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扎实开展会泽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2023-01-03杨太俊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6期
关键词:会泽县古树名树洞

杨太俊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会泽 654200)

1.会泽县古树名木现状

根据调查,会泽县古树名木单株共340 株,其中,一级古树(树龄500 年及以上)16 株,二级古树(树龄300年至499年)60株,三级古树(树龄100年至299年)264株。树种相同或相近,且数量不少于3 株的古树群多达35 个,会泽县境内并未发现名木。目前,全县建立了“全国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上报省市后,建立有古树名木保护级别的电子档案和完整的纸介质档案。

通过全面调查,详细了解了全县古树名木资源情况,会泽县古树树种主要包括桂花、扁柏、圆柏、龙柏、臭椿、皂角、杉木、槐树、滇朴、女贞、 腊梅、石榴、刺叶高山栎、三角槭、化香、华山松、云南松、滇油杉、云南樟、木棉、君迁子、滇青、棠梨树、黄果树、高山栲、黄连木、香樟、四照花、云南樟、银杏、苦楝树等树种。调查中发现,在县城建成区范围内,古树名木单株有96 株,一级古树2 株,二级古树13 株,三级古级81 株,还包括古树群23 个。

2.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原因分析

古树的生长需经历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过程,生命力不断减弱,对外界的抗逆性随之下降,这是任何植物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但从主观上来看,古树的生存力还受自然力、人为破坏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第一,土壤过于密实。由于县城建设,许多古树的树干都被水泥覆盖,直接造成土壤的透气性与透水性下降,雨水难以渗入土壤,施肥工作也无法进行,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使得树木长势持续衰弱。

第二,树周围空间被侵占。调查发现,在古树周围空间,都存在建筑物、垃圾不同程度侵占的问题,不仅对古树生长环境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城市景观的呈现。

第三,没有及时修补树干空洞、切口。古树空洞、自然折枝以及人为修剪切口,为病虫害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使得树洞不断扩大,树干逐渐出现干枯现象,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

第四,病虫鼠害突出。古树大多树龄较大,整体长势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白蚁。同时,鼠类也会啃食树根,导致古树的衰亡速度加快。

第五,受雷击等自然力破坏。很多古树的树体高大,易受雷击的破坏。

第六,人为破坏因素。各种人为破坏,如人为地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攀折树枝,削剥树皮,利用树干作支撑,在树下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污水,堆放危害树木的物料,如建筑材料、水泥、石灰、沙等,导致古树树体受到损伤,生长逐渐减弱,甚至直接造成古树死亡。

3.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

3.1 立法规划

为了规范古树名木管理工作,实现法治化管理,不仅要遵守《会泽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还要完善法规,科学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增加:明确古树名木管理的部门及其职责;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的经费来源及基本保证金额;制订相应的奖励与处罚条款;制订技术管理规程规范。

严格执法,依法对古树名木实施有效管护,凡是损坏古树名木,或造成古树后备资源及相关设施损坏的,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如果古树名木行政主管人员未能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导致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损伤或者死亡,应对其作出行政处分;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还追究其刑事责任。

3.2 宣传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还要不断加强宣传,利用一些手段,提高社会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通过挂牌、设置宣传栏等多元化途径加强对古树名木科学及文化价值的宣传,帮助广大市民认识到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所在。还要通过政府文件、媒体及互联网,切实开展以古树名木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发放书籍资料或现场宣传等,增强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

3.3 科学研究规划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及物种研究应用,获取相关的资料数据,对其群落的生态习性、功能以及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有:3.3.1 古树名木的种群生态研究、生理与生态环境适应性研究;3.3.2 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综合复壮技术研究;3.3.3 古树名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

3.4 养护管理规划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工作比较艰苦,且需要长期坚持。所以,在事先调研的基础上,绿化部门应严格依照相关条例与法规,分期地落实如下工作:一是制定会泽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二是针对长势衰弱的古树,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三是建于古树周围的违章建筑,一律清除干净;四是及时对树洞和树枝截面进行封补;五是重设古树名木保护围栏与铭牌。

