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书法文化 渗透翰墨育人功能

2022-12-17张敏玉

教育界·A 2022年30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

【摘要】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是因为其在育人方面具有多功能性。在校园内构建书法文化,进行浸润式的书法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形成最基础的书写技能,了解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是帮助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渠道,更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翰墨育人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书法教育;书法文化;翰墨育人

作者简介:张敏玉(1983—),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文件《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内容,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基础教育中不可分割的内容[1]。书法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练习汉字的笔画、结构的书写,还要尽量去挖掘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育人功能。物型文化是为达到教育目的而创造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为了让每位学生喜欢上书法,在学习书法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学校要以书法的物型文化作为切入点,探索翰墨育人的途径,通过构建书法教育新模式,逐步形成书法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与书法文化新样态。

一、建构书法文化环境,拓展翰墨育人之途径

(一)营造书法学习之境

书法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仅要传承书法文化,更要创新书法文化。学生的道德、情操、气质等都需要通过无形之中的熏陶与感染才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学校在书法教育中,要以构建能体现传统韵味的书法物型文化作为打造“翰墨育人”校园的主要内容,高度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形成有特色的内隐文化,描绘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精美画卷。学校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精心营造书法学习之境。

一是校园建筑文化。在打造校园建筑文化方面加大力度,渗透书法文化,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尤为关键。在构建校园整体环境上,学校要尽可能使校园里的树木、砖石、凉亭等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墨香韵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园里建造墨池、笔砚台、假山瀑布、喷泉古亭、长廊木雕,设计富含独特书法意蕴的教室桌椅,以及摆放生机盎然的绿植,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古朴的墨池、优雅的仿古长廊、造型感强的笔砚台等景观,使校园的每一处都飘满了墨香,让书法文化渗透于每位学生心中。

二是校园楼廊文化。精心设计楼廊文化,能让楼、廊、墙、室成为渗透书法文化的载体。如在长廊上悬挂古今著名书法家的画像,呈现我国汉字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在书法展览室内展示各个时期书法家的代表作,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达到放松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定期更换每个教室外墙上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可以彰显翰墨文化的内涵。这样可以为全校师生全方位地建构书法文化环境,从而发挥翰墨育人之功效。

(二)架构书法实践之场

“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学校应关注并发掘书法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加强书法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具体来说,一是架构校内书法实践之场。校内每间教室、书法专用教室或书法展览室等联结起来即为校内书法场。学校可以精心布置展示名家书法作品、师生书法作品、书法家的故事的书法场,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学生产生对书法学习的热情,在自己的心中埋下热爱书法的种子。师生们能够在这里提笔挥毫,体悟书法之美,共享书法之乐。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架构校外书法实践之场。如开辟书法文化研学基地、寻访身边的书法家、成立社区书法兴趣小组等,都能为学生提供书法学习的实践平台,以此提升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创作水平及社会实践能力。

书法实践之场需要通过丰富书法学习的载体,建立“以校内为主、以校外为辅”的空间网络,拓展学习场,让学生随时能学书法,随处能写书法。学生在书写时可以置身于“人书合一”的艺术境界之中,获得美的体验,在无形之中接受书法教育和熏陶,锻造自己的品格,实现自我提升。

(三)创设书法立体之道

书法是造型与视觉上的艺术。在建构翰墨育人的环境时,学校可以将其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借助互联网推荐学生观看书法家的教学视频和有关书法的动画片、纪录片等,从而有效拓展书法学习的立体空间,使传递书法知识、传播书法文化的方式更加多样、立体,让学生沉浸于传统文化之中。学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书法教学、线上书法展、线上书法交流会等,让学生在书法的网络情境中成为体验者,以此用心去感受书法的意义和价值。如在疫情停课期间,教师利用线上会议软件,远程指导学生以书抗疫,用笔和墨歌颂无私无畏的抗疫英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也让远程互动变成了现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探索书法。学校和教师通过此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厚植学生道德根基。

二、开设书法文化课程,完善翰墨育人之体系

(一)规范执行国家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確:“书法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每周安排1课时。”在规范执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将书法文化元素融入国家课程,做到每周都有书法课,每班都有专任教师,重视书法技能学习。另外,学校还要统一练字用笔,统一练字要求,统一练字范围,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强调“提笔即是练字时”,坚持正身、正字、正心[1]。

(二)有效拓展校本课程

习近平主席提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要想继承优秀的书法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生命力,学校需要拓展思维和视野,获取更多的资源。为了有效拓展书法校本课程,学校要结合自身与书法教育的特色,以书法鉴赏为主题,以开展实践活动、临摹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等为重要目标。比如,我校开设了关于“琴棋诗书画印茶”的以“慧童·近仁”为主题的课程,其中有书法课、古筝课、围棋课等。开设上述关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能够真正开启学生的心智,也能实现学生的发展。学校应该全面探索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书法学习范式,通过拓展校本课程,实现学生对书法的深度学习。

