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重构

2022-12-22汪淑芸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核算财务财务管理

汪淑芸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涌现出来,财务共享这种创新模式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改革和优化。财务共享属于一种创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实现财务管理不同环节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尤其是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前沿科学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的融入和应用更加广泛,财务共享信息平台的构建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 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2.1 财务核算集中化管理

在传统的财务内部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所负责的不同管理内容是较为零散的,但考虑到不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以及业务态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财务数据处理过程中效率相对低下、信息反馈存在漏洞、信息衔接不畅导致的信息孤岛等多种问题。而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背景下,财务工作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前沿科学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化的处理和远程的操控,处在不同业务端口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负责不同的区域和工作环节,并需要深度熟悉该工作环节的操作技术,更有利于提升该环节的业务处理速度,并实现对财务核算数据口径的统一化,进一步实现了业务处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推动了财务核算工作的集中化和规范化发展[1]。

2.2 业务流程更加标准

财务共享服务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同的业务流程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析,然后再将这些管理流程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子环节,在考虑不同环节风险控制问题的同时,以更加简洁和高效的工作形式,避免人为操作过程中的重复性操作问题。尤其是在业务流程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制定出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的操作准则,保障每一位业务端口的操作人员都能执行标准化的操作,确保了财务工作在不同环节的核算质量和核算稳定性。

除此之外,财务信息共享服务的构建也能够进一步加快大型集团财务管理以及财务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发展,包括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标准化制定、会计统计科目的标准化制定、财务核算口径的标准化制定、财务核算报表口径的标准化管理等多个方面。

2.3 管理技术信息化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前沿科学技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企业信息共享服务模式中常见的ERP 会计系统、会计信息集中核算平台及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以及BCS(合并财务报表系统)都属于较为常见的集中化业务管理平台,这些业务管理平台的出现和应用,也为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财务共享服务的视角下建立企业FSS(财务资源共享)系统、财务FSO(文件共享系统)系统、ERS(企业运行)系统等一些较为基础的共享操作平台,通过这些基础信息共享操作平台对数据信息的高度优化管理,在数据交换、申请提交、数据复核、扫描影像质检以及财务业务的处理、单据的归档和存储等全过程,实现网络信息化的处理[2]。

2.4 实现财务管理人员对客户数据的共享

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更加直接和精准地对接业务开展过程中客户的数据信息,将客户的数据信息通过共享平台进行衔接和流通,也能够将对客户的服务项目迁移到网络平台中,从而使客户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的时间和期限以及服务项目的质量要求更加细化并具有针对性。通过对客户信息的共享和分析,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客户消费喜好以及信用等级进行客户分类,为业务部门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建议,帮助业务人员规避一些信用不良的客户。

除此之外,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企业的财务信息服务能够更好地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不断为集团的内部管理人员以及外部客户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客户数据信息的共享。

3 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财务共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业务流程设置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

在创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进程中,需要对原本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内容进行整合,这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基础业务的整合和处理阶段,必须要对不同的操作流程和业务流程等问题进行思考。即使某些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的视角下,已经实现了财务管理流程的统一,但是考虑到许多子公司之间的业务模块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业务流程的设置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针对员工的报销流程来看,财务共享服务主要是以影像传输技术、票据扫描技术为主的方式将报销的数据信息进行上传,虽然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统计报销单据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但考虑到报销时间以及工作环境的限制性,如果报销项目必须进行签字审批,依然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3]。

3.2 共享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权责分工不明确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针对差异化的管理模块,构建统筹的管理标准,组织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构架,不同部门的财务核算人员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但是,即使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平台迁移到网络平台中,企业内部的重大财务决策权依然集中在集团总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手中,企业下设的子公司以及分支机构在财务共享平台的应用中依然缺乏独立管理的权利,财务管理的模式依然存在过度集中的问题。

4 管理会计视角下构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4.1 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变革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随着许多大型企业的管理优化需求和变革需求而诞生的,也是新型管理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的产物。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集团化公司来说,在管理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过程中如果财务管理机构建设不一致,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与投入的成本费用迅速膨胀,业务管理的效率将会持续降低,财务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也将逐步提升。因此企业必须要站在长远战略发展的视角下,针对集团化企业当前自身所处的现状对内部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从管理的组织形式到管理的理念方面都要进行转换。

具体地来说,就是要将原先的零散化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化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连锁企业尝试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财务的集约化管理,达到财务核算流程、财务审批、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发展。除此之外,在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方法的变革以及更新方面,更需要通过推动财务管理人员个人业务能力的转型和发展,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综合性的人才支撑。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当由原本的记账管理转型到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业财融合管理人员,为集团公司开展统一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人力资源支撑[4]。

4.2 信息系统的构建

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许多前沿的科学技术逐渐融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特别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出现,为大型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框架作为运行的平台和保障。财务信息平台的构建能够跨越管理过程中,在时间以及空间方面的管理障碍,对财务管理所服务的对象提供更加广泛、持续性且反应灵敏的服务内容,真正意义上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实现集中化的管理。

当前,我国市面上最为常见的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包括ERP 系统、影像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数据报告系统、办公室OA 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网上银行系统等多个方面。目前,大多数的连锁集团化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在财务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构建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基本实现了办公OA 系统、会计ERP 系统以及数据分析工具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未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当考虑如何能够将这些独立的信息系统通过接口的衔接统一到共享管理平台中,通过这些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通进行针对性地整合设计和管理,充分发挥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管理会计不同业务环节的协同效应,这也成为了保障财务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

4.3 通过多元化的经营管理,建立多元化的绩效管理框架

进一步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沟通和衔接机制,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多元化经营模块和业务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保障企业针对不同业务模块采取相应财务管理措施的基础。对此,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多元化的财务经营绩效管理的构架。

首先,企业内部应该建立起统一的绩效考核目标,将业务以及财务方面的指标进行联立,不能够将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分割开来,将二者看成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让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树立抱团意识,促进两项业务之间的协同共进。例如,在考核过程中要求业务人员增加业务量的同时,还应该降低应收账款的比例,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在保障资金运转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企业资金的收益。

其次,在制定考核机制时,还应该注重对考核指标的科学分配,不仅要关注员工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员工对于交叉业务的完成状况,应该将交叉任务完成状况的考核比重适度增加,从而有效地激励员工树立业财融合的意识。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训,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业务流程、业务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业务人员来说,也应该在增加业务量的过程中掌握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知识,有效提升自身的成本管控意识[5]。

4.4 在业财融合的信息共享模式下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综合性会计管理人才

让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接触企业的一线业务发展状况,一直以来就是推动企业内部会计工作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切入点。而随着前沿科学技术不断融入企业管理工作,也为企业业才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技支撑手段,真正打通了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壁垒,为企业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的互融共通构建了新的渠道。在业财融合的新发展模式下,单一的理论知识或业务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综合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业财融合发展背景下企业内部复合型人才稀缺的问题,应当注重对于现有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工作。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要深入到企业的业务部门中,了解业务运营和资金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实际开展状况相脱节的问题。对于业务部门人员来说,在完成业务的过程中,也要具备相应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识,不能为追求眼前的绩效而忽略了客户订单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的对接教育,从源头上规避业务开展流程中存在的财务信用风险,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需要建立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管理平台之上,通过组织构架之间的衔接、财务管理流程的衔接、业务管理模式的衔接,实现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的集约化管理,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整体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核算财务财务管理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