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绘画日记为载体的“活教育”实践

2022-12-31

好家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活教育日记绘画

文 王 璐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从现实中寻找适合儿童发展的最近路径,强调儿童发展中的自然和适度。其“活教育”理论注重在实践中引领幼儿探索真知。我园以绘画日记为媒体,引导幼儿记录园所中的人物和事,在绘画日记中倾吐心声、表达见解。

一、绘画日记的意义解读

一是解读内心的“显微镜”。日记属于低结构的书写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书画空间。绘画日记可以展示记录者的思想、个性等,对幼儿来说,绘画日记给了他们一个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和机会。

二是评价幼儿的“放大镜”。教师能够在观察、分析绘画日记中解读深度幼儿行为,理解幼儿传达的思想,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有效评价幼儿的学习、成长过程,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行为。教师在用绘画日记解读幼儿的同时,提升了专业能力。

三是丰富课程的“广角镜”。在课程审议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幼儿记录、整理日记,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分析幼儿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整理幼儿交流期间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新的主题活动思路,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促进课程多元化发展。

二、绘画日记的主要内容

在幼儿进行绘画日记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思考,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绘画日记可以记录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随机性或者是偶发的事件。例如,幼儿经常在户外玩“跳山羊”游戏。由于“跳山羊”的器械有两种不同高度,幼儿就会把挑战高难度的事情记录下来。幼儿对游戏的评价往往是“我知道做事要努力,才能成功”。这是幼儿社会领域中自尊的表现。

绘画日记可以记录、展示一些主题活动。例如,春天,幼儿园组织春游活动。幼儿将他们看到的具有代表性的花都记录下来,有樱花、灯笼花、紫藤花等。教师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表征能力较强,其观察能力不断提升。

绘画日记不同于幼儿普通的绘画,需要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真实地表现内心的关注点。在绘画日记中,幼儿可以将幼儿园、年级组或班级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记录下来。

三、绘画日记的实践对策

绘画日记是幼儿记录生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幼儿记录、使用绘画日记时,可以创设各种活动,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如心情日记示例、作画材料等,根据幼儿的绘画主题更换材料。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捕捉最有触动的瞬间,帮助幼儿积累记录经验。例如,教师和幼儿一起探讨在一日活动中“最难忘或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用相机记录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画面,让幼儿介绍照片里的画面内容。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重情感、轻技能,要用欣赏和沟通的眼光来看幼儿的心情日记。幼儿有创造符号的能力,有表现表达的愿望。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一些符号表示天气、心情等事物,如用星号表达星星。心情日记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画语”进行解读,将幼儿的心情日记在亲人、同伴中交流和展示,让幼儿体验了表达的乐趣和成功感。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梳理出重要的、有意义的事,通过绘画日记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记录自己参加的主题活动,充分表达自己在主题活动中的收获。例如,在“亲近快递员”职业体验主题活动中,教师从“快递员的服装”“快递员的头盔”“快递员的背影”等不同角度,引导幼儿记录生活片段。此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连续观察,采用连续的绘画日记来记录。例如,教师鼓励幼儿持续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因此,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猜你喜欢

活教育日记绘画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