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2-12-27王宜静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结构化数学知识知识点

文|王宜静

一、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意义

在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思想结构。积极开展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首先,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可以全面呈现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意识和整体思维,使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切实深化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高效统一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小学数学的过程结构,组织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迁移,并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综合水平,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最后,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使其能够有效解决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有效减少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从而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整合知识板块。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各个单元知识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要对当前的知识板块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课时知识的整合。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一般为40 分钟,因此很多内容会被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课时,但是这些相对独立的课时往往是建立在同一个知识结构上,因此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全面分析当前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设置各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其二,单元知识的整合。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前后的单元知识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教学设置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还能切实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较为分散的单元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整体结构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的单元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为结构型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促进思维结构化。

对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而言,它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自主学习的构建。首先,整体感悟。思维结构化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整个复习过程并不是对单元知识的简单概括,而是根据复习内容形成一种全新的复习模式,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开展复习活动,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使其能够正确把握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复习效果。其次,学会迁移。知识迁移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的过程性结构,并通过知识内容的有效迁移,探索教材之外的数学知识,从而切实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优化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措施

(一)新旧知识的结构化。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各个知识点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以串联和承上启下的方式存在于小学数学的课本中。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概念就会越来越多,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甚至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厌学心理,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和内在特征,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并以单元整合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新旧知识的结构化,引导学生根据相同的结构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以前的旧知识能得到全面巩固,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比如某教师在开展《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中,就从单元整合的角度出发,然后将该章节的知识点以学生熟悉的表内除法呈现出来,从而切实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陌生感,同时也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根本目的。对于350÷50 这个计算题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简化为35÷5,然后组织学生利用表内乘法的知识内容进行结果验算。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同时还将复杂的知识进行了简单化处理,切实明确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征,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方法的结构化。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学习方法结构化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并引导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方法结构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思考活动,使学生理清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高效开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对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以单元整合为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掌握结构化的学习方法,从而完成知识讲授向结构化教学的重大转变。比如某教师在开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中,就利用“割补接拼”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有效分解,然后通过等面积的思维方式,将陌生图形转换为熟悉图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特征,从而为小学数学结构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迁移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应用实践的结构化。

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全面落实新旧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结构化,同时还要进一步促进应用实践的结构化,并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科学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将部分书面作业用实践性作业进行有效替代,从而切实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某教师在讲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中,就组织学生统计家庭在日常买菜中的整体开销,并将开销状况制成简洁明了的条形统计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根本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进一步增加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实际价值和内在魅力。

全面落实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加强新旧知识结构化、学习方法结构化以及应用实践结构化,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性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结构意识和整体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减少碎片化知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数学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