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产资源领域成犯罪“高发区”何以防范

2022-12-31于兴泉

中国商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犯罪领域

于兴泉

刑辩律师

大成律师事务所刑委会执行主任

近年来,内蒙古、陕西等地先后开展了针对矿产资源领域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重点整治。这表明,国家对矿产资源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涉矿产资源企业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进一步凸显。

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齐全、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之一。在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下,矿产行业利润飙升,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煤炭、石油、铜、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领域内的犯罪,无论从类型到数量,都有增加趋势。

风险集中在哪些环节

近年来,我国煤矿、石油等矿产资源领域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相关犯罪主要集中在以下环节:

一是经营管理环节。主要涉及的“罪名”包括非法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骗取贷款罪、职务侵占罪,甚至还有涉黑、恶势力犯罪等。二是行政审批环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的受贿罪、单位受贿罪,以及滥用职权罪等。三是中间环节。主要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及近亲属或者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介绍贿赂罪等,此外,还包括诈骗罪等。

总体来看,在矿产资源的全产业链中,各环节、各方面都可能涉及到犯罪,其中,又以职务犯罪居多,此外还存在部分经济犯罪。

犯罪案件缘何多发

其一,犯罪高发有其历史渊源。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采矿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支柱产业的矿业城市、城镇的发展,解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一个领域的超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监管机制无法及时跟上等问题,极可能导致一系列乱象出现。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矿业管理权限,有时会出于对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等短期利益的考虑,导致私挖滥采、贱卖资源等行为的发生。

此外,腐败滋生使监管失控加剧。从上述列举的犯罪类型中可以看出,其中不少“罪名”均与权力寻租相关。近年来,从媒体报道的 “官煤勾结”“官矿勾结”现象中便可见一斑。有的官员入股矿企。比如,在陕西神木曾发生过法官状告煤矿讨要红利的事件。有的官员则直接出资购买煤矿,并违法违规经营。长期存在的腐败、各类主体的利益纠葛,加剧了监管失控,使该领域成为犯罪滋生的“温床”。

其二,矿业的特性导致这一领域容易滋生犯罪。一方面,我国矿种齐全,但地区分布不匀,多集中在中西部偏远地区,给统一监管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矿业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等特点,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有人不惜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人结成黑恶势力团伙,插手矿产,致使纠纷增加,导致了犯罪行为。

其三,中央和地方权责边界是否明晰,也影响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整体管控力度。此外,行政监管与司法层面的衔接程度,是否全面执行了法院的生效判决,对此也有一定影响。

其四,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导致犯罪高发。有的“煤老板”因为不懂法、不敬畏法律、抱有侥幸心理,造成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此外,一些基层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欠缺专业人才,在管理工作中也更容易出现渎职行为。

其五,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未能理顺。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若较为模糊,再加上政府的不当干预,会使企业家在不经意间“越线”,陷入犯罪的“陷阱”。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其中也包括推出改善法治环境的政策规定,包括禁止公务人员对企业的吃拿卡要、各种投资入股,杜绝诱发企业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除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未能理顺外,企业融资难、市场准入受限、民营企业地位有待提高等因素,也是导致矿产资源领域成为犯罪“高发区”的深层次原因。

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首先,就企业而言,建议如下:

一是注重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刑事法律“体检”。借助专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服务机构或专家,对企业的整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可有效控制和管理风险的方案,做好防范。二是依靠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降低犯罪率。企业应把法律风险防范的有关措施纳入制度体系之中,以实现规范运作。三是靠企业家自身的改变,即建立规则意识。企业家们应当知晓、强化规则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才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四是引入专业刑事法律风险管理人才,包括刑事专业律师。依靠外部专家,包括依靠专业的律师团队,对企业进行风险诊断和评估,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前规避风险。

从长远来看,企业家要认真计算这笔账:风险诊断或评估成本,远低于刑事风险爆发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次,就监管环节来讲,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廉洁自律。二是针对公务人员、公务机关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进而保证有效的监督措施得以落地,方为根本之策。三是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如: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等。

总之,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化解矛盾、凝聚合力,才能形成有利于矿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前景几何

对中国企业,特别是民企而言,当前面临的法律风险较为严峻,但随着国家对企业重视程度的提升,致力于为企业创造宽松、安全的营商环境,并且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相信企业会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国家法治“风向”的新变化,预示着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再一次被重视和提高。当前,政府将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应抓住时代机遇,依法经营管理,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寻求更长远的发展。

近年来,从理念到实践,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诚信度也在不断提升。如今,中国的反腐行动尚在持续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也一直在路上。

矿产资源领域犯罪情况的改善、矿产资源领域的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降低,前景可期!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犯罪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公园里的犯罪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Televisions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环境犯罪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