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双减”后的课余生活

2022-12-28娄灿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课余班会课

娄灿 _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不仅压力减少,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了解“双减”后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怎样安排的,我对班级(六年级)3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1.6%的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是满意的。对问卷进行分析后我发现,有一半的学生课余时间基本上是由父母安排的,还有几个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完全由父母安排的,这难免会引起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因此,“双减”之后增加的课余时间应该怎样合理安排?由谁来安排?如何化解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但是心智尚未成熟,判断能力也欠缺,需要家长适当引导。因此,我组织学生召开了一节“我的时间我做主”主题班会,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参与,通过家校共育,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科学引导,指导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学会科学合理地规划课余生活。为了达成目标,班会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余生活谁选择?前期通过和学生以及家长的访谈,我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有着被父母支配课余时间的烦恼,因此,有不少学生和父母发生过矛盾,几个学生将这一情况改编成了情景剧《听谁的》,在班会课上再现,由此引出辩题——课余生活由谁决定?学生分成两派,选出代表进行辩论,两种不同观点自由交锋。

当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时,引入班会第二个环节——听听家长的心声,家长为什么会过多干涉孩子的课余生活?通过播放前期采访家长的录音,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烦恼。家长录音大致如下:“我家孩子自制力较差,如果我不给他安排学习任务,他就只知道玩手机、看iPad。暑假临近开学,他才想起作业没有完成。这不仅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还会让他养成懒散和生活无规律等坏习惯。”听完录音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都是有益的,家长可以帮助自己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

通过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学生们知道了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既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当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急躁、不激动,先听取父母的意见,然后心平气和地告诉父母自己选择某种课余生活的理由,采纳双方意见中合理的部分,从而进行取舍,达成一致。班会结束后,我及时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与家长进行分享,家长们纷纷表示会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

第三个环节,展示部分学生课余生活的成果。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我发现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在展示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为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兴趣爱好。经过前三个环节的探讨,我们一起梳理出了3个合理规划课余生活的原则,即自主安排课余生活要听取父母的意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依据这3点原则修改之前的课余生活规划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通过这个环节,让每一个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科学、合理。课后,学生们都能主动将自己修改后的课余生活规划表与家长分享,听取家长的意见,然后进一步修改。家长们纷纷给我发来信息,在欣慰的同时,表示会帮助孩子积极按照规划执行。

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后我继续指导学生修改课余生活详细计划表,并且与家长一直密切联系,进行追踪。每周利用班会课了解学生课余生活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小结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每过一个月,利用班会课请学生展示课余生活的小成果,持续激励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课余班会课
“花样”班会课
丰富的课余生活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