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移民教育对我国易地搬迁地区教育的启示*

2022-12-27杨润东马明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易地移民学校

杨润东 马明明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是国家层面计划推动的系统工程。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1]。自20世纪80年代“三西吊庄移民”扶贫后,我国开启了搬迁扶贫的先河,之后,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中国扶贫的重要措施[2]。中西部17个省区依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进行易地搬迁,形成了中国特色易地扶贫搬迁体系[3],其中也涉及教育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论扶贫工作时强调:“治贫先治愚”“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4]。可见,扶智是扶贫的长久之计,易地搬迁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和根本性措施,保障易地搬迁安置地搬迁群众子女“上好学”是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面,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 000亿元,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累计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 100多所,子女就学条件改善率达99%[5]。然而,很多易地搬迁地区的教育目前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在学校方面,出现安置点配建学校项目资金缺口大、学校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师资力量弱、大班额等问题[6];在学生方面,出现教育投入不足导致退学率较高[7],随迁子女难以适应学校生活[8],学业成就低、方言问题严重、缺乏优质教育资源[9]等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国外虽然没有易地扶贫搬迁的说法,但是有相似的移民教育研究,主要关注移民学生的学业成就、学业期望、文化偏见、社会经济背景、同伴网络和学校环境对移民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移民父母的教育参与等问题,对我国易地搬迁地区的教育很有启发。下面主要以欧美一些国家的移民教育为主,探究这些国家在面对国际移民时的移民教育策略和举措,以期对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教育的研究有所启发。

一、国外移民教育措施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教育是在我国易地扶贫搬迁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而国外移民教育的发生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居住环境恶化致使人群离开家园,不得不开始新的教育之旅[10];二是为了追求更优质的教育。研究表明,有移民背景的父母比本土父母更关注孩子的教育[11],他们对孩子有更高的教育期望,更重视孩子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12]。然而,移民随迁子女在抵达迁入地后,往往由于贫困的家庭条件、语言障碍及种族歧视等原因,大多生活在贫困盛行、社会治安差、公共资源匮乏的高度隔离地区[13],就读于更低廉、硬件设施陈旧和优质师资不足等教育质量更差的学校[14],与本土学生的教育资源存在巨大差距,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非常有限[15]。不仅如此,相较于本土学生,移民学生更容易产生学校融入感差、学业成绩低、接受教育持续性不足、辍学率高等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多项移民教育策略和举措,努力解决上述问题。

(一)政策和经费保障

颁布政策法规,增加教育投入,保证移民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无论移民学生身份如何,通常都可以在迁入地接受教育。然而,移民学生往往会比本土学生面临更多挑战和困难,种族隔离使移民学生即使就读于种族融合式学校,也会被分到专门针对移民学生设立的特殊班级,与本土学生呈现隔离现状,所获得的教育资源比本土学生少。此外,贫困的家庭条件是移民学生面临的最普遍性问题,会从根本上影响移民学生的受教育地点和教育资源,使移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更有限,高辍学率和低学业成就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为此,欧美一些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相关移民政策对移民学生的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在政策的要求和约束下,地方政府部门及公立学校一直注意努力满足移民学生紧迫的需求[16],缓解移民学生在受教育方面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和因家庭贫困导致的教育资源差等问题。

1.颁布移民政策,保障移民教育权益

当前,欧美各国为解决移民学生面对的问题,促进移民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都通过立法给予保障。为解决移民学生在校内的隔离问题,1964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民权法案》,明确规定禁止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国籍的歧视,强制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并提出建立反歧视监督部门、设立公共关系服务机构协调种族关系、进行教师培训和技术援助帮助学校逐步取消种族隔离等措施,保证移民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17]。为缩小移民学生与本土学生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差距,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政策制定方法制定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规定要为所有处于不利环境的儿童提供补偿教育和财政资助[18]。为确保政策得到切实实施和取得不错的效果,2001年,美国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特别强调移民子女教育问题。该法案将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学校地位、联邦财政拨款联系起来,提出中小学必须使穷人与富人、白人与少数族裔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距缩小,若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学校等级的排名会受到影响,学校会被勒令整顿提高,联邦财政会扣发拨款[19]。进入21世纪后,英国政府也更加注重移民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颁布了《2010年平等法案》,规定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要承担起消除种族歧视、为移民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促进移民学生与本土学生友好交往的责任,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促进移民学生尽快融入学校教育中;此外,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还要承担评估与监控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以每年发布年度工作报告的形式体现工作效果,从而让家长在知晓学生情况的同时起到监督学校及相关机构的作用[20]。

