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范畴视域下的“X得什么似的”构式研究

2022-12-21邝雅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助词构式语料

邝雅婷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汉语中疑问代词“什么”和比况助词“似的”可以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的助词结构“什么似的”在句法上通常位于“X得”之后补足语的位置,表示一种主观大量评价义。

例1:a.他微微一笑。

b.他笑得什么似的。

例(1a)是说话人在客观描述“他”的行为动作,“笑”几乎不带有主观性。不同于前例,例(1b)则是运用助词结构“什么似的”,表达了说话人认为“他笑得非常/很开心”这样类似的主观看法。这里用虚指的“什么”代替具象的事物,而“笑”这一动作量至大至深,以至于说话人一时间难以找出或根本找不出可以形容的具体的对象,只能用模糊的虚指代词 “什么”来代替。综合来说,可以将“X得什么似的”句式的构式义归纳为“说话人对受述者的行为状态进行了高程度量的主观评价”。

前人关于主观大量构式“X得什么似的”的研究较少,卢惠惠[1]就对高程度量的“什么似的”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孙凡舒[2]虽然从构式义、构件选择等多角度探索“X得什么似的”构式的特点,但是研究较为简单。同时还有以下问题未得到解释:(1)“X得什么似的”构式的各个组成成分与该构式有怎样的互动?(2)怎样从认知角度来看待该构式的这一表现?(3)该构式在文中具体是怎么分布的?(4)构式“X得什么似的”在语义及语用两个方面具有哪些特征?

由此本文将对主观大量构式“X得什么似的”中的主要形式要素进行考察,研究其中的识解过程,从而为进一步探讨该构式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提供依据。

1 “X得什么似的”句式结构

构式义是由固定项和可变项共同作用的结果,固定项为构式提供了规约性的语义要素,而嵌入的可变项则为构式的语义赋予具体的值。下面将分析“X得什么似的”构式中固定框架的要素及可变性构件,以此探究该构式的认知过程。

1.1 固定框架要素

1.1.1 固件“什么”

代词“什么”的用法繁多,可以用于询问事物,表示疑问意义;也可用于表示否定、任指、惊讶及列举等意义。除了上述意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义项,即“什么”的虚指意义,例如:

例 2:a.这儿有什么?

b.父亲叹息一声,不再说什么。

陈平[3]指出“实指和虚指的区别在于说话人心中不知道该事物在语境中是否实际存在”。例(2a)(2b)中“什么”在语义上只是用于指代一个虚泛或者说不确定的人或事物,其实体不一定在语境中存在,也就是“什么”的虚指用法。简单来说,表示虚指意义的代词“什么”常指说话人不能、不愿或不必肯定地说出的人或事物。

回顾文章的主题,在“X得什么似的”句式中“什么”表达了一个不确定的量级,说话人无法用直观且真实存在的事物来形容X的程度之深,因此只能用模糊抽象的语言形式“什么”代替具象的事物来形容主角的状态。

1.1.2 固件“似的”

吕叔湘[4]指出助词“似的”通常可以用于动词、形容词、名词后面,表示比喻,常形成结构“跟/像……似的”。例如:

例3:a.刚进村,有一星光亮吸引了我,走近前一看:土墙上有一小洞,洞内设盏油灯,那灯苗跟萤火虫似的发着微弱的光。(人民日报)

b.山恩趴在地上,他的两手抓着绳索。谢天谢地。他脱离险境了!他吃力地抬起头,仿佛它有千斤重似的。(《跷家丫头》珈达·帕克 )

例(3a)(3b)助词“似的”分别加在名词、形容词之后表示比喻。前者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可见的事物,是由实体域投射到实体域的过程,而例(3b)则是由具象域向抽象域的投射,本体“绳索”是实际存在的事物,但喻体却是隐藏的,在该语境中没有出现,这里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他身处险境,绳索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因此他认为绳索好比千斤重”,也就是说话者运用具体的重量来形容“绳索”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

根据观察,助词“似的”标志着两个认知域间的投射,始发域一般是具体的并且是熟悉的对象,而目的域一般是抽象的和难以把握且需要识解的概念,属于典型的本体隐喻。

1.1.3 “X得什么似的”认知过程

在世界语言中,程度范畴的表达具有普遍性,常常使用程度副词之类的分析性手段表示。本文集中关注的句式“X得什么似的”则是运用表达程度义的规约性结构,其中“什么似的”已成为表示程度大量的固定框架,可以为填充进去的变项赋予高量值。下面将具体分析承载着主观大量义的规约性助词结构“什么似的”的认知过程。