(三)延展辐射其他课程

为充分发挥书法课程育人的功效,学校应该延展辐射其他课程。比如,我校架构了“三近”课程体系,形成五个系列,即成长实践课程、传统文化阅读课程、艺术情趣课程、体育健康课程和科技创新课程。我校的书法课程与德育、艺术等课程贯通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书法家的故事,在临摹中加深对品德的认识,在练字写字中形成坚定的意志。以书法课程建设为推手,延展辐射其他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一笔一画写好字,一言一行做真人”的品质,实现翰墨育人的目的。

三、形成书法文化样态,搭建翰墨育人之阶梯

(一)培养“儒雅·近智”之师,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唯有了解书法艺术,才能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在书法教育中,学校首先要打造“儒雅·近智”的书法教师形象,这有利于坚定教师对书法文化的自信,让翰墨育人有抓手,让教师的思想深度得到提升。學校应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如下。

一是专业培训,提高书法教师业务水平。书法教育本身专业性较强,书法教师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的名家讲座和书法培训。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培训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书法业务及素养的培训,从而打造一支专业化且高涵养的书法教师队伍。

二是交流分享,促进书法教师互助提升。学校可成立书法教研组,定期开展书法教学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不同的书法课型,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以此充分激发书法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书法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三是以赛促练,激发书法教师竞争意识。在进行日常培训、研讨的基础上,学校可组织书法教师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在比赛中,书法教师能学到多种书法表现形式,积累书法教学经验,开阔自身的眼界。学校也可结合校情与时事等举办校级的书法比赛,如“永远跟党走,共筑书法梦”“向榜样看齐,争做品牌书法教师”等比赛。举办这些比赛能够让教师沉浸于书法艺术之美,倾心于书法教学的研究。

为了继承书法文化,学校应通过加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儒雅·近智”之师,让书法教师从传统文化的优质土壤中,寻找文化的根源,探寻文化的真谛,这是翰墨育人的关键所在。

(二)实施有效教学,培养坚韧品格

《中庸》有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学校如果想要让书法文化发扬光大,就要脚踏实地,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学生内心。学校应秉持“将书法文化融入课程、以书法教学涵养学生”的原则,打造基于校情的“墨韵·近勇”的课程体系,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汉字、书法及其历史。

学习书法,继承文化,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学校首先要开展书法基础类课程,严格参照课程标准,把每周1课时的书法教学落到实处,进行扎实有效的教学,以发挥书法教师队伍的力量;其次,把大课和小课联系起来,每日利用20分钟的时间开展“墨香时分”书法课程教学,让全校师生一同进行书法练习;再次,每周还可利用多元化的资源与形式,开设一些视频课程,或推荐学生在家使用有关书法的应用软件进行练习,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精准打分与纠错,不断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书法由被动变为主动。另外,学校还可以自主创编校本教材,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以扩充书法学习的内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利用团扇、圆木、对联等进行创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领略汉字的魅力,体会书法艺术的内涵。学生在上述过程中不但能够写好汉字,还可以养成好习惯,遇事不轻言放弃,做事更加严谨,从而培养坚韧的品格。

(三)依托多彩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书法艺术中,不同汉字的形态有所差异,而且书法自身的力度和美感也具有独特性。书法教师应意识到,书法教育对于洗涤学生的心灵、锻造学生的品质具有别样的优势,学生的书法水平反映了他们的人格和涵养。教师应该依托多彩活动对学生开展书法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例如,我校依托一系列书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书法等传统文化和展现自我的过程中,接受书法文化的熏陶。具体来说,在校内,我校在传统节日、文化节、“六一”汇演期间,开展“我来讲述书法的历史”“我来传诵书法家的故事”“我来朗诵有关书法的古诗词”“我来展示书法作品”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学校和教师应精心设计校内的书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在校外,我校深入社区、菜场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书法作品展示活动,如在社区内开展个人书法展,将书法作品送给菜场、福利院等。这有利于实现书法文化的传承,使书法教育的育人价值最大化。开展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完成书法作品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陶冶情操,培养文化修养,提升道德素养,进而达到翰墨育人的目的。

结语

正所谓“书无百日工”,书法实践需要下足功夫,才能取得成功。书法教育要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涵养他们的性情,塑造他们的人格。书法教师应在学校打造出的物型文化中,通过探索实践,构建书法教育的新模式,开设书法文化特色课程,形成书法文化新样态,采用有助于学生鉴赏、感悟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最终渗透翰墨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伟,莫宇红.课程连理:书法学习社区的儿童创享: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书法教育特色发展巡礼[N/OL].中国教育报,2020-09-06[2022-10-10].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9/06/content_583977.htm.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
建设写字与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开展书法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浅谈让小学生学好书法的关键几点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试论书法教育对学生自信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