2.增加教育投入,缓解学生压力

为改善移民学生占多数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关键。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法国政府针对移民学生占多数且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要求对这些学校给予制度、财政和教育实践上的优先支持,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21]。美国为保证移民学生占多数的学校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公立或非公立学校因移民学生入学造成的额外开支费用,采取了向州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资金补偿的方法,以缓解州和地方教育机构的经济压力[22]。意大利教育部也针对移民学生较多的地区,实施每年为处于流动人口压力地区的学校在已拨发经费基础上再专门拨款的措施,以支持学校的发展[23]。

为缓解移民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缩小移民学生与本土学生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西班牙政府专门构建了移民学生补助金和助学金机制,根据移民学生的经济情况从国家预算中拨付补助,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共享信息、协调合作,保证申请流程的通畅;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确保资助金可以及时、完整地用于移民学生[24]。英国政府则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拨款计划”,采取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下拨经费到地方教育局,并由其分配给学校的经费发放流程,使中央教育部门、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相互配合为移民学生提供支持,以缓解双语学习者和低成就学生课外补习费的压力[25]。

(二)实施双语教育政策

实施多元文化及双语教育政策,促进移民学生融入学校生活。移民学生的融合适应问题一直是移民问题的焦点。有研究者通过研究瑞典19名移民学生的受教育经历发现,移民学生渴望融入学校生活,却因语言、文化上的差异,移民学生无法像本土学生那样在学校取得成功,导致其学习兴趣整体下降,并与本土学生之间产生了隔阂感与差别感,阻碍移民学生的融入[26]。而语言差异是导致移民学生难以融入当地生活的首要原因,如韩国2018年全国多元文化家庭情况调查报告中显示,移民学生因语言障碍而中断学业的比率高达67.2%[27]。为促进移民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各国纷纷在尊重移民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双语教育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一方面要求移民学生学习本土语言和文化以融入当地社会,另一方面支持移民学生传承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并引导本土学生尊重和包容异质文化。

帮助移民学生学习本土语言和文化,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帮助。丹麦和德国北威州面对即将入学的移民学生,都选择对移民学生进行入学前摸底测试的方法,判断移民学生是否需要语言支持以及需要多大程度的语言支持,随后根据测试的结果为移民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28-29]。韩国政府为移民儿童提供免费的韩国文化和语言课程支持,帮助移民儿童融入主流社会[30]。此外,在本土文化的习得方面,为帮助移民学生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以色列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习俗活动和节日,如安息日、犹太纪年等,将犹太民族的传统知识、犹太风俗和价值观传递给移民学生[31]。

为帮助移民学生传承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法国学校实施“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将移民学生的母语教学纳入学校的教学安排,从事实上承认学生之间的文化异质性,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将原先只针对移民子女的语言和文化课程向所有学生开放,在使法国学生从中获得一些补充性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移民同学的了解[32]。瑞典政府还设置专项拨款支持移民学生学习母语并定期审查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在学校中开设包含本土学生和移民学生的混合班,为移民学生与本土学生提供相互了解与学习的机会,促进移民学生母语和本土语言的共同发展[33]。为引导学生树立包容开放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异文化包容度,自2009年起,韩国政府针对韩国所有儿童和中小学实施国际教育,开展包含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对他国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异质文化的包容度[30]。

