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简析

2023-01-03赵洪芳王志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虫技术推广灌溉

赵洪芳 王志勇

(江苏省兴化市沙沟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兴化 225700)

在我国长远的发展历史中,水稻种植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种植面积十分广阔。人口基数大是我国重要的国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粮食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增。水稻种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水稻的安全供应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的安全稳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各项高新农业推广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水稻种植产业中,在这样发展趋势下,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而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实作用分析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日常的生活和发展中对于粮食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农业发展是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导向,所以在农业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视。在日常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更新和改革,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这样的方式下就可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质上是经过对生产要求科学分析之后提出的现代化种植技术,通过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就可以高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就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现状来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些问题直接限制了农业的高效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实际的应用中,很农户还秉持着传统的精耕细作理念,在具体的生产中很难实现现代化生产方式,这主要是我国缺乏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局限性。在政府方面需要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技术的拓展,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的方式,利用政府的有效宣传提升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可,促使农民群众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意识到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分析

要想切实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方式解决现存的问题,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开展,政府方面可以应用下面的措施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

2.1 加强对农业技术宣传工作的重视

人们在实际的种植中很难从传统的种植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种植方式,所以政府方面在日常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宣传,保障农业技术良好的推广效果,农民本身对政府存在着极高的信任和依赖,政府的宣传工作就可以促使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就可以自主意识到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重要的意义,促使农民在日常的种植中不再抗拒农业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种植中愿意尝试应用农业生产技术。然而工作人员方面是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有效性的重要主体,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以及视频播放的形式促使农户对农业技术拥有更深刻的理解。

2.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工作

农业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优势保障农业技术的高效性,但是很多农民群众在实际的发展中很难接触高新技术内容和专业知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困难通常会成为了他们选择农业技术的重要阻碍。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就应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通过专业化的知识讲解促使农民群众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专业的知识综合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提升水稻的实际产量,通过栽培技术的讲解促使农民群众在精耕细作中能够依据现代化新颖的技术保障水稻的品质。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培养优秀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在这样的发展方式下就可以有效地推进农业技术在农村得到高效的发展。

2.3 加强对农业技术补贴的重视

我国农民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农业种植。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农民群众本身对农业技术怀揣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而且他们通常在主观的态度上缺乏对农业技术的信任,导致他们在农业技术的成本投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政府方面以及国家层面需要加强补贴的力度,促使在农业技术实际的推广工作中可以及时解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在这样的方式下可以有效减缓农民群众在农业技术引进方面的压力,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民对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固提升。

3.水稻栽培技术的重点内容分析

3.1 科学合理地选择水稻品种

对于水稻种植来说,水稻品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水稻品种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水稻的实际产量以及水稻生长过程中面对各种灾害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应用高质量的幼苗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水稻后续的质量。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可能存在影响的因素,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种植地自然环境以及周围环境的综合分析,例如土壤、天气以及空气条件等都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幼苗的选择才能够充分保障水稻的实际质量和产量,在水稻种子实际播种之前可以进行相关的试验,通过试验可以精准观察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同时可以确保水稻发芽的存活率,在具体的应用中应该选择存活率较高的幼苗。壮苗期的种子需要保障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所以在种植之前需要对稻田进行压实处理,保障稻苗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保障土壤的紧实程度可以处于最佳状态。

3.2 在整地环节的应用措施分析

在水稻种植之前需要进行整地工作,整地工作主要是为了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水资源环境,因而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将土地改成格田式样。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进行翻土处理,工作人员需要借助于相关的机械设备实现松土处理,松软的土地可以更好地优化土壤结构,但是在翻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保障深度超过20cm。施肥环节是整地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施肥的过程中进行除草工作,需要在除草后进行施肥,否则稻田内的杂草很容易吸收肥料的营养,所以进行除草工作才能够保障肥料能够被水稻充分吸收。

