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研究

2022-12-30段冠宇苑宏刚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综合体空间设计商业

段冠宇 苑宏刚

20 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商业零售行业载体,即商业综合体。最初的商业综合体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较为兴盛,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教育、文化及旅游于一体,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1]。与此同时,商业综合体设施以及公共空间配套健全,使其在全球发达国家及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我国的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规模超大、功能多元化的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在经历大量复制同一模式的时期后,逐渐回归理性,开始尝试转型,其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也越来越突出多元化、个性化及体验感。

1 相关概念

1.1 城市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概念来源于“城市综合体”,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商业综合体是把城市中的居住、商业、办公、旅店、展览、餐饮、会议及文娱等功能中的3 项及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个部分之间构建起一种相互依存及有益的联动关系,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且统一的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具备高可达性、高密度、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及功能复合性。

通常情况下,商业综合体处在交通网络发达、功能相对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交通网络及信息网络。建筑风格统一,各单体建筑物之间相互配合、联系与影响,内外部空间整体环境统一、协调[2]。

1.2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

空内公共空间设计又称室内公共环境设计,是指利用专业技术与经济能力,以科学为功能基础,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使室内的公共空间具备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特点,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现代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科技、艺术、生活所结合而成的一个完美的整体,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中广泛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理念,使声、光、电、风的配置更加协调,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2 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各种商业综合体之间普遍缺乏联系,独立经营,且不乏相互抄袭的情况。建筑模式也较为传统,形式化、单一化较为明显。此外,有的商业综合体过于追求档次,虽然对功能设置与品牌种类等方面进行了考虑,注重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却忽略了购物环境的重要性,导致室内空间环境缺乏活力。

对于传统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而言,这种状态的整合度较低,室内公共空间的活力有待进一步开发。调研发现,室内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文化特色及空间利用率偏低等[3]。

室内公共空间是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消费者提供体力恢复与身心放松的场所[4]。为了提高室内环境的空间品质,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应当重视人性化与文化特色,提高空间利用率,以此有效吸引消费者。

3 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缺乏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衡量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品质的重要标准。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商业综合体是一种以简单购物为主要功能的消费场所,建筑师往往忽视了室内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重要性,且大多室内公共空间仅具备单一的连接作用,呈现为简单的步行街,左右两边是一排排店铺,偶尔设置几个座椅供消费者休息。后来,商业综合体逐渐发展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室内公共空间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但是,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往往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过于强调功能空间的划分与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导致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明显缺乏人性化,忽略了消费者在生理、心理及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3.2 设计缺乏文化特色

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商业综合体相比,我国部分商业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效仿与简单复制的问题,无法充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许多商业综合体所设置的文化主题大多通过商场橱窗或海报进行展示与宣传;但是,在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方面却没有明显差异,难以彰显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如果商业空间设计与本地区的文化特点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便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归属感,难以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及创新提供动力,且无法充分发挥城市名片的作用[5]。

3.3 利用率偏低

商业综合体被人们称为城市的“会客厅”,并且逐渐发展为城市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公共空间是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综合体在经营过程中,室内公共空间大部分时间处于人流稀少或闲置的状态中,所具备的商业功能及社会作用无法充分获得相应的效益。出现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在商业综合体的早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开发商误认为公共空间会占据大量的商业空间,使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不断压缩公共空间的比例,导致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的面积过小,甚至公共空间。另外,部分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位置较为隐蔽,且室内没有设置相关的指示牌,也使得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偏低。

4 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4.1 空间尺度应更加近人

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必须能够有效满足顾客心理需求,并且公共空间尺度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消费者的感官体验主要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及嗅觉等获取。

(1)在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建筑不仅属于空间艺术,同时还是视觉艺术。建筑视觉方面的设计主要体现于室内空间的长度与深度、光影变化、颜色搭配、材料质感及形态凹凸等方面。不同质感的材料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如石材给人带来冰冷感,木材让人感觉温暖,在设计中使用不锈钢、铝合金及玻璃等材料可以给人带来科技感等。

(2)建筑的触觉设计主要体现于水平地面与垂直侧界面及其材料的纹理、温度等方面,如青砖、铝合金、玻璃等材料均能给人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例如在儿童活动区铺设防滑垫、休息区铺设大理石与地板革,将侧界面设计成为凹凸感的红砖墙面,这些均有效利用了触觉元素。一些材料可以根据人体的触碰形成不同的纹理,如薄膜、触摸型材料等,这些材料能够强化空间对人的触觉神经的刺激。例如新型聚酯类粉色薄膜具有轻巧、柔软等特点,可给顾客带来一种梦幻、神秘的感觉。