(三)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教师教育。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移民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表现出了很大的文化多样性。如2019年,挪威中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移民学生占比分别约为18%和20%,这些移民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文化等方面都与挪威的主流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34]。多数教师纷纷表示因语言、文化的差异,不能与移民学生进行顺畅沟通,不能为他们提供一门可理解的课程,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教授移民学生[35]。面对来自不同文化国家的大规模移民学生,在满足移民学生不同教育需求的同时又要保证开展有质量的教学活动,这对许多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亟须解决教师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扩增等问题。

1.优化招聘方式,实施奖励策略

有研究显示,当学生被分配给具有相似人口背景特征的教师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成绩会得到提高;另外,具有少数族裔背景的教师还能发挥丰富校园文化和打破种族壁垒的作用[28]。瑞典政府在招聘教师时,采取移民背景与教学能力并重的考察办法,面对教学能力相当的教师时尽量选择拥有移民背景的教师,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多元化[36]。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成立了少数族裔教师招募中心,一方面记录有意愿成为教师的少数族裔学生,做好资源储备;另一方面与有意招募合格少数族裔教师的学区合作,为刚毕业的少数族裔师范生、少数族裔教师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双方的合作[37]。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提供奖励机制招募新教师和稳定老教师。为鼓励毕业生和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到“教育优先区”学校任职,法国政府提出对初次到“教育优先区”学校任职的教师连续三年提供12 594法郎的补贴[38];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则为此类教师提供其工资20%~50%的额外补助[39]的同时,还给予此类教师高于当地教师平均工资50%的奖金[40],以吸引和留住教师任职。除给予教师经济上的优待外,韩国学校还实施晋升行政职位时加分、自主选择心仪的任职学校、减轻教师工作负荷等方式吸引教师[41]。

2.完善师范教育,开展教师培训

一项关于师范生(“准教师”)希望去哪种学校工作的研究表明,主动选择去有移民学生学校的师范生(“准教师”)占比很少[42]。而缺乏对多元文化学生的了解和任教经验是造成师范生应聘意愿低的重要原因[43]。为此,多数国家主张要完善和丰富师范生在校教育内容,开设包括跨文化教育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等相关跨文化教育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师范生(“准教师”)应对复杂教学环境的能力[44]。此外,为帮助师范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大学和当地相关学校联合开展学生体验项目,体验内容包括与当地家庭相处、参加社区活动、参与课堂教学等活动,在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同时,为学生日后到相关学校任教提供基础[45]。

要增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除了完备的在校教育外,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十分重要。在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上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其一,为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校情况,更好更快地应对复杂的教学环境,瑞士学校以“传帮带”的方式,组织本校有经验的教师组成培训小组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41]。其二,为帮助教师准确而深入地了解移民家长和学生情况,美国重视和利用家长资源,推出“家长作为教师教育者项目”,邀请家长分享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困惑和所期望的家校交流的内容和方式[43]。其三,为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芬兰主张开设提高教师诊断学生问题的能力的培训,使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的多元需求时,知道如何灵活调整教学方式[46]。其四,为考核教师培训效果,日本所有在校教师(包括新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在培训期间,学校会定期以公开教学活动的方式考核教师的培训效果,让教师在实践中切实发现自己的不足[47]。其五,为满足和保证教师培训后的学习需求,丹麦政府主张创建教师培训论坛或网站供教师培训后进行交流和学习[28]。

(四)提高移民学生家长的教育能力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增强移民学生家长的教育能力。家长积极且高水平参与子女教育活动是移民学生在学业上成功的关键要素[48]。相较于本土父母,大多数移民父母常因语言障碍、受教育水平低等原因,阻碍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支持。移民父母往往不会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对子女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不知道如何帮助子女尽快适应新环境以及解决学业上遇到的困难,影响了移民学生的学业成就。为提高移民学生家长的教育能力,确保移民学生享有有质量的家庭教育,对移民父母进行再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推动家校合作,利用学校资源教育家长

