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实录

2022-12-22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工信企业

问:消费品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哪些方面推动提供更多优质产品,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答:消费品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行业利润、出口交货值占全部工业1/4 左右,企业数、从业人数占全部工业近四成,在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不断提升消费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夯实扩大内需战略供给基础,推动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一是以产品创新引领消费升级。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围绕健康、医疗、养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以数字化研发设计促进产品迭代更新,以自主创新创造和引领消费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品”,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推动供需高效对接和精准交付,培育形成一批新品、精品、名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二是以数字化变革助力品质升级。在服装家纺、家电家居、食品医药等行业,以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强化智慧供应链管理,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广应用300 个典型企业案例,加快培育200 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着力拓展100 个新型消费场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消费体验,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推动实现品质变革和智能升级。

三是以优质品牌驱动竞争力升级。持续组织开展“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通过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新锐精品、塑造区域品牌,创建300 家“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培育200 家百亿元规模知名品牌,提升我国优质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挖掘中国文化、民族特色、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扩大富有文化内涵消费品供给,以实际成效增进民生福祉。

问: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民生产业和优势产业。近些年国际产业格局深刻变化,纺织行业在巩固产业竞争优势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答:我国是全球最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具有完整产业链配套优势,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进入“并跑、领跑”并存阶段,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竞争力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纺织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全行业建设了2 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1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在纤维材料、纺织装备、绿色制造等领域突破了大批关键技术,纺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

二是生产方式变革成效明显。数字化、绿色化技术应用促进了纺织生产方式的变革,棉纺数字化纺纱生产线使棉纺万锭用工由60 人下降到15 人,化纤智能工厂实现了原料输送、工艺控制、自动卷绕包装乃至仓储的全流程数字化。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纺织生产由大批量向个性化柔性生产转变,满足了小批量、多品种、及时化需求。

三是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纺织行业在满足衣着用、家用等基本民生需求以外,在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产业用纺织品广泛用于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土工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航天服、深海绳缆等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用纺织品产能迅速扩大,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2021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1935 万吨,比2012 年增长近一倍,占到全部纤维加工量的三分之一。

四是国际化合作迈上新台阶。纺织行业积极借助“一带一路”、RECP 等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体系,开拓多元化市场。2021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3155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同类产品出口比重稳定在30%以上。2012 年以来,纺织行业累计对外投资超过110 亿美元,涉及化纤、纺纱织造、服装等产业链各环节、加强了与东南亚、非洲等区域的产能合作,建立多元弹性供应链。

下一步,工信厅将落实好相关政策规划,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行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更好满足和创造消费新需求,持续巩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涉及吃、穿、住、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涉及20 个大类68 个中类,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部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相继出台轻工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家电、文教体育用品、老年用品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要素资源科学配置。面向“十四五”时期,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构建现代轻工业产业体系。

二是深入实施“三品”战略。组织开展《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编制推广活动,发布八批共431 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轻工业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有6000 余项,重点产品国际采标率已达95%。发布轻工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推进品牌培育工作。

三是大力推动优化升级。推动创建1 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3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十三五”期间74 家轻工企业入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布实施农用薄膜、日用玻璃、铅蓄电池等行业规范条件,推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我国轻工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2021 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16.9%,出口突破9000 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 年的9.6 万家增加到11.6 万家,营业收入由17.6 万亿元增加到22.4 万亿元,利润总额由1.1 万亿元增加到1.4 万亿元;形成290 个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分布在24 个省份,占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成为区域经济支柱。

下一步,工信部将全面落实轻工业产业政策,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供给、产业链现代化、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联动,加快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问:医药工业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取得较大发展成就,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工业加快发展?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医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 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4.1%;实现营业收入3.4 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 年增长80.8%。

下一步,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加快落实《“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建设跨领域、高水平的技术攻关平台和产业化成果推广应用平台。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项目,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创新产品产业化聚集,到2025 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到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30%以上。

二是切实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系统梳理医药产业链情况,聚焦薄弱环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进一步发挥我国医药工业产品门类齐全、规模化生产能力强等制造优势,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持续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

三是持续提高医药工业制造水平。在医药工业领域开展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针对药品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在“十四五”期间,总结推广50个以上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支持建设20 家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制造技术融合,提升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推动企业实施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化改造,实现医药工业绿色发展。

四是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坚持开放发展,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聚集,鼓励国外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药生产基地。引导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切实提高创新效率,以更高水平进入国际市场,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问:家用电器是家庭消费中的刚需产品,是扩大内需和稳定工业经济的重要领域。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家用电器产业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将如何优化供给,带动消费?