(3)在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当合理利用声音体验,使人在大脑中构建起各种空间场景,获得不同的空间体验。例如在中庭空间中,可借助流水声实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国际品牌区播放经典音乐实现舒畅心情、缓解压力的效果,在时尚品牌区播放流行音乐可以使人精神振奋等。

(4)嗅觉设计主要借助建筑中的业态布局与材料对空间产生影响。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的嗅觉设计应当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标志性的感官体验。针对空间通风与功能组织进行个性化设计,在商业环境中给顾客带来一种独特的嗅觉刺激,使他们更愿意消费与停留,从而使室内公共空间的活力明显提升。材料也能够散发一些独特的气味。比如竹子遇水后散发的气味可给人带来身处大自然中的感受,而原木空间所散发的气味则给人带来温馨、自然的感受。嗅觉能够打破视觉的局限,将不同材料的气味充分展现出来[6]。

4.2 设计应当提升文化内涵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商业综合体是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能够给人带来归属感、安全感及方向感。广义而言,室内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指的是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城市整体气质。所以,应当注重挖掘地域文化与特色,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公共空间,并确保其与地区特色相统一。同时,顺应时代发展体现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使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成为地方形象的代表。这种策略不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能够提升公共空间活力,在其他一些地区的城市空间中同样能够实现。商业综合体不仅应当具备多种功能,同时也应当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文化的象征。

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一部分,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客流量大等特点,可以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便利条件。不同地区的商业综合体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彰显自身的个性。因此,在具体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文化内涵,利用光线、声音及活动等要素的相互融合,使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内涵更加协调。目前,商业综合体逐渐向着“一站式服务”的方向发展,在商业综合体内,所设置的休息区域可以明显延长顾客在商业综合体内的停留时间,间接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关调查显示,顾客在商业综合体内购物时的休息行为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所以应当根据消费者流动性来设置休息区域,保证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能够随时休息[7]。休息区域的类型主要包括3 种,分别是单体休息椅、大型休息区及中小型休息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休息需求,这也是“以人为本、为人而建”原则的重要体现。

4.3 商业综合体应提高空间利用率

场所既是商业功能的重要载体,又是活动发生的媒介,提升内部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能够确保商业综合体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顺利开展日常运营工作,还能够为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公共空间融入生机。

(1)在室内公共空间设置一些公共艺术项目,向大众展示当代艺术。将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打造成为开放性、艺术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将艺术体验融入商业综合体中,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还提升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2)商业综合体的中心可设计成为供儿童玩耍与商品零售的区域,比如乐高探索中心与屋顶跑道,营造出城市公园的氛围,使顾客满足购物需求的同时,还可参加亲子类活动,以此提升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3)对环境标识进行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需要有一定场所识别性,可在垂直交通附近、空间形态变化明显、路径交汇处及业态或功能变换明显的地方设置导向标识,还可与地面、柱子等进行结合布置,注意标识要清晰明确、简洁灵活。完善标识系统,远程视距识别的标识应重视大小比例,如室内吊牌的高度一般为3.2 m左右,不可超过3.5 m。中程视距设置地面标识更能引人注意。近程视距的标识比远程、中程视距标识的尺寸稍小一些,从而有效提高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商业综合体的场所空间需要承载顾客的各种行为与活动,室内公共空间为顾客提供商场的整体布局、路径转换标识和路线指引等信息,丰富的业种组合、完善的标识系统、合理控制空间节奏、引导顾客平衡流动等均能够提升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公共空间活力[8、9]。

5 结语

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室内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必须遵守“以人为本,为人而建”的原则,重视提升空间的适宜性与舒适性。同时,为了提升商业综合体室内公共空间活力,应当对本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的购物需要、消费心理特征、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将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融入设计中,使商业综合体不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此外,还应当提高室内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可以设置一些公共艺术项目、儿童娱乐中心等,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标识,使室内公共空间不仅具备休息功能,还可以让顾客参与艺术鉴赏、亲子游戏等活动,通过视觉设计、触觉设计、听觉设计及嗅觉设计,营造室内公共空间不同的感观体验,促进商业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综合体空间设计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