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分析

2022-12-29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杨

区域治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勘测环境影响人员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施杨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是环境勘测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是水资源保护和治理中的关键环节,相关人员只有实时掌握地下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水质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才能提高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防治效率。但是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降低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明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工作要点,对工作体系进行整体的优化、完善,从而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筑牢基础。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地下水环境现状了解不全面

纵览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整体的工作质量并不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地下水环境的现状了解的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思想层面的缺失,直接削弱了相关人员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措施的执行力度。首先,环境勘测部门对地下水环境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到位,难以把握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采等现实问题,这样不但会导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向不明,还会降低相应工作计划的制定效率。其次,环境勘测部门内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地下水环境调查的技术在方法创新上缺乏积极性,这些都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进不佳的根本原因。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指标不够明确

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划分评价调查范围,确定评价指标至关重要,相关人员只有同步落实这两项工作,才能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点进行基本的掌握。然而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评价调查范围和评价指标都存在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首先,在划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调查范围时,部分人员并未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进行调查范围划分,在水质评价等级较高的情况下,仍然小范围调查并采集数据,致使最终的数据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完整,从而降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其次,在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时,相关人员对指标的设立具有片面性,没有综合考虑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源和强度,这样既会造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出现缺失,也无法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从而加大后续地下水环境治理的难度。

(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较为单一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相关人员只有在方法的选择和创新上应倾注更多精力,才能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提供充足保障。然而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现状来看,现行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很难满足地下水环境多样化的数据分析和评价需求。首先,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文地理条件和地下水资源条件存在差异性,但是相关人员并未结合水环境的实际调研情况,未采取适宜程度最高的评价方法,导致最终的评价数据结果,难以客观反映出该地区真实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其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作,离不开多样化评价方法的支持,相关人员在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指标时,也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对比分析每种方法得出的数据和评价结果,编制更加客观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然而现实情况是评价方法单一,且没有运用到地下水环境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价中,造成地下水环境评价估计值出现不准确的现象。

(四)缺乏先进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之一是监测和勘察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变化情况,掌握准确的水文、水质和水量数据信息,然后对这些数据信息展开计算、分析和评价,要想顺利落实以上工作要点,先进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必不可少。但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而言,现有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技术还存在设备不够先进、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不但会削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而且会拖慢我国环保事业整体的发展进度。首先,目前地下水环境的相关监测技术不够先进,难以实现对地下水质量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采集,由于地下水环境会随着时间、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果监测和数据采集工作跟不上,很难保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其次,现阶段地下水环境影响数据分析欠缺先进的技术软件,采集到的水环境数据信息无法得到高效的建模管理和计算评估,直接降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可靠性,所以目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五)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监督体系不完善

缺乏监督机制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是不完整的,同时也会致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点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来看,大多数环境勘测部门并未针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出现相关人员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执行流于形式的不良局面。首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有关部门对这些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和专业素质考核的力度都有待加强,导致相关人员专业素养得不到切实的监督和提升,削弱地下水环境影响整体的评价工作能力。其次,国家近年来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非常重视,对此发布多项工作指导规范,然而有关单位和部门并未将这些指导规范作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监督的参考依据,导致影响评价监督机制的构建效果,这些都是当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和策略

(一)明确地下水环境现状,提高对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地下水环境情况了解不全面,导致后续的具体评价工作根基不稳。针对这个问题,环境勘测单位和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地下水环境现状,提高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把握和落实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上,相关人员应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并实地调查,了解我国目前地下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开采的情况。首先,现阶段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工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都会流入河流、渗透到土壤、挥发到大气环境中,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极为严峻。其次,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一些产业的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随意开采地下水资源的现象,这种不加节制的开采,很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短缺、水量储备不足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勘测人员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应该基于上述地下水环境现状和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制定细致、完整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保障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有关单位还应该针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内部的思想宣传教育力度,引领工作人员意识到落实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样既可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又也能提高人员对工作要点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从而全方位地保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果。

(二)确定地下水环境调查范围,建立完整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非常多,其中最不可忽视的两个要点,就是确定地下水环境的调查范围,以及建立完整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相关人员应该重点落实这两项工作要点,从根本上提高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一下是具体的策略实施路径:

地下水环境调查范围的划分。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勘测区域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合理划分对应的调查范围,比如在勘测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较低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按照常规范围开展地下水质量调查工作;如果勘测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较高,相关人员应该在常规调查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扩大,综合调查、勘测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和污染源状况,从而确保水环境调查范围划分的合理性,给后续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考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储备量、地下水质量污染源和强度、生活污水评价、工业废水评价以及钻井泥浆评价等。其中对地下水资源储备量的评价,主要是结合勘测区域的水文地理状况和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情况,计算并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存储量和短缺程度;对地下水质量污染源和强度的评价,主要是结合勘测数据分析区域内的地下水污染源,并计算各项污染源的强度,评价勘测区域地下水污染程度;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钻井泥浆等指标的评价,主要是进一步细化地下水环境污染源的排放时间、排放量、污染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超标现象,从而评价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关人员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该保障上述评价指标的设立,并结合勘测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评价需求,科学增添、补充评价指标,从而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把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并提高评价结果的真实性[1]。

(三)优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在落实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科学评价方法,鉴于当前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欠缺合理性的问题,相关人员应该着重优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方式,以期提高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平以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首先,相关人员在针对地下水环境选择评价方法时,应该坚持适宜原则,根据勘测区域的实际水文地理条件和地下水资源条件,甄别选择最适宜的评价方法、制定最佳的评价方案,从而保障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出勘测区域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程度。其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现有方法,主要是水量测量法和水质评价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只能对勘测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储备量和质量作出基础性的考察和评价,难以评价到更多细节上的评价指标。

因此,相关人员还要在传统评价方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和优化,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需求,积极选择和应用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评价法、物元分析评价法以及投影响寻踪评价法。其中单因子评价法主要针对单个地下水污染指标展开评价,计算、分析、比较各污染因子的浓度,找出污染浓度最高的水质因子代表;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是计算和评价多个污染因子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灰色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对各个水质污染因子做浓度标记,将这些标记排列成预期序列,分析计算出各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评价地下水环境污染程度和水质等级;主成分分析评价法主要是基于各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再从单一侧研究评价地下水环境和质量;物源分析评价法主要是根据前期的地下水质等级评价建立相对应的物源矩阵,然后采用污染因子级别关联函数计算的方式,进一步细化评价地下水质量等级;投影响寻踪评价法主要是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地下水污染因子进行组合,将污染因子组合转化为指标函数,计算、分析和评价具有相应特征的投影向量[2]。

(四)引入先进技术,增强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分析的精准度

上文谈到,现阶段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缺乏先进性,导致评价技术水平和评价能力提升缓慢。针对这个问题,有关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地下水环境勘测和评价技术,一方面可以增强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分析的精准度,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影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从而推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首先,在地下水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工作中,有关单位应该全力打造智能化地下水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平台,比如应用电感式、振弦式、倾角、压力式、脉冲式以及TDR监测传感器,建立一体化水环境监测站,应用水环境数据采集软件,实时监测、了解地下水文情况是否出现沉降冻胀、位移变形等现象,采集地下水位、气压孔压、雨量雨情、污染水样等数据信息,这种地下水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终端不仅功耗低,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及对水样和各项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

其次,在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评价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重点应用先进的GMS和FEFLOW软件系统,其中GMS软件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地下水环境数据信息,开展自动化建模处理,通过智能化模型模拟地下水环境,从而提高对数据信息的分析统计效率,增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质量;FEFLOW软件系统最突出的技术优势,就是可以在地下水环境的数据分析中开展智能化图形人机对话,对勘测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数据实施参数化分析和管理,模拟地下水环境的真实情况,从而得到真实可靠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依据,提高评价报告在地下水环境治理中的参考价值[3]。

(五)健全工作监督体系,确保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落实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保障,为此,环境勘测单位应该针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健全的工作监督体系,从而确保各项工作要点的规范落实。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上,有关单位应该定期组织地下水环境监测和分析人员参与专业技术培训,配套监督考核机制,促进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完善和评价方法的创新,进而提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

除此之外,在考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可靠性过程中,有关单位还应该按照国家颁发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例如《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由独立的监督部门人员,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内容开展测评,重点考察水质污染指标的完整性以及水质监测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从而确保评价报告成为地下水环境治理的可靠依据。

三、总结

虽然现阶段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只要明确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这些薄弱环节都可以得到改进。因此,在实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应该切实把握地下水环境现状调研、确定调查范围和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方法、引入先进技术以及建立监督机制五项工作要点,不断增强水环境评价的能力,从而全方位保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猜你喜欢

勘测环境影响人员
《城市勘测》理事单位名录
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Web的工程勘测数字化采集系统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