3.5 建立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库

本行政区域内,凡是树龄达80 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各级古树名木主管部门都应实行造册登记,建立资源档案,并上报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按规定进行统一编号,详细标明树名、学名、科属、等级、树龄、管理单位、树木编号等内容;如果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有特殊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与纪念意义,还要提供相应的文字说明,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系统,确保实际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4.古树名木具体管护措施研究

4.1 逐层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制

严格制定保护管理登记卡制度,加强管护登记造册,根据专业养护管理的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检查与复查,严格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制,安排权属管理单位或个人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根据专业单位的技术指导与监督,对古树名木进行松土、施肥、防治病虫害、补洞、更新修剪、支撑保护。同时,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还要和辖区内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责任书,一旦管护责任人发生变更,就要到古树名木管理部门办理管护责任转移手续。

4.2 强化古树名木档案管理

为古树名木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全面调查古树名木的资源分布与生长状况,对照古树名木纸质档案进行实地对比、实测以及拍照,并进行GPS 定位,据此制订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对经确认后的古树名木,应当设置保护标志,准备划定保护范围,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此外,还要加强对古树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的监测与管理。

4.3 重视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

确认的古树名木,既不能随便搬迁,也不能在古树名木周围修建房屋、挖土、架设电线、倾倒废土、垃圾及污水等,防止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避免游人践踏或者采取通气措施后,加设围栏保护。低洼处应及时进行堆土和筑台处理,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也能起到防涝作用。

4.4 科学开展养护管理工作

认真分析古树的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科学施肥,主要是在早春或秋后进行开沟施肥,施入的是腐土、绿肥及腐熟家禽便,并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质地恶化,树木生长不佳,就可以进行换土施肥,及时补充营养,使土壤肥力状况得以改善了。换土施肥应分多次进行,若一次全换会造成根系的大量损伤,每次换土量应为整个需土面积的1/4-1/3,并结合具体树木确定换土厚度。换土过程中,挖出的根系必须尽量保留,并于伤口处涂抹或喷洒生长素,让其快速生根。然后填入含肥料的土壤,并进行踩实和灌水。如果古树所在位置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过高,就要做好排水工作。如果土壤干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并结合需要对树木进行喷水,既能对树体进行灌溉,也能使树体得到清洗。

4.5 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在古树生长季节,经常进行中耕松土,进入冬季后,应作深翻处理,并施入有机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确保根系与微生物正常生长与活动。如有必要,可进行挖槽,以改善树木根系的通气状况。还可以在根系分布范围开挖出放射性槽,槽宽约30-60cm、槽深60-80cm,主要根据树冠大小确定,至少要超出树冠投影范围。槽内还要放一层树枝加一层肥土,共放3-4 层,并用土进行封口。此外,为减少挖槽对根系的伤害,每棵树可分2-3 年完成;也可以考虑使用棒状肥,不仅能保证肥效,又能使根部透气情况得以改善。

4.6 促进新根发育

如果支撑根、侧根已经木质化,就可以采取断根处理,促进新根发育,多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内侧30-60cm范围内。断根不可一次性完成,应分2-3 年进行,尽可能多地保留粗大的支撑根,并对断根部位喷洒根部生长素。事实上,挖槽时也起到了部分断根的作用。

4.7 注重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重点推广低毒无公害农药,加强检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用饵木诱杀,控制虫口密度,还可以用药物进行封干,阻断虫害蔓延的路径。也可以根据树木物候预报虫情,一旦发现虫情,即可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手段进行防治。