答:家用电器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部积极履行家用电器行业管理职责,主要开展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优化升级。开展家电生产线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重点开发智能、绿色的家电产品,培育11 个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家电行业自主品牌培育评价指标体系,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重点品类中开展品牌评价,一批知名家电品牌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

三是完善创新体系。推动建成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四是加快稳链强链。开展家用电器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强链行动,编制重点家电品类产业链图谱,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五是促进家电消费。引导家电企业积极参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配合组织开展“双品网购节”“网上年货节”等活动,促进家电升级消费。

2021 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7 万亿元、利润总额121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4.5%;全行业实现出口超1000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产品畅销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0 亿以上家庭用户,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下一步,工信部将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带动家电消费。一是引导企业积极开发绿色智能家电等产品。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二是推进家电标准体系建设,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促进家电更新消费。三是在家电领域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广一批优质企业和新品精品,提振家电消费信心。

问: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国潮品牌的兴起,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服装消费呈现个性化、差异化、便利化趋势。请问纺织行业在加强品牌建设、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趋势,在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上,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发展功能性纤维材料。我们会同相关部门于“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连续制定发布化纤发展指导意见,支持发展差别化、功能化、高性能纤维,发布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引导纤维及产业链协同创新,目前化纤在纺织材料占比达到85%以上,导电智能、生态抑菌、功能保温、速干凉感、绿色纤维等功能性纤维材料竞相面世推广,丰富了消费者对纺织品多样化功能性的选择。

二是培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深度应用,发展三维人体测量及虚拟试衣系统、纺织智能设计、制造系统,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模式,细分消费场景加强品类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线上线下全域营销,运用直播等方式直面消费者进行精准推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便利化、多元化消费需求。

三是推进国潮品牌建设。持续开展纺织服装品牌跟踪培育工作,组织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试点示范,支持各地和行业举办时装周、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动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增强品牌文化自信。目前,国内纺织服装消费中国内品牌占据主要地位,原创潮流品牌消费规模占品牌消费的比重快速提升,国内纺织服装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品”战略实施为重点,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满足人民消费升级需求。

问: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婴幼儿每日不可或缺的“口粮”,请问近年来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下一步有何工作安排?

答: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推动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工信部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接入企业范围持续扩大。工信部会同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动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接入追溯平台,实现追溯体系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目前,平台已接入企业的数量达到98 家,覆盖了全国企业户数的80%以上,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累计上传产品追溯数据超过16 亿条。

二是数据查询方式不断丰富。工信部组织开发了“婴配乳粉追溯”微信和抖音小程序,推动追溯体系与多个平台实现对接,形成了网页、公众号、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市场监管总局追溯协作平台等多样化的查询矩阵,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便捷的追溯查询方式。

三是质量管控能力稳步提升。工信部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加大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装置、投料控制系统等生产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质量管控能力和产品质量一致性。根据2021 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婴幼儿配方食品合格率达到99.88%,已经连续5 年保持在99%以上。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企业范围,持续加强追溯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消费者更多查询使用,提高消费者对追溯平台的认知度,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认可度,提振消费信心。

问:近年来,个别药品短缺受到社会关注,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药品生产供应?下一步有何考虑?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信部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努力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建立“短缺药品生产供应监测预警平台”。会同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印发《关于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储备监测工作的通知》,动态掌握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情况,加强预警分析,保障药品稳定供应。截至目前,监测已覆盖57 种易短缺药品577 家企业,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前六批338家中选企业250 个品种,从生产端监测药品短缺或潜在短缺风险。

