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2022-12-28郭红艳张红玉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中心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习作学会内容

郭红艳 张红玉 _ 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中心小学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挖掘习作资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学会观察,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从“我”写起

从“我”写起,有许多内容可选择。例如: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答对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回来晚了,我把饭菜全烧好了,妈妈非常感动……教师要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到“我”身上有许多东西可说、可写,畏难情绪消除了,习作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笔者围绕“我”出了不少题目,如《我爱××》《我和××》《我学会了做××》等。从学生的习作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此外,每个班级都有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行为、品质等角度重点观察,通过开展班队会、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夸一夸、说一说、写一写班里的小伙伴。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渐养成观察周围人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定的观察力。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从“我们”写起

“我们”的生活内容比“我”的生活内容丰富得多,例如,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得了第一名,教室里的桌椅坏了被人修好了,我们给灾区人民献爱心等。这个阶段的习作训练,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曾用《我们的班集体》《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为题让学生习作,借以反映“我们”的学习、生活。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宝贵的题材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学生观察的习惯也将伴随养成。如学习中涉及秋天,教师结合校园实际引导学生:“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秋天?”学生们惊喜地发现秋天就在自己身边。“我在田野找到了秋天,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我在大树上找到了秋天,瞧,那一片片树叶都变黄了,变红了,有的还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呢……”

3.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从“生活”写起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导到社会中去。小至上学路上、街头巷尾、集市、邻里之间的所见所闻,大至家乡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整个国家及世界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比如,疫情期间关注医务工作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引导学生说出、写出在这一过程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可以说,“我”如果是一滴水,“我们”便是一潭水,“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则是浩瀚的大海。这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信手拈来,俯拾即是。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意义的事来写,就不会“难为无米之炊”,文章就会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

猜你喜欢

习作学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学会分享
主要内容
学会分享
习作展示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