李宇明[5]根据句子是否掺杂了言者的主观态度将“量”分为了客观量和主观量,同时指出主观量的来源可具体归类为4种类型,其中异态型主观量是指与“常态量”不符合的一类。具体来说,说话人对客观对象量值大小进行主观评价时,通常是基于说话人对事件的常识性认识或看法,当实际量值大于个人所认识的事物常态量,则表示主观大量,反之,当实际量小于常态量时,则表示主观小量。以上情况可以用图表示为下图(见图1)。

图1 实际量图

例4:他笑得花儿似的。

例5:“皇帝不急,急煞太监!”白发老妇含笑道:“老婆子不急,你师傅急得什么似的,好吧!狄相公既然来了,那就麻烦你了。”(《起舞莲花剑》东方玉)

对比例4、例5,前者说话人将“他”笑时的情态比作花儿,此时在说话者心中这一“笑”的“量”还处于作者可认知的意识范围内,是说话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情态域”和“具象域”的联结。而在句式“X得什么似的”中,说话人对受述者所表现的动作或性状的程度之深感到惊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时这一程度量远远大于说话人的预期常态量,说话人无法根据经验建立起两个实体认知域的联结,只能将受述者行为性状的程度量投射至虚指域,如例4、例5。

例5说话人对相关对象着急的程度之深感到惊讶,超出了说话人对此的心理预期,“急得什么似的”表达了近似于“非常着急”的意思。

1.2 可变性构件

因为助词“似的”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构成的结构“XP似的”即具有明显的形容词性,朱俊阳[6]认为助词“似的”使得相关成分“状态化”,即具有了“无界化”的功能。同时,沈家煊[7]指出无界概念要和无界概念相对应。因此能够进入“X得什么似的”构式中的X必须具有无界性。

关于能够进入该主观高程度量构式的“X”的类型,现有的语料经过考察归纳可以综合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涉及人的感情、感觉、感知等心理活动及变化,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时由于心理动词表示的是主体的内心活动,因此相较于其他类动词,更加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表示高程度量的补语“什么似的”能够为心理动词赋予高值义,如例6。

例6:我也哭了,一哭便醒了过来,把我吓得什么似的,醒来后心还卟卟地乱跳。(《田汉的初恋》邹平)

性质形容词是一个从低到高具有延展性量幅的连续统。此外沈家煊在文中指出了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对立表现出了有界和无界的区别。也就说性质形容词能够被赋予主观大量的程度义,如例7、例 8。

例7:还狗也似的随叫随到。她刚才打电话叫他来陪她,他高兴得什么似的,连说“马上就到,马上就到”。(《悬空的十字路口》戴厚英)

例8:自从那天和悦儿在城门口走散后,她便惶乱无主得什么似的。(《冰秋美人》翦依依)

综上所述,形式上,表达主观大量程度义的固件成分“什么似的”后置于关涉的动作或性状后,在句法上位于补语位置;语义上,这类表达主观大量的句式牵涉的可变性成分具有量性特征,以心理动词和性质形容词为主,后置的补语“什么似的”能够为其进行程度大量的赋值,使得整体结构语义呈现出说话人的程度大量义的主观评价。

2 “X得什么似的”构式的句法分布

“X得什么似的”构式在句子中的分布比较灵活,既可以位于句中,又可以位于句尾,但是不能位于句首[8]。

2.1 位于句中

2.1.1 充当小句的谓语

“X得什么似的”常常以光杆形式充当小句的谓语。同时构式经常与“真是、已经、还、便、又、总是、都、也、就”等副词共现。值得注意的是,该构式与表示过去时间的时间副词“已经”共现,这说明“X得什么似的”构式通常描述的是被述者已然的状态,如例9。

例9:你现在已经穷得什么似的,哪里还有钱给我用?(《暗夜慧灯》柏杨)

