关的资金投入,提高新品种示范点次,增强新品种示范水平,扩大示范规模,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品种展示及示范作用,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3.3 促进推广体系的构建

对于良种推广工作来看,它属于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农技推广部门应当履行的责任。对此,应促进良种推广体系的构建,全面增加试验示范经费,促进公益性服务,利用基层试验示范工作,加强推广工作的宣传,提供充分的咨询指导,以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增强,促进他们的种子鉴别能力的提升,全面落实良种及良法配套发展,以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3.4 加大政策宣传,增强群众对良种的自觉性

在种粮补贴实施后,还发布了相关的良种补贴,它属于惠民政策,可以为农民种植提供良种,并推动良种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全面增加种粮效益。利用网络及电视等一系列媒体,可以对农民群众进行良种政策宣传,增加宣传力度,加深群众对良种政策的认识,从而全面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5 根据市场需求促进良种推广

借助行政措施,可以在短期内促进良种大面积推广,然而该项措施会导致用种者积极性不高,极易产生良种推广弊端。对此,应在根本上改善这种推广理念,基于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应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发现种子市场需求点,以此来促进新品种推广,才能保证其活跃的生命力。积极促进育种单位同种子单位以及种子单位之间的合作,构建售前售后一条龙产业链,在保证农民能够使用新品种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有关的配套技术,以实现丰产增收的目的。

3.6 加强管理,坚持再推广路子

强化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全面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将品种当成种子源头开展科学管理,促进品种登记和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贯彻试验在推广路子,对农民的农作物品种选择提供引导,保证品种使用的科学性。

3.7 强化良种推广,明确主推品种

3.7.1 确定主推品种。构建相关的品种示范基地,借助大面积试验及推广的产量及抗性等指标,在有关专家及群众调查之后,明确该地区应该主推的良种,促进这一地区农业健康发展,帮助农民选取优质的品种,从而促进新品种推广及运用。

3.7.2 主动推广良种。结合有关的良种补贴政策,围绕该地区具体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品种布局建议,同时借助新闻媒体对群众发布相关的建议,以此来获取他们的建议。当明确之后,再对品种资料进行发布,其中应涉及品种名称、适宜地区及特点等内容,对农民选种及种植进行科学引导。

在这一过程中,还应促进种植技术的完善,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发展,使用配方施肥技术等,充分利用良种的优势,进一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3.8 强化引种管理,减小使用风险

3.8.1 规范引种秩序。想要对引种秩序进行科学规范,应有效避免盲目引种问题的出现,针对相同适宜生态区的临近省开展审定完成的主推农作物品种,若是没有获得农业主管部门准许的是不可以进行引种推广的。

3.8.2 规范引种程序。针对想要引入的品种,应让引种单位进行申报,需要提交该地区管理部门,然后在该地区设置两三个示范点,让相关管理部门邀请专家开展现场考察工作,同时还应上报引种领导小组,当获得其审批通过之后,才能在该地区进行种植。

3.9 强化质量检测,保证质量达标

应选取气候条件较好、有着丰富地力优势、水源相对丰富的水旱地,以此来构建检测基地,要求开展检测工作的单位,应有四项检测能力,一是对种子发芽率进行检测,二是对水分进行检测,三是对净度进行检测,四是对纯度进行检测。

3.10 强化学习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应结合种子管理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变革相关要求,构建业务熟练的种子管理团队,培育优秀的工作作风,构建服务“三农”的团队,基于广大群众中构建优异的形象。

3.11 市场监管有待强化

针对农作物良种推广来看,其方法是非常简便的,有着较好的增产效果,一般会被农民群众当成种田的首选项目。然而劣质的品种会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不但会导致农业减产减收,还不利于社会稳定运行,对此,应开展种子监督工作,这不但同农民增收问题存在密切的联系,还同农村稳定有着较大的关联,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全面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以及整体质量。

3.12 促进机制革新,增强竞争力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从而研发出优质的农作物品种,促进营销网络的建设,提高市场份额。同时构建相应的良种繁育机制,促进种子生产基地的科学构建。推动科研单位等进行重组及入股,以此来强化彼此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目的,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朝着专业化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国以农为本,想要全面促进农业发展,应先确保种子质量。对于农业发展来说,种子生产有着一定的独特性,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前提。针对农业工作人员来说,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其提供可靠保障,提高良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就要明确相关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促进良种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新品种农作物品种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青菜新品种介绍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狗狗的常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