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该从何处发力

2022-12-28栏目主持张晓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学校

栏目主持 张晓震

今秋起,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不久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其中涵盖了“烹饪”等家务劳动内容,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该从何处发力呢?

劳动教育需要家校携手同行

侯保成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推动劳动教育落地,需要家校携手同行。站在为孩子一生负责的角度,家庭要承担起劳动教育的启蒙责任,扮演好促进孩子劳动习惯养成引路人的角色。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劳动者,父母的任务就是带着孩子一起做,鼓励孩子自己做。劳动教育最忌讳包办代替,家长只有放手,孩子才能上手。“懒妈出勤女,勤妈出懒女。”在培养孩子家庭劳动习惯方面,家长一定要忍住指责的冲动,给孩子时间。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局,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主阵地作用,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本是学校的份内工作,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必然内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是主渠道,活动是主阵地,习惯养成是主方向,评价是主旋律。劳动教育评价是系统推进劳动教育的“牛鼻子”。要发挥教育督导对学校办学的导向作用,促使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发挥学校评价的导向作用,促使师生和家长都重视劳动教育。要发挥少先队在劳动教育中的先锋队作用。组织大队和中队活动,以活动促发展。要系统设计、定期组织“劳动小能手”、厨艺展示、种植大赛等活动评选,用评价的指挥棒营造适合劳动素养养成的环境和氛围。

评价牵动方能真“动”

郭海涛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五中学校长:推动劳动教育落地,关键在于发挥好评价的牵引作用。在实施主体上,应尽早实现评价标准统一。建立督导部门、学校、家长与学生四位一体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新变化,在评价对象、内容、功能、指标等方面实现标准统一。在氛围营造上,要以学生劳动素养养成为目标,协调多方参与,要求评价内容有分工、评价过程有合作,以此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在特色发挥上,要坚持育人主线和系统性原则。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完善课程设置,解决劳动课程“可有可无、似有似无、说有也无、说无也有”的问题。在专业促进上,要着力发挥社会评价的“通用”效能。可采用任务单、清单、档案袋等评价工具开展表现性评价,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的互补互促作用,加强多方面参与并协同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在评价结果上,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既能够“有迹可寻”,对评价结果进行恰当解释,也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改进提高。

劳动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实践

董薇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奥森校区、将台路校区副校长: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劳动课不同于普通知识的学习,也不是一般的学科教学,不能只在教室内完成,只有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使其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劳动教育才有效果。学校作为教育专业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劳动教育的组织者、主导者和主要评价者。首先,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实施时间、评价标准等进行具体规划和安排,为不同学段、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其次,学校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劳动教育内容。通过日常的校园生活劳动,组织学生做好教室、校园公共卫生区的清洁,让学生尊重、热爱劳动。也可以组织开展烹饪、栽培、手工等课程,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技能,或者以综合实践、科技创新、创客制造等项目和社团为依托,开展陶艺、风筝制作、3D打印等动手活动,发展学生动手劳动的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劳动精神。还可以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劳动课程社会资源库等。家长也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可以利用阳台打造家庭小菜园,或者共同组装家庭的电器设备、小型衣柜等,把应该由学生完成的家务劳动还给学生。

劳动教育需“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刘卫红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校长:推动劳动教育落地,从学校的角度说,需要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首先,明确课程目标并细化目标分段。以北京小学通州分校为例,我们把劳动教育目标设置细化为“四要素、三形式”。“四要素”即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三形式”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把学段劳动教育目标与具体劳动形式细化,更能推进落实。其次,整合课程并明确推进路径。比如,学校整合校内外劳动课程资源,把国家劳动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三园三生”劳动课程体系。“三园”是指校园、家园、田园,分别对应学校、家庭、社会提供的学习和实践场地。“三生”是指生活、生产、生态,分别对应学生的日常生活、动手创造和服务性劳动。学校还根据年段把劳动教育课程分成低、中、高三个梯度,形成多样化的实施路径:一是依托学校,开展劳动课程任务群和项目式学习;二是整合家校资源,开展日常生活劳动;三是依托社区资源,开展服务性、体验性劳动;最后,设定评价标准并进行动态评价。评价标准设计依据劳动难度、表现、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主体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