二是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组织上下游企业成立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会同相关部门认定6 个联合体为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保障了100 种小品种药的稳定生产供应。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原料药生产企业建立罕见病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罕见病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罕见病药纳入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管理,推动罕见病药持续稳定生产。

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2021 年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了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互补联动、运转高效的国家医药储备体系,完善了包括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在内的储备制度。在应急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目前已有18 个省份将短缺药品纳入储备目录,充分发挥国家医药储备功能,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加强易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生产供应保障,拓宽药品信息监测渠道,推动实现药品生产端与使用端信息共享、精准对接。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支持发展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深化供应链协作,推动重点品种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出新的贡献。

问: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下,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家居产业创新发展?

答:家居产业涵盖家用电器、家具、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等行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具有产品品类多、产业链齐备、带动作用突出的优势,对于促进工业稳增长、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十分重要。

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家居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呈现融合化、智能化、健康化、绿色化发展趋势。2021 年家电、家具、五金、照明四个重点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3.8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5%。

今年8 月,工信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一步,工信部将牵头抓好贯彻落实,合力推动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支持建立各类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家居一体化设计和集成创新能力。完善智能家居标准体系,促进标准统一、场景融合,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与应用,推进家居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二是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推广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和优秀应用场景。深入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绿色材料、技术、设备、工艺推广应用。到2025 年,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5%。

三是推进培优育强。加强跟踪服务和指导支持,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品牌建设,组织开展智能家居品牌评价,加强成果发布和交流推广。到2025 年,培育50 个左右知名品牌、15 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扩大优质供给。以智能、绿色、健康、安全为导向,不断提升家居产品智能化水平,发展功能化家具、智能锁具、适老化家电家具等产品,推广节能灯具、环保灶具、节水马桶等绿色产品。支持企业拓展场景体验和增值服务,培育智能家居生态。

五是加大应用推广。支持智能家居体验馆、智能电器生活馆、健康照明体验中心等新零售发展并向社区下沉,推进智能家居与智慧社区共融共建。开展网上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鼓励新零售发展。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市场开发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促销让利、以旧换新等活动。

问:食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请问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十四五”时期如何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答: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也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1 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 年的8.1 万亿元增长到9.1 万亿元,一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中粮跻身全球五大粮商,食品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二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逐步提升,东北地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粮油、乳制品等优势产业,柳州螺蛳粉、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婴幼儿配方食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超过99%。

下一步,工信部将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食品工业运行,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食品工业增长新动能。二是抓好食品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进生活必需品供需衔接,强化龙头企业要素保障,确保民生食品稳定供应。三是夯实食品安全底线,加强食品工业质量检测、追溯体系、诚信体系建设,压实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问:疫情发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组织生产企业增产扩能,有效保障了国内疫情防控需要。针对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了哪些举措保障医疗物资生产供应?

答: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效建成统一的指挥体系、生产体系、收储体系和调度体系,常态化做好重点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持续开展应急值班值守,着力增产能、稳生产,统筹多方资源,推动医疗物资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需要。

针对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情况,工信部第一时间与发生疫情的省区市沟通,加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防护用品、治疗药物和疫苗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调度,密切跟踪监测重点企业生产供应情况。截至目前,抗原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5 亿人份,核酸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2 亿人份,N95/KN95 口罩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1 亿只,防护服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300 万件,阿兹夫定周产能超过70 万人份,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超过70 亿剂、产量超过55 亿剂,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

下一步,工信部将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一是持续完善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调度和供应保障,会同相关部门,精细组织、协同联动,强化供需精准对接,确保及时足量供应;二是密切跟踪新型检测试剂、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上市进度,及时指导企业做好规模化生产准备;三是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本地化生产能力,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猜你喜欢

工信企业
企业
工信部发布智能手机摄像头防抖行业标准 今年7月1日起生效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中纺标团体标准样品入选工信部应用示范项目
工信部:加快制定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政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2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