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思者慧,善辨者明

2022-12-26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1期
关键词:张中行吴清源龙应台

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 方 莉

概念阐释

思辨能力主要是指辩证分析的思考能力,或者说是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分析、推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紧密的关联,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写作能力的高下。

名家美文

何为孤独

高 洁

孤独这一词汇似乎很是寻常,但从字面上来看孤独一词的含义也只是表示“独自一个”,很是浅白。但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孤独一词在文化长河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义与内涵。孤独不仅仅是生而为人的一种心理变化与生活的状态,更有着深厚的内涵与文化的积累。在人们的生活中孤独十分常见,人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孤独,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而存在的孤独有着什么样的况味呢?(开篇作者主要分析了孤独一词的字面含义,并结合字面含义发掘其内涵,为后续的描写进行铺垫。)

在任何场景下我们都常听人说:“我孤独”“我寂寞”。孤独与寂寞似乎在我们的眼中经常是连体出现的,事实上他们也的确都有着一种十分接近的心理体验。但在这一语境之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细分则能够发现,孤独与寂寞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点明文化层面上孤独与寂寞的差异。)

在我的认知中寂寞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去感受甚至人人都感受过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能够进入到文化层面的孤独却是特立独行者所独有的一种精神境界与思想境界。寂寞是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一种情感状态,人在得意、失意、群居、独处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寂寞的情感。而文化意义上的孤独则不尽相同,它是一种超越了世俗中常见情感的一种精神、思想,不仅是历史文明精华的沉淀,更是精神与品格的象征。(解析孤独与寂寞的差异,突出孤独的崇高与本质。)

濮水垂钓的庄子是我心中一位高傲的孤独者。昔日楚王“愿以境内累矣”,庄子依然能够“持竿不顾”,似乎高官厚禄于他如粪土,与秋水、游鱼为伴遨游于广袤的宇宙中,将思想凝结成文学与思想的丰碑才是庄子的心中所念。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则是我心中一位觉悟的孤独者。身有县令,却愿守着破旧的茅屋与几亩薄地度过此生,以飞鸟为伴,以青山为友,以薄酒清茶待世,清贫的日子也正映照了那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可见,真正的孤独并非消极厌世,不与世人共浊而独醒,而是一种灵魂层面上的惊醒与领悟,是一种思想道德上的升华。(由两位孤独者的行为、言论阐释了孤独并不是人们心中所想的那种厌世与消极,而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素来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李白算是孤独者吗?我认为不尽然,李白多的是以己推人,并未曾去了解圣贤与先贤,只是以自己的“怀才不遇”的寂寞推出历代先贤的孤独。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苏轼又能否承担孤独者之名?非也。苏轼更多的是“孤愤”,叹年华老去,惜功业无成,这与孤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以两个案例对应上边的两个案例,进一步分析孤独与寂寞在成因、表现上的不同。)

孤独应该是游离于功名利禄之外,与时间与情感毫不相关的。(对上述内容进行相应的总结。)

赏 析

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思辨性强。对孤独与寂寞这两个词进行辩证分析,通过古人的行为与思想明确指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孤独是一种超脱的精神体验,而寂寞则是俗世中人们常见的一种心态。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举例、对比的方法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透辟,说理辩证,令人信服。

佳作展示

浙江省温州市宜山高级中学高三 吴佳美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中的忍本身是指一种人生的境界与思想,因为能够有所忍耐,有所退让才能够收获更好的人生。

但现在这个忍字与过去似乎有了一些不同,人们常常去忍一些不该忍的东西。比如看到有人结伴闯红灯时会想,这是国人的习惯,也是默认的规则,就停下了上前制止的脚步;看到有人随手丢弃杂物,践踏草坪时会想事不关己,就忍住了劝导的语言;看到有人欺凌弱小,因非血亲也就忍住了见义勇为的冲动。这种事不胜枚举。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少吗?这样的忍真的还是忍吗?是麻木不仁!鲁迅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为国民性格当中的软弱而痛心疾首。切记该忍时忍是大智慧,不该忍是忍则是愚蠢和软弱。

龙应台先生在《野火集》中十分明确地揭示了人们破坏自然、唯利是图的各种丑态,痛心疾首的语言与略显泼辣的态度背后隐藏着的是她对生活的热爱。犹记得龙应台先生在书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不愿描写那些虚假的美好,我也无法写下,因为面对这些社会中的状况,我心急如焚。”她的忍是什么忍?她的不忍又让哪些人醒悟?

张中行先生与金克木、季羡林并称为未明湖畔三雅士,他的一生都在与恶劣的现象、与人的劣根性进行斗争,即便到了晚年也无法对文坛中的一些现象视若无睹。张中行先生晚年仍然不忘多次发文重点批评文坛中的一些所谓“大家”只求虚名不求文章精进的肤浅之行。张中行先生的不忍让文坛的风气重新正气蓬勃,也正是这一举动让张中行先生成为了后五四时代的勇者。无论是龙应台先生还是张中行先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敢于在不该忍时挺身而出,敢于批判和纠正歪风邪气。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事情也只能忍受,这不仅是生存所需,更是人生智慧与思想的体现。

苏轼先生曾在《留侯论》中为张良留下了这样一段评价:“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矣。”这段描述直接说明了张良忍的真谛,张良虽低眉垂目但在这之下却隐藏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与鸿鹄之志。其实无论是桥下拾履的张良还是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它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也正是这种志向在支撑着他们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为志向的生根发芽而忍辱负重。

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吴清源先生作为华人在日本的棋坛曾饱受排挤,但吴清源先生对围棋的热爱迫使他能够忍受恶臭的社会环境。吴清源先生在多年的隐忍后终于爆发,夺目的光彩让日本棋坛心悦诚服,终成一代棋圣。

忍如高山流水,遇高则直落九天,遇阻则蜿蜒曲折;不忍如房上冰霜,坚韧挺拔,棱角分明。忍是为了远大志向,不忍是为了守护心中净土。

点评

文章通篇围绕开头的一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展开,结合案例与人物进行辩证分析,最终得出“忍是为了远大志向,不忍是为了守护心中净土”的观点。足见作者思辨能力之强。

猜你喜欢

张中行吴清源龙应台
不贪为赢
天才胜负师
有价值的善良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银色仙人掌》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张中行的悔:只知她的寒素,忽视了她的狷介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门外有长者车辙
百岁吴清源:一生一世一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