为增加移民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和子女在校情况的了解,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必需的。为保证家校活动顺利、如实开展,丹麦政府颁布《基本学校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积极主动与移民学生家长交流合作,组织学校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帮助移民学生及其父母尽快熟悉丹麦的教育体系[28]。挪威针对多数移民学生家长因自身受教育程度低而无法辅导子女学业的困境,提出为移民子女家庭配备精通移民学生母语或与移民学生母语相同的家庭辅导师,对移民学生进行作业辅导,以提高移民学生的学习成绩[34]。英国布莱克本教育行动区的“家庭行动计划”是学校采取措施将家长参与制度化,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如规定教师一周有半天的时间专门与家长交流[49]。西班牙政府规定学校定期开展移民家长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向家长介绍近期学校教学动态、移民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明确学校和子女的现状,这对移民学生适应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还包括对移民父母的困惑进行答疑和传授一些教育方法,提高父母的教育能力[24]。

2.开办家长教育机构,利用社会资源教育家长

针对移民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外一些研究者提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为移民学生家长开设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建立如“家长质量教育学院”等类似机构,为移民学生家长提供受教育的地方[50]。德国政府主张通过联合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多个部门开展家长课程、家长学院、演讲活动、社团工作、访谈节目等形式多样的针对家长自身能力提高的家长教育活动[51]。

二、国外移民教育对我国易地搬迁地区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制度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脱贫路径之一,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十三五”以来,为取得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的胜利,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同联动,严格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百问百答》等专项政策,构建配套制度体系,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工作提供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52]。而针对教育,大都将教育规划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系中,要求安置区在充分利用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能力基础上,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其功能布局、规模配置和建设标准等方面,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安置区建设规划执行[53]。下达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只提出对集中安置比例高、搬迁任务重的地区予以倾斜支持,重点支持大型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建设[54],只是笼统地表述了对教育的要求。而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优势之一便是政策执行力强。政策文件是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应完成的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是相关部门展开行动的依据。而“十三五”以来,我国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实施,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却鲜有颁布专门的针对易地搬迁安置地教育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支持措施的政策文件。

制定合理的移民教育政策是保证移民学生平等、顺利受教育的核心,欧美众多国家在面对大量移民学生涌入时,纷纷针对移民学生的受教育问题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对移民学生的受教育权、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让移民学生和相关部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在颁发的政策法规中,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学校提出了惩罚措施,以激励学校达到目标。

因此,为促进我国易地搬迁地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尽快补齐短板,让易地搬迁群众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特别注意政策机制有关问题。一方面,要重视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例如,贵州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的同时,创造性地探索出适合贵州本土易地搬迁地区的教育举措,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保障工作的通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工作要求五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教育建设项目挂牌督战方案》等政策文件,全面系统细化部署了安置点配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多渠道保障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顺利就学[55]。然而对全国而言,如贵州省这般针对易地搬迁安置地教育发展做出如此全面细化部署的省份仍是寥寥无几。因此,各地方政府要重视以中央颁布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基础,创新性地制定出专门针对当地易地搬迁地区基础教育实际需求的政策文件,对经费分配、办学条件、教师配置、学生发展及监管督导等支持措施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搬迁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行动依据。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奖惩机制。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办学效果好的学校给予经费、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奖励;对效果不明显或没达到规定目标的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通过赏罚分明的奖励惩罚机制,激励易地搬迁地区教育保持积极发展态势。

(二)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保障教育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使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沟里的贫困群众搬迁到了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在短期内实现了“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5],完成了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性跨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中,因搬迁规模大、人数多、时间紧,财政扶贫资金中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用于广义防贫的基础设施的比例较高,而对贫困生产和再生产敏感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等投入较少,导致多数易地搬迁安置地新建学校的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办学条件较差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56]。例如,云南省“十三五”期间为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675.98亿元,而用于支持安置点教育和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经费为11.36亿元[57],仅占整个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总额的1.68%。学校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而充足的教育经费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关键。为保证移民学生可以享有好的教育资源,欧美国家针对移民学生占多数且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多采取“补偿措施”和“教育优先发展”等方式改善移民学生就读学校的办学条件。

为促进我国安置点学校发展,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一是政府应合理分配对安置地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和就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已投入使用且教学设施条件较为完善的学校统筹安排教育扶贫资金,优先向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给予倾斜支持。另一方面,要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各地政府行政部门要准时准量向安置点学校拨发经费,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正常运转。同时,应建立专门的教育经费开支监管部门,严格把控资金拨付,保证教育资助金按时高效到位。

