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宅基地改革的困境与路径
——以河南省长垣市为例

2022-12-27朱春晓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8期
关键词:宅基地农户土地

朱春晓

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发展需要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作为“三块地”之一的宅基地,其改革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当前,宅基地改革的发展存在诸多困境,深深影响着宅基地改革的深化与全面推进。造成宅基地改革困境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促进宅基地改革呢?

一、宅基地改革的困境

(一)土地流转成本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二元化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在有序进行中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前提是土地的有序流转,土地由分散走向集中,进而流转到土地经营者手中,但当前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土地的流转成本偏高。其原因不单是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低,还有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执行力不强、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土地经营权流转配套体系不充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土地流转成本偏高影响土地制度的改革。

(二)一户多宅与村庄扩张并存

以河南省长垣市为例,当前长垣市共有9.33万亩宅基地。其中,一户多宅、一户多占宅基地面积为2.22万亩,空闲宅基地为1.4万亩,宅基地闲置和荒芜现象普遍存在。一户多宅主要基于历史原因,以往的法律条文对于宅基地制度的规定不清晰,农户对宅基地违法乱占,城镇化农民固守“落叶归根,养老归田”观念等,造成大量宅基地闲置和荒芜。此外,村庄的占地扩张与村内劳动力外出之间的矛盾,导致大量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三)农户宅基地流转困难

农户宅基地流转困难具体表现在农村宅基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之前,宅基地的流转并不清晰,很多宅基地流转方式较为混乱,有些流转没有经过专门的审批程序,导致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农户作为脆弱性个体,使用宅基地的主要功能是生活保障。很多农户没有外出务工的能力,没有足够的收入在城里买房,对于宅基地的退出他们没有能力承担住房、生活开支、社会保障等其他方面的开支。因此,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加上转让程序的不规范,农户更倾向于将宅基地保留在自己手中。

二、宅基地改革困境的原因

(一)资金缺口大

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但大多数乡村并没有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社会上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力度不足,社会资金难以调入宅基地改革中,宅基地改革难以吸引先进的技术、制度、人才的进入。此外,村集体的收入水平低也会制约宅基地制度改革。大多数村集体常年没有收入,对于宅基地的依赖程度要大于收入水平较高的村集体,宅基地是他们的生活保障与精神寄托。

(二)内生动力不足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发展,“三权分置”更加需要具有高素质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但是由于经济效益不高,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大, “兼业化、老龄化”现象在务农劳动力中较为普遍,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难以形成有效的推进。农村改革中依旧存在人员稀缺、队伍建设水平不足的现象。此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仍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形成持续循环的机制。

(三)农民阶层分化

随着人地分离现象的显著出现,农民的阶层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民转型,市场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的分化也随之发生。农民阶层分化导致农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社会公平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在宅基地改革进程中,各个主体阶层由于利益需求不同,经济社会层面的矛盾日益增多。妥善解决各个主体的诉求影响着宅基地改革的推行效率。

(四)配套机制不完善

实现宅基地改革的长期有效推行,需要建立包括广大农民参与的配套机制,包括土地经营权流转保障机制、金融支撑机制、专业化服务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等。当前仍缺乏一些必要的保障农户利益的风险机制,如农户的基本生活是否能够在宅基地流转之后得到保障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城乡统一规划,有效结合,科学部署。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改革实施路径

(一)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推行宅基地改革切实有效的对策就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户的收入提高了,农户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便会增强,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便会提升。大多数农户并没有稳定的收入,也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集体经济,将每个村民都纳入村集体中,农户的收入就会得到提高,农户也会更加关注村集体利益。要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二)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推动宅基地改革需要加大吸引人才、资金的力度。当地村集体可以依托当地的特色发展农业产业,相应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旅游观光,促进产业振兴,如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加大村特色文化宣传力度,吸引多渠道资金融入,将村民纳入集体股权结构中,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增加村民收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三)强化宅基地监管机制

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宅基地流转的利益。

第一,应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合理规划,确定“一户一宅”,加大对超出“一户一宅”使用面积的有偿使用,避免违法乱占,避免宅基地大量闲置荒芜,科学有效地规划纳入村集体用地的宅基地,避免村庄扩张导致宅基地使用不当。

第二,应监管宅基地的流转,避免因监管机制不充分导致宅基地流转方式混乱无序。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一切无序行为。

第三,应加强对宅基地改革监管体系的建立健全,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工作效率的宅基地监管队伍。

(四)建立健全配套机制

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还需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应加强对农村群体住房的保障。加大力度破解过去城镇住房保障机制仅面向城镇居民开放的局面,开放城镇住房保障,加大对于公租房的开发,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降低申请城镇保障住房的门槛。构建完善的农村地区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给宅基地流转后的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让宅基地流转无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宅基地农户土地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爱这土地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这些情况下,不得流转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改革“春雷乍响”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