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分析
——以河南省原阳县为例

2022-12-27史明灿许焱焰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8期
关键词:集群竞争力河南省

史明灿 许焱焰

引 言

食品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产业,河南食品产业更是河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食品产业集聚加速发展壮大;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在省内部分地区开始零星萌芽,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下,通过整治倒逼、创新引领、企业培育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产业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基于此,对县域食品产业的产业集聚竞争力进行研究,对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十分有必要且有价值。

一、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原阳县,南靠省会郑州市,北傍新乡市,被河南省确定为郑州大都市新兴增长中心。原阳县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已入驻项目236个,建成投产项目179个,逐步形成了绿色食品、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装配式建筑四大产业板块。除了九豫全、阿杰食品等龙头企业,原阳县还打造了享誉中部的“中央厨房产业园”。自2015年建设以来,其业务收入呈倍数级攀升。2019年营业收入58.75亿元,2021年已达100亿元,“十四五”末将达300亿元,正在裂变为“千亿产业集群”。

二、研究区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原阳县在国家政策规划下,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中央厨房产业园、县产业集聚区,已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集聚区。二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构成“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三产协调发展产业链,逐步实现聚链成群,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为推动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原阳县食品产业集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建设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

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位于原阳县产业集聚区食品园区,解放路以南、永安路以北、荣鑫街以西、金华南街以东地块,距京港澳高速原阳站2公里,距311省道仅300米,毗邻原阳规划建设CBD,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园区是由河南省商务厅指导,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和河南国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大型配套产业园区。

项目总占地2110亩,一二期共计投资55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集聚区。

一期占地1153亩,投资29亿元。目前已有40多家全国知名餐饮品牌进驻,如须水邓记、巴奴毛肚火锅、魏家凉皮、姐弟俩土豆粉、阿利茄汁面、福状元粥、76人老烩面、禾胜合等。目前已有32家单体企业开工建设,10余家单体企业已陆续投产。其中,河南雨轩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占地150亩,投资3.8亿元,目前已建成投产。

二期占地957亩,投资24亿元,共有20余家企业进驻,以牛羊肉及餐饮食材加工企业为主。园区配套设施污水站、锅炉房、天然气管道等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关联交易20亿元,预计每年可实现税收5000万元;可有效解决当地2000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同时可带动周边超5万名农民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

(二)壮大部分龙头企业

阿利茄汁面,中式快餐连锁知名品牌。其现有300余家门店使用的所有番茄酱汁、多数原材料,均源自原阳食品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味得佳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味得佳)。味得佳2016年10月开始运营,是第一批入驻中央厨房产业园的食品公司。公司引进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产品从清洗、熬煮,到包装、入库,全程自动化操作,仅需七八名操作员。生产方式升级,投入人力减少,生产效率不减,生产产量不减。公司1个班次的员工,工作10小时就可制作15吨番茄酱料,满足所有店面日常使用。企业通过食品加工工业化,把门店的后厨搬至央厨生产流水线上,店面无须配备后厨大厨,店员根据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就可以做出色香味一致的食物,实现门店正常经营。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避免了因厨师不同菜品味道不稳定对连锁店品牌形象的影响,使食品的安全、风味都有了保障。

巴奴毛肚火锅(下称巴奴)的“后厨”也在原阳食品产业集群区内的中央厨房产业园,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约3个足球场大的建筑面积,年产菜品、食材2万多吨,满足其品牌近百家门店的后厨供应。与巴奴的另三个央厨:北京、无锡、东莞相比,原阳的巴奴央厨规模最大。

(三)发展食品电商运营平台

食品产业集聚区内创建有一个专注于生鲜食材采购电商网上平台——“莲菜网”,这是适应“互联网+”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目前,“莲菜网”用户已突破1000家,日交易额达50万元。“莲菜网”以“生鲜+供应链”为运营核心,采用“基地直采”方式,借助园区,为省内外商超、餐饮用户提供鲜食成品、半成品采购、配送等服务,实现在检测中心对农产品开展全方位检测,已发展成河南省乃至我国中西部规模领先的生鲜B2B(商家对商家)电商平台。借助原阳食品产业集群的环境优势、区位优势,支撑食品电商平台的客单量大、食材品质要求高、品类需求多、物流体验要求高、食品安全要求严等各种平台客户的需求。目前,原阳的食品电商运营平台已实现对全国品牌代表服务,20%的餐饮品牌占据了平台近八成销量,基本与品牌法则的二八定律一致,平台为国内品牌连锁餐饮提供了优质服务。