4.8 整形修剪

在对一般古树进行修剪时,应缩剪弱枝,将枯死枝锯去,对根冠比进行改变,保证养分供应集中,促发新枝。如果是特别珍贵的古树,就要坚持少整枝,少短截的原则,尽量采取轻剪、疏剪的方式,保持原有的树形基本不变。衰老的古树如果遭到人为破坏,加上病菌侵袭,导致木质部腐烂蛀空,留下一些大小不等的树洞,直接影响古树生长,应尽快予以修补。

4.9 支架支撑

由于古树的树龄较大,主干或主枝容易出现中空或死亡,树冠就会失去平衡,造成树体倾斜。再加上树体衰老,枝条下垂严重,需要支柱进行支撑。可使用金属或木桩等材料制作支柱,要保证基础坚固,与大树相接部位制作具有一定形状的托杆与托碗,使用软垫,以免对树皮造成损伤。在支柱设立过程中,还要考虑是否与周边环境适应。

4.10 树体的保护与修补

古树的树干、骨干枝,会因为受到病虫害侵袭、日灼、冻害以及机械损伤而出现伤口,倘若不及时对这些伤口进行保护、治疗和修补,经过雨水浸蚀与病菌寄生,内部容易出现腐烂并出现树洞。同时,树木还会遭到人为破坏,比如说,根际土壤被踩实、树干刻字留念等,都会影响古树生长。在对树体进行保护,应认识到防重于治,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出现各种灾害。对于树体上出现的伤口,应进行早治,以免扩大。

4.11 树杆伤口的治疗

如果是枝干上的伤口,先要处理伤口表面,将伤口上腐烂病变部位削去,经消毒处理后对伤口涂抹石硫合剂原液,然后在伤口处涂抹保护剂。在选用保护剂时,要保证容易涂抹、不透水、无腐蚀性、受热不融化,还要起到防腐消毒作用,一般是使用专用伤口保护剂或油漆。

如果是因风力大造成树木干枝折裂,需要用绳索捆缚加固,消毒后再涂抹保护剂,还可以使用两个半弧的铁圈做成铁箍进行加固,并在内部加衬垫物,如橡胶制品等,可以防止摩擦树皮,不利于树木生长。然后用螺栓将两个半弧进行连接,并随着树木加粗生长不断进行放松。如果是雷击造成的伤口,先要锯除烧伤部位,再涂抹保护剂。

4.12 树洞的修补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树体伤口不愈合,木质部暴露在外经受雨水浸蚀,腐烂后就会形成树洞,甚至会造成树杆中空,树皮发生破裂。因树杆木质部与髓部发生腐烂,造成树体输导组织破坏,对水分与养分运输和贮存造成不利影响,树势明显削弱,枝干的坚固性也因此降低,树体寿命也会因此缩短。对树洞进行修补,能够组织树体损伤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开放法。当树洞不深或过大时,即可采用开放法。如果伤口不深,不需要进行填充,只需对伤口进行处理,消毒涂抹保护剂。如果树洞很大,且作为观赏树种,需要清除树洞内腐烂物,将洞口边缘的死组织刮去,让新的组织露出,使用药剂进行消毒,并涂抹防护剂,还要改变树形,促进排水,以后还要加强对防水层与排水情况的检查,每隔半年根据情况重新涂抹一次防护剂。

二是封闭法。先对树洞消毒后,直接在洞口表面钉上板条,使用油灰和麻刀灰进行封闭处理(油灰用生石灰和熟桐油以1:0.35 的比例调制,也可直接用安装玻璃用的油灰),涂抹白灰乳胶后,用颜料涂抹表面,使树体看起来更美观,此外,也可压树皮纹或直接钉上真树皮。

三是填充法。选用水泥与小石砾的混合物作为填充物,也可以直接就地取材,要将填充材料压实。填充时应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填充,外缘不得超过树木的木质部,确保形成层能够逐渐形成愈伤组织,外层还要使用石灰、乳胶以及颜料进行涂抹,并在外部附上真树皮,以增加美观。

猜你喜欢

会泽县古树名树洞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树洞公寓怪房客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树洞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树洞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