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校本资源构建课程体系,赋能课后服务品质

2022-12-28胡振芳北京铁路实验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戏剧轨道课程体系

胡振芳 _ 北京铁路实验小学

课后服务内容具有显著的校本化特色,学校要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出发,为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服务内容。北京铁路实验小学立足“铁路文化”特色,构建课程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课后服务内容。

1.着眼学校育人理念,整体建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学校有着近70年的办学史,一直秉承“为生命筑基、为成长铺路、为幸福领航”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此为抓手,一方面将课后服务内容与课程进行了有效对接,将学校“通达课程”体系中的拓展性、融合性课程,尤其是跨学科、跨领域、跨年级实践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对接到课后服务的内容体系中,实现了课上课下相融合、课前课后相贯通。另一方面,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在“辅学育人、多彩成长”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围绕“夯实基础、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建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筑基·铺路·领航”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保障课后服务的品质和育人实效。

一是提供“筑基”课程服务,实现精准辅导,夯实双基。学校将基础课程辅导列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每周由语、数、英教研组长及区级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课后服务答疑团队,对每个年级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

二是提供“铺路”课程服务,引领学生兴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校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后服务课程的兴趣与需求,为学生开发了人文、艺术、科技、体育等多门类、多层级的兴趣课程。以兴趣引领的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促进了学生多“彩”成长。该课程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由校内科任教师组成团队,开发了书法、篮球等20余门兴趣课,由科任教师走班上课,确保每位学生能享受至少一项课程服务。第二层级由本校教师及外聘教师授课,通过开发多样化的课后服务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三层级聘请专业团体和周边资源单位专家,为学生开设管乐、国际象棋以及人工智能等课后服务课程内容,以社团的形式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平台。

三是“领航”课程服务,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引入项目式学习理念,相继研发了多个主题课程。借助这一课程优势,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开发了以年级为单位、以主题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综合性课程群。其中,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的“永远跟党走”主题系列实践课程和以提升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大脑的思维树”课程,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开发学生喜欢、乐于参与、有趣有益的课程与活动,留住学生的“身心”。

2.基于学校铁路文化特色,建设“轨道课程群”

学校深挖自身独特的铁路文化基因,联合周边资源单位,在校内建设轨道STEAM体验空间,集课堂、展览、实景体验于一体。2018年,学校开始研发轨道STEAM课程,逐渐形成“轨道课程群”。2021年,学校正式将“轨道课程群”与课后服务相对接,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探究,将学生的“讲”“研”“做”相融合,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轨道课程群”主要包括“开往春天的列车”课程系列和“驶向美丽新世界”课程系列。前者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为主线,以项目式学习理念为引领,将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和车型、技术升级特色等作为重要知识内容,从认知、方法、实践、探究、融合、分享六大模块,引领学生学习轨道交通发展史和轨道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后者由“身边的铁道博物馆”“向轨道远端探秘”“人人都是工程师”三种主题课程组成。学校遵循“以科技为基础、融合历史文化知识、兼顾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原则,针对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

“轨道课程群”包含科技、地理、历史、美术等多学科内容。学校希望通过在课后服务中有机融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铁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培养其爱国情怀、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

3.基于学校美育特色,开发戏剧课程群

戏剧课程是学校的另一特色。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将戏剧课程与课后服务相融合,建设戏剧课程群,组建4个大型戏剧社团,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每到课后服务时间,学校“焕彩剧场”里就充满了无限生机。

2021年,学校结合建党100周年,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带领学生排演了原创校园剧“百年跨越筑梦京张——开往雪国的列车”。该剧在北京铁路局党校首演便获赞无数。同时,戏剧社团的学生们还参加了全国妇联主办的“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仅演技得到锻炼,更学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品格和精神。

此外,学校还充分激发师生参与课后服务内容开发的积极性,将轨道课程与戏剧课程进行创新融合。如“山河宝藏”这部剧的灵感就来源于轨道STEAM课程。剧中,学生寻找“铁路之父”詹天佑的足迹,探究现时代的高铁精神,寻找铁路带给人们最终的“宝藏”。戏剧带给学生们成长和自信,成为他们享用一生的“宝藏”。学校的戏剧课程从课堂普及到课后排演,从校园的“小剧场”到校外的“大舞台”,极大地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充实了学生的校园时光。戏剧育人、服务入心的效应,从学生自信洋溢的笑脸和依依不舍的身影中得到了最好的答案。

猜你喜欢

戏剧轨道课程体系
有趣的戏剧课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戏剧类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