三、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消费升级对食品品质、食品价格要求更高,食品产业迎来发展新时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进而对食品产业升级、提质有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河南省的食品产业集群优化升级面临更大压力,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势在必行。原阳县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步稳、态势好、气象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然而,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存在产业集群层次相对较低、缺乏区域品牌管理、配套设施优势不显著等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县域食品产业的产业集聚竞争力,笔者提出以下提升策略,以期对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产业结构,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当前,河南省的食品产业整体竞争力优势明显,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食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对省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食品工业强省相比,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基地相比,仍有差距。要从完善产业结构出发,保持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完善全产业链。食品产业集聚区借助园区内的产业、资源、区位以及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持续的创新、升级,延伸粮食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价值链,不断打造供应链。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倒逼之下,借助信息技术,建设食品集聚区的大数据,从终端分析客户需求,倒逼前期作业,从种养、加工到销售,打造食品全程管控系统,实现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

创新是提升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灵魂。科研人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要发挥主业人才的人力资本优势,借助当地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有研究成果显示,完善的产业结构,是由若干龙头企业、许多配套组织、小企业构成的复杂且有机的产业链条,企业间、组织间分工协作。集群内必须改变传统食品产业“小、散、乱、低”的无序状态,形成“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区+数据平台+市场需求”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不断完善全产业链的产业结构格局,提升食品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发展食品产业的区域品牌管理,提升品牌影响力

河南省的食品产业规模大,多年居全国第二位。但《河南省食品学科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旧存在食品行业的品牌缺乏影响力。发展食品产业的区域品牌,势必能提升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品牌能够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是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无形宣传。具有区域品牌的产业通常是地区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食品产业的区域品牌管理体系,对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很多地区政府把创建区域品牌设定为当地产业发展的目标,区域品牌就是强大的竞争力。区域品牌管理是公共产品,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食品产业集群,集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多元主体参与,有发展区域品牌管理的先天优势。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产业发展的保障者,可引导产业整体发展,配置资源,有不可替代的统筹、服务、监管、协调和指导功能。行业协会在推动区域品牌管理过程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会自身应完善管理制度,在对推动食品产业的区域品牌定位,在行业国内、国际的宣传推广等方面,有区域品牌营销的管理职能,应完善补充省食品工业协会的相关职能。企业是区域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执行者。食品产业的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有着强大的相互依存关系。通常,企业品牌建设好,是区域品牌建设好的基础,区域品牌往往是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汇集的成果。因此,在食品产业集聚区内,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质量以及数量,是区域品牌发展稳定与否的关键。总之,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多元主体,共建区域品牌,有利于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三)完善配套设施,提升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正在进行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优质、绿色、绿色、休闲的产品、服务需要更具刚性。这就要求在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造“产、学、研”协同的可持续化发展模式,做到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产品、服务既能请进来,也能走出去。同时也对配套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木桶原理中,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往往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食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除了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发展,还需要园区内软硬件配套设施为之服务。一方面,持续改善硬件环境,诸如水电、信息网络、冷链物流、通信等;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软件服务环境,如金融服务、财务服务、法律服务、技能培训、营销管理培训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是产业集群可持续、高品质发展的保障。

在完善配套设施的过程中,智慧共享体系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出现了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加强智慧体系的建设。设立科学、合理、可行的信息网络点,建设信息预测机制;通过网络,实现产品、服务的实时推送;食品产业集群内降低交易成本;园区内外市场有序竞争,营造积极、共享的营商环境;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提升其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结 论

作为当前县域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方式,原阳县的食品产业集聚区,紧跟国家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构建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等相关政策,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中央厨房产业园。产业集群效应初现,基础条件较好。然而,目前原阳县产业集聚区也存在产业集群层次相对较低、区域品牌缺乏管理、配套设施优势不显著等问题。原阳食品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在河南省、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尝试弥补对区域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不足,以期为食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优化食品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集群竞争力河南省
送伞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