3.3 插秧工作的重点内容分析

插秧工作是水稻种植中重点环节。工作人员在开展插秧工作中需要充分保障少而精的重要原则,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的水稻插秧技术,进而可以有效地保障水稻生根的实际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在浅水层中进行土壤翻整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严格注意保障稻田间的水量,水量需要维持稻田吸收一周的时间左右,在这样的方式下就可以将肥料进行有效的保留,进而可以避免养分的流失,进而可以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水稻实际种植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空气与湿度的关注,不同的地理位置在空气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种植条件应该结合实际的环境条件综合分析,保障插秧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开展,进而可以保障插秧工作的良好效果,全面提升水稻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3.4 灌溉的工作内容分析

灌溉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必要的环节,灌溉的效果对水稻的生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专业化的知识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当水稻的生长处于秧苗期的时候,工作人员在进行灌溉工作中需要首先确定水位的高度,应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水位的高度,一般情况下,水位的高度需要控制在秧苗高度的1/3 范围内。在水稻生长初期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相关的技术措施以及种植方式强化水稻的抗旱性和抗涝性,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灌溉中应该尽量减少灌溉量。当水稻的生长处于大喇叭时期时,工作人员在灌溉工作中需要适当地增加灌溉的水量以及灌溉的次数,应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水稻小花的存活概率,当水稻的生长处于抽穗的时候,这个时期水稻对于灌溉量的需求较大,所以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灌溉需求为水稻灌溉工作提供充足的水量。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能够具备精准的认识,进而就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满足水稻对灌溉的实际需求,保障水稻的稳定生产,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3.5 施肥工作分析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水稻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进而可以保障水稻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但是在施肥的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各个阶段施肥特点的重视,水稻在不同阶段的生长方式以及对营养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实现对水稻分阶段施肥的工作方式,保障肥量充足,在不同的时期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施肥,在水稻生长的中期需要在麦穗上进行合理的施肥。

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精准判断不同土地的情况,例如在中等肥力地块中进行水稻种植时,全生育期的水稻施肥应该将每亩控制在16-17kg,具体的施肥工作应该以前促后补作为重要的种植原则。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水稻BB 肥或商品有机肥作为主要的肥料,将纯氮用量需要控制在每亩4-5kg,面肥应用选用碳酸氢铵的肥料,以15%-20%的控制量进行有效的施肥工作,同时在水稻的施肥工作中应该区分一次施肥和二次施肥,两次施肥的合计用量将用氮量控制在40%-45%之间,在麦穗施肥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生长依据,如果麦穗的颜色偏深则不需要进行施肥处理,而如果麦穗的颜色很浅需要以每亩3-4kg 的用量对麦穗进行施肥处理。

3.6 加强对病虫危害的防治工作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遭受各种病虫危害的侵袭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现象,在现阶段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危害主要有稻曲病、稻瘟病以及纹枯病等,这些病害的出现将严重影响我国水稻实际的生产产量,进而对解决我国人们饥饱问题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保障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病虫危害等防治工作,然而为了保障病虫防害处理的有效性,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各种水稻病虫灾害具备精准的认识。例如各种病害通常发身的时间段以及伤害水稻的位置,只有在了解详细的内容后才能够采用专业性的措施实现病虫危害的高效防治。在病虫危害防治工作中需要对病虫危害高发的部位进行农药喷洒处理,通过对害虫全面预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稻遭受病虫危害的概率。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在实际种植中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危害现象的发生,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病虫危害检测体系,例如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以每周三次的频率对种植的区域进行巡视,在这样的管理频率下可以精准地发现病虫危害初期的症状。在水稻发生病虫危害之后还可以应用农药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治理,通过物理治理等高效的手段可以实现对病虫危害的有效防范。但是在具体的病虫危害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药剂量的把控,同时还应该避免农药在水稻种存在残留的现象,在这样的方式下就可以有效地保障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保障人们食品的安全,推动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水稻栽培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提升农民的投入意识,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推进。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建立专业的农民队伍,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需要有效结合国家整体的发展趋势,将国家政府方面的支持和社会的力量作为有效的支撑。

猜你喜欢

病虫技术推广灌溉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