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及教学改进建议

2022-12-28刘汝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业新课标

刘汝明 _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把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历史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思考落实路径,对提升学科课程育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历史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一是明晰了历史学科课程性质和育人功能价值。“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突出学科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这要求教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把历史故事讲清楚、把历史概念和结论解释明白,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变化过程、提升学科关键能力、体验学科思想方法,并提升历史认识的境界和水平,发展综合素养。

二是细化了课程育人目标,提出了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和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个方面。历史学业质量标准包括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以此来判断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及学习价值,针对学生的现状和需求设计教学,坚持素养发展导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实施历史教学。

三是课程内容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增设了10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历史新课标”仍强调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同时新增了“中华英雄谱”等10个跨学科学习活动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参照课程标准提供的示例,做好三年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设计,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明确“目标、任务与方法”,细化跨学科“知识图谱”、实施方案及评价指标,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是结合案例细化了教、学、评和考试命题的建议,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历史新课标”在“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中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和建议,突出教、学、评的一致性。这需要教师成为“反思型的实践者”,结合教学经验、参照示例找到教学改进的切入点,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示范、学习方法指导和思维方式引导,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学业评价,探索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改进学业质量测试工具和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2.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是紧扣学习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组织学习内容与资源。“历史新课标”明晰了学习主题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关联,并要求根据学习主题提炼大概念,要注意用学习主题和大概念统领学习内容,注意学习主题和大概念的层级关系。

二是做好学生的学习现状与需求调研。历史学科教学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都需要增强针对性。做好学情分析和提升学习的参与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如通过过程性访谈了解学生已知、未知、欲知的情况,发展预期及疑惑等,增强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通过问卷调研定量分析学生对核心概念与历史结论的理解程度、学科思维能力水平等,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先级和方式路径,增强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选择性。

三是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内容结构并结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规划学习路径,体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学习目标要包括学习条件与路径、学习的主干内容、学习行为及关键能力水平、正确的历史认识等,体现具体内容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四是梳理问题链与学习活动链,组织“情境—问题—任务—活动”式学习。“历史新课标”倡导情境学习、问题驱动学习和史料研习,提倡跨学科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学生的疑惑融入问题链中,用史料或学术材料填补学生对重要概念、结论理解的“沟坎”,用问题链驱动其思维发展,把过程性评价与学习方法指导融为一体,突破学习障碍。问题链和学习情境要符合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教学设计要体现从易到难。同时,“历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了“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讲述”,体现了对各种教学方式的兼顾。

五是整体设计课堂作业、学业评价和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历史新课标”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作业设计和学业检测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全面测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认识水平。基于历史学科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性、多样性和探究性;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活动方案和评价指标的选择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业新课标
艰苦的学业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