“X得什么似的”位于句中时,可以作为小句的谓语,一气呵成;也可以在节奏上有所停顿,书面上表现为 “X得什么似的”前面有逗号与前接成分隔开,如例10。

例10:唐方噗嗤一笑,只见她在烛光中娇靥乍起两颗深深的酒涡,美得什么似的,海难递一颗心都在眼睛里迷醉了。(《大侠传奇》温瑞安)

2.1.2 作为主从结构的修饰语

“X得什么似的”可以作为主从结构的前项,在句中充当状语成分,修饰主要动词,表示方式或情状,如例11。

例11:一年后,我们添了一个女儿。他高兴得什么似的握着我的手说。(科技文献)

2.2 位于句尾

“X得什么似的”位于句尾时,可以以光杆形式或与副词共现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作为“把”字句的谓语部分,还可以成为后续小句单独出现。

“X得什么似的”与副词共现的用例,如例12。

例12:平日里和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的老乡,听说我要回家看爹娘,也喜得什么似的。(文汇报)

“X得什么似的”作为“把”字句的谓语部分,位于句尾,如例13。

例13:妈妈笑说:“结了婚会好的,我才不替她担心。”妈妈把哈拿宠得什么似的。(《野孩子》亦舒)

作为后续小句,如例14。

例14:大后要当厨师。“围上雪白的围裙,头上戴那顶面包似的帽子,神气得什么似的!”(《寂寞云园》施叔青)

3 “X得什么似的”语义及语用特征分析

3.1 语义特征

根据前文分析,已经知道“X得什么似的”构式具有表达程度大量义的语义特征。同时该构式表达的程度量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说话人在表达观点时总会带有个人主观的态度、感情,构式具有评价义,并且该评价经常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如例15。

例15:他的智力也同孩子一样,他会无缘无故的喜欢某个人,今天和你好得什么似的,可明天又会拉长脸生你的气。(《蝴蝶梦》杜穆里埃)

例15中“好得什么似的”具有主观评议性,表达说话人对“他”这一对象做出的主观评价。说话人认识到“他会无缘无故的喜欢某个人”,同时和这个人的亲密程度之甚已经远远超出了说话人的常识,但转眼又会对其生气,对于“他”的喜怒无定,说话人感到错愕,“好得什么似的”构式在这里表达出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此外,“X得什么似的”构式表达的程度量并没有一个确定的量幅,程度量需要在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最终由听话人根据自身的主观认识来确定,因此具有不确定性[9]。

3.2 语用特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际都需要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思想。因此研究构式不仅要从形式与意义的角度去分析,还需要将它放在语境下,从具体语境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构式的交际功能,这也是功能语言学派的观点。下面将具体分析“X得什么似的”构式的语境分布情况并据此归纳其语用特点。

根据系统检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共检索到“X得什么似的”构式有效用例84条,通过语料观察,可以将该构式的语体分布情况归纳为小说、报纸、网络语料、议论文4种类型,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X得什么似的”构式分布情况

根据上表,能够发现“X得什么似的”构式用例大多集中在小说、报纸、网络语料等口语化色彩浓厚的语体里,其中3条语料看似用于严肃的议论文体的语料,所依存的语境反而是带有口语色彩的故事性阐述。这是因为主观大量义的构式表达了说话人持有的态度、观点和立场,带有个人浓厚的感情色彩,如例16。

例16:他以为宁长和别的领导一样,收钱时总要谦虚一番,甚至气得什么似的 ,待“表示”人一走,马上点钱,然后根据钱多少来琢磨事情给办到什么程度,然后琢磨这笔钱的用场,然后……(《反贪局在行动》刘君)

例16中作者用“气得什么似的”来形容“别的领导”收钱时假装非常生气的神态,同时该构式中蕴含的强烈感情色彩也为作者表现出对贪污腐败官员惺惺作态的行为的强烈讽刺意味发挥了一定作用。4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将构式“X得什么似的”的构式义概括为:说话人对主角的行为状态进行了高程度量的主观评价。同时以此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该构式的固件成分和可变成分,研究发现助词结构“什么似的”为该构式提供了规约性的意义承载,并约束了变项“X”的选择条件,变项X以心理动词、少量动作动词和性质形容词为主。以此为基础,文章又进一步研究了该构式的语义和语用特征,认为构式在程度量的表达上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此外该构式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和强烈感情色彩的语体中。

猜你喜欢

助词构式语料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构式理论与韩国语“?”句式教学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