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志愿服务的“变”与“不变”

2022-12-31郑友

当代党员 2022年23期
关键词:防护服核酸排查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郑友

“因明日需进行全员核酸采样,社区办公室电话无人值守,现急需居住在社区的志愿者报名参与值守……”

11月20日14 时41 分,在大渡口区八桥镇志愿者微信群,当信息联络员邹宸发出“10 个社区急需志愿者,主要从事电话接听、疑问解答、困难协调等工作”的消息后,原本每个社区只需要一名志愿者,但短时间内,每个社区的报名者就达到了六七人。

因志愿者报名太过踊跃,加上考虑到服务时间长达9个小时,“无奈”的邹宸只得建议大家轮班。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这只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众多志愿者下沉社区参与服务的一个缩影,也是我3年疫情志愿服务经历中,从“不变”中看到的“变”。

20多人值守核酸采样现场

“叮铃铃……”11月21日7 时20 分,大渡口区八桥镇丽景社区中交香漫岭小区,一阵急促的闹钟声将我“喊”醒。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虽然没怎么睡醒,但我还是赶紧起床洗漱。当天是大渡口区“隔天一检”的全员核酸采样检测时间,头一天,在社区接完电话的我已和社区党委书记付静约定好,要去小区核酸采样现场维护秩序。

站在客厅阳台,我伸头向窗外望了望,虽是周一,但因中心城区临时管控的原因,很多居民都还沉浸在梦乡。

打个哈欠、伸下懒腰,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拿着手机下了楼。经验告诉我,志愿服务最好轻装上阵,尽量不要吃太多,因为一旦穿上“全副武装”的防护服,有点内急就比较麻烦。

核酸采样点设置在中交香漫岭小区15—18幢之间的空白坝子处。

人群中,现场负责人尹淦平早已在张罗着。这段时间,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他吃住都在社区。

核酸采样于8时正式开始,其他志愿者正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3顶蓝色帐篷呈“一”字型排开,篷下桌椅上,核酸采样的各种必需品早已准备好,用锥形桶和隔离带设置的分界线也已到位。5米外,是物资存放处和医务人员、志愿者换装的地方。

除了样本采集,其他信息登记和秩序维护的任务均由志愿者承担。我数了下,除了3名医生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现场的志愿者达到了13人。志愿者加上小区物业人员,现场保障队伍多达20多人。

“全副武装”不敢喝一口水

等待核酸采样的人群分作两列纵队,已有10多米长。

麻利地穿戴好防护服,我赶快来到队伍末尾处,除了和小区居民比较熟络之外,对我来说,秩序维护似乎已经“轻车熟路”。这是我和社区工作人员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也算达成的共识。

趁着采样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尹淦平走过来给我递上一瓶矿泉水,“武装到牙齿”的我摆了摆手,表示不方便。尹淦平会心地笑笑,我也笑笑。

开箱、开管,不知不觉,时间便来到了8时整。

其实,秩序维护工作对我来说并不复杂,除了测量每位居民的体温外,就是要时刻提醒大家保持好间隔距离。

排队、登记、扫码,等待采样的居民井然有序。

20 米、30 米、50 米……虽然人群在不断地向着采样台行进,但随着下楼居民越来越多,很快,“S”型的队伍便超过了100米。其间,为了不影响学生上网课,现场还专门开设了不排队的“绿色通道”。

11 时30 分,我和尹淦平一道,带着小喇叭巡楼,提醒未做核酸采样的居民赶快前来。

原定于12 时结束的采样,延迟了将近20分钟才最终完成。

数据显示,包括常住居民、租赁户和商户在内,以及为3个密接人员上门服务,当天共采样检测2568 人次,做到了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连续4个多小时的坚守,我一刻也没有落座过,眼罩已变得朦胧,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全身湿漉漉的。腰背酸痛得厉害,来不及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我便找个凳子坐下去,用双手反复揉捏。

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噜噜”,我一口气便喝了个精光。

这是我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的又一天,也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的每一天。

忆往昔多想能多一些志愿者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拨又一拨的疫情不断袭扰着我们。

但是,不管是数据排查、答疑解惑还是秩序维护,只要疫情来袭,我就会主动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来。3年时间,让我亲历并深切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变”与“不变”。

犹记得,2021年7月的一次疫情防控期间,丽景社区要在3天内完成60 栋房屋7286 户人家的排查任务。我主动向社区请缨,要求加入到排查队伍中来。

彼时,我独自坐在社区偌大的会议室,挨家挨户给居民拨打电话开展排查。看起来轻松,但这却是一件既繁琐又枯燥的事情,每天要打100多个电话,打得口干舌燥,经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

实在累得受不了,我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稍做休息。

4 个月后,新一波疫情来袭,我再一次自告奋勇成为一名志愿者。当时,正专心进行电话排查的我,不料肾结石突然发作,疼痛难忍。

但想着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我顾不上疼痛,任由额头上一颗颗的汗珠往下流,直至打完所有电话才赶往医院输了两瓶药水。那时,我多想能多一些居民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来。

论今朝志愿者岗位要靠“抢”

时隔一年之后,2022年11月,新一轮疫情再次来袭。

这次,面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不管是区属单位,还是市直机关,一名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踊跃投身到抗疫一线工作中来。

3年间,面对疫情,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作为志愿者,我们服务的地点没有变,仍然在社区范围内;服务对象没有变,依旧还是社区居民。

现在,一个志愿者岗位要靠“抢”。不管是宣传员、劝导员,抑或是服务员,工作内容不停地转换,但身为志愿者的身份没有变。

而正是在我作为一名党刊人向上向善的精神影响下,2021年,八桥镇特地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友邻志愿服务队”。目前,队伍已壮大到近百人,服务时长超3000 余小时。这让我感觉到无比自豪。

奉献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通过这场疫情,让我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也看到了所有人的勠力同心。作为一名志愿者,虽然有劳累也有辛苦,可我收获更多的是感动,是快乐。

猜你喜欢

防护服核酸排查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核酸检测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