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基地推动生物学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2022-12-28闫新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生物学科

闫新霞 _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人大附中生物学科在2017年被评为海淀区第二批高中学科教研基地。近年来,生物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高中生物学课程建设,以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一体化等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学科教研。

1.课标指导下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生物教研组以课标为依据,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个人生活和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建立了符合学生需求的生物学科课程体系(见图1)。

2.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

第一,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改革。学校生物组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为中心,进行了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开足教材实验,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实验研究是落实“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两大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一是开足开好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是基础,生物组通过实验课的规范管理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展,通过备课组的研讨和实践保证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备课组还不断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把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把照章操作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二是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生物组设计了多项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选题目完成一个长周期实验,根据评价量规书写实验报告。

引入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形成观念、发展能力。恰当呈现生物学事实和科研素材,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多个途径寻找合适的素材,包括科学史、前沿研究、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等。教师精心组织素材,设计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学科本质的角度认识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活动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内容时,教师设计了“遗传咨询师”体验活动,将学生代入关爱、帮助他人的角色中。

第二,选修课的规划与实施。生物组重新规划、建设选修课程体系,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

现实生活应用类课程。此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生物科学与社会》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了解生物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稳态与环境》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态意识。授课方式包括小组调研、汇报等。

职业发展前瞻类课程。生物组已有《预备医生》,还和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设了《STEAM系列课程》。此外,生物组专门开发了《生物学相关职业体验》选修课。课程涉及的职业有医生、科研工作者、测序工程师、环保工作者、营养师等。

学业发展基础类课程。该类课程面向将来可能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包括生物学竞赛系列课程、研究性学习系列课程和转基因技术。

3.“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其实质是教学的科学化。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和评价方案,以评价结果再促进“教”与“学”。

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学校生物组教师参加教育部深度学习课题,进行“目标系统-问题系统-活动系统-评价系统-作业系统”的单元整体设计,深入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研究。过程性评价在学期成绩中占有特定比例,评价指标的客观公正和执行尺度的一致性是关键。学期初,备课组统一商定过程性评价标准,在课堂、作业、实验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严格执行。

终结性评价研究。终结性评价研究包括试题研究、命题研究和试卷讲评。生物组教师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北京市学业水平测试题和高考题,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学业质量水平差异在设问方式上的体现等,在此基础上尝试开展命题。试卷讲评时,教师要从学生备考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审题、思考和答题。教师在“做题者”“命题者”和“答题指导者”之间切换,有利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生物学科
生物多样性
【学科新书导览】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第12话 完美生物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