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绿色”冬奥

2022-12-28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

华东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丝带转播火炬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 喻红

低碳技术应用在北京冬奥会的方方面面,织就了冬奥的“绿色”外衣。

2022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节能环保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绿色。

一方面,2022北京冬奥会实现了能源“绿色”。赛时,场馆百分之百使用绿电。在境内火炬接力时使用氢燃料,并将火炬变为微火,使得碳排放量只有大火炬的五千分之一。同时,使用氢能源发电车作为应急电源……

另一方面,在场馆建设上,冬奥将“绿色”融入其中,多方面减少碳排放,提高碳使用率。例如,五棵松运动中心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晶硅组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吨;延庆赛区山地新闻中心建立光伏屋顶电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吨;国家速滑馆的索网屋面设计结构调整为单双向正交马鞍形,结合高凡密闭索材料和计算机辅助模拟,实现两万平方米无立柱空间,用钢量仅为传统结构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组委还制定了绿色出行方案,倡导步行、自行车、公交出行,提出“低碳办公”等要求,将低碳理念融入冬奥的点点滴滴。此外,此次冬奥利用瞩目会议系统,召开4200次会议,时长达到6600小时,参会人数超过10万人次,按照三分之一的参会人员由延庆、张家口到北京开会的路程计算,共计减少碳排放量70吨。

科技赋能体育方兴未艾,大数据为“绿色冬奥”提供了更多可能。

低碳节能、环保是未来大型活动的基本要求,而大型活动落实低碳理念起始于初始设计。在此次冬奥会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精准、建筑高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字建模,还基于BIM进行深化设计,辅助计算人、机、料的准备,针对冰丝带工程的SaaS化管理平台关联到多维BIM模型,工程师现场采集数据拍摄照片上传,将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实行多层级工程进度和里程碑节点管控,减少碳损耗。

除此之外,北京冬奥会期间,云数据中心通过自然冰冷、智能调温技术,实现百分之百无机械制冷,节能30%以上。同时,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高速传输技术——云转播,实现了转播的低成本、轻量化和远程化,而远程化操作减少了场馆现场电力、空间、保障的负担,减少人员交通碳消耗,切实落实“减碳”行动。

数字化精确计算建立节能降耗模型,支持低碳运行;云计算、云服务、场馆仿真系统等数字化技术支持数字节能和智慧低碳。未来,数字化信息技术将服务更多大型活动,成为低碳行动的得力帮手。

猜你喜欢

丝带转播火炬
孩子的智慧
什么是北京冬奥会“云上转播”
接过火炬高举起
灵动飞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思考不停止
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法律保护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少女辫化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