(三)注重本土教师培养和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质教育的基础是优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重要基础[58]。配齐配强安置地学校师资力量,使搬迁子女享受高质量教育一直是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然而,部分易地搬迁安置地学校仍面临教师质量不高、教师数量缺乏等问题。为建设专业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欧美国家纷纷采取增加有移民背景教师的数量、实施奖励、完善在校生教育内容和开展教师培训等举措。借鉴国外经验,我国易地搬迁地区可以从增量提质两方面促进易地搬迁安置地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1.增加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教师数量

第一,精准核算各安置点学校教师需求情况,整合各方资源配足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学校进行实际考察,针对学校教师的缺口情况,将特岗计划、公开招考聘教师事业编制、考调等项目中的教师优先安排到安置地学校任教,并辅以“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方式确保教师及时到岗到位。另一方面,整合因易地扶贫搬迁而撤出的学校的教师资源,在尊重教师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优先安排相关教师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学校任教。

第二,注重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将“定向培养”计划中的招生和定向点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的学校和学生予以倾斜,培养造就一批了解当地情况和留得住的优秀本土教师。

第三,地方政府要实施奖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教师。首先,对在安置地学校工作的教师不但要给予经济方面的补助,而且要给予工作调动和升职加薪方面的优先权。其次,要通过给予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奖励,吸引优秀教师或已经退休的教师到安置地学校任教。

2.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教师质量

一方面,与高校合作,完善在校师范生的教育内容,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其一,高校可聘请安置地的一线教师担任外聘教师,向师范生讲授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师范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让师范生在实践中锻炼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师范生从教的核心技能,他们在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一定的教学知识,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范生应进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进行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59],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三,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学校的教师参与师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制定,结合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新手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及困难融入教材、教学中,使师范生提前了解日后的工作情况。

另一方面,完善安置点学校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其一,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培训形式,为无法及时参加线下培训的人员提供机会。其二,在考核形式上,如果培训时间历时一个月及以上,那么对参与培训的教师可以采取中期阶段性测评和终期结业考核的形式,并将中期阶段性测评的成绩纳入结业成绩中,以督促教师在培训期间认真习得所有的培训内容;如果培训时间少于一个月,就只进行终期结业考核即可。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教师有质有量地完成培训。其三,在培训专家的选择上,除了邀请著名专家或名师为教师开展培训外,还可以选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中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等担任客座讲师,既能丰富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又能让教师了解家长的想法。

(四)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合力

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合力,帮助随迁学生融入学校和当地生活。处于学龄期的随迁学生面对不同于原居住地的学校环境,很容易产生一些适应性问题。安置地学校教师普遍反映,随迁学生主要问题表现在方言问题严重、不敢和别人交流、成绩基础低、易受不良环境影响等问题[9]。为促进随迁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和当地生活,可以从学校、家庭、社区等方面入手。

在学校方面,首先,针对随迁学生的方言、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工作人员应对即将入学的随迁学生进行普通话、学业方面的测评及家访,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针对随迁学生在语言、学业方面的短板为其安排教师或志愿者提供补偿教育。其次,帮助随迁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增加混合班级的数量,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开展体现当地文化与随迁学生原居住地文化的活动,在互学相融、美美与共中促进全校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接纳。

重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支持作用。大部分搬迁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不知道如何帮助随迁学生改善行为习惯、改进学习方式、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可以借鉴国外为提高家长能力所采取的措施。首先,我国地方政府可联合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开办家长学校,免费向家长科普家庭教育知识、发放知识册子等,并采取学时排名的方式,对排名靠前的家长给予奖励,激励家长主动进入家长学校学习。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家校活动,定期举办家长会、进行家访,介绍学校的教学动态、子女的学习情况和讲授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同时,教师要向家长了解随迁学生在家的情况,全面把握随迁学生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促进随迁学生的发展与融入。

猜你喜欢

易地移民学校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内陆移民(外二首)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学校推介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Immigration移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