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闽派教育家特质的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内涵与路向

2022-12-17吴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家特质校长

吴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需要大批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起来。目前国内各级各类“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名优校长”培养纷纷开展。地域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关键要培养他们基于地域教育与文化的特质,这也引发对基于地域教育与文化特质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内涵、模式、路径的思考。“地域教育与文化特质”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地域教育家群体的特质。目前,地域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较少对地域教育及文化特质与教育家特质关系进行研究,并用以助推培养地域教育家型校长群体;二是较少对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与所在学校发展辩证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闽派教育发展及其派生的闽派教育及文化特质下的闽派教育家特质,为具有属地教育家特质的区域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提供借鉴。

纵观千年福建教育文化思想史,诸多视野开阔、抱负远大的治学大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积极探索、躬身入局,为闽派教育发展留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学实践。进入新时代,福建省启动“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作为培养单位的福建教育学院也就开始了培育“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尝试,探索新时代下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使命与应有的时代特质,针对性探寻如何利用闽派教育家精神和文化传承培育新时代校长,探索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闽派教育家特质分析的意义

(一)响应“教育家办学”的时代要求

“教育家办学”已成为时代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这是国家政策战略层面的部署,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对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提出了要求。培养闽派教育家型校长,需要站在历史传承的角度,分析闽派教育家特质并进行针对性培养,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二)回应闽派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流派的形成需要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旗帜鲜明的流派特征、风格相近的教育主张以及富有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领军人物群体。经过发展与沉淀,国内公认的、具有影响力和显著风格的基础教育流派主要有:京派教育、海派教育、苏派教育、浙派教育等。闽派教育在历史上起步晚,几经沉浮,有过朱程理学的“闽学”高峰,也有晚清新学的独树一帜。进入新时期,福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无论在数量和层次上与京、浙、沪、苏、浙、粤相比还有差距,只有挖掘闽派教育的“闽学”传统,发扬闽派文化的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文化特质,培养闽派教育的领军人物,凝练闽派教育的教育思想,凝聚闽派教育的共同价值观,打造有影响力的闽派教育学术共同体,才能培养出“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回应闽派教育发展的需要,继续发展具有闽地特色的教育流派。

(三)满足闽派教育家型校长成长需求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教育家,闽派文化深刻影响着闽籍校长发展方向、管理风格和学术品格,是闽籍校长发展的地气和根脉。研究闽派教育家特质对于关注和放大闽派教育的声音,张扬和强化闽派教育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闽派教育的流派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研究也能为闽派校长成长指明努力方向。结合闽派教育家成长的历史、闽派教育家特质,福建省也才能更好地开展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路径规划和实践探索。

二、闽派教育发展历史及其孕育的闽派教育家实然特质

闽派教育具有悠久历史,涌现出大批教育家,这些教育家具有“闽派”鲜明的特质。这些特质是“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必须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也是闽派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基石。

(一)闽派教育发展历史

福建地域临海,境内关山阻隔。西晋永嘉之乱、东晋衣冠南渡等汉人入闽的浪潮,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推动了闽地的教育发展;隋唐时期是福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闽王王审知重视文教、礼贤下士,大量选拔能人贤士,实行人才兴闽;宋代,福建文教全面繁荣。福建书院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以福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及其门人著作作为书院主要教材,两宋福建进士数量排名全国第一。[1]明清两代,福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贫寒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造就了大批人才,培养了李贽、黄道周、郑成功、李光地、林则徐等一批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大思想、政治影响的闽人。[2]鸦片战争后,福建教育呈现各种教育思想交会,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景象,许多教会学校的学生在民主与科学思潮的熏陶下,成为爱国的进步人士;建国后,福建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58年后连续三年全国高考,福建名列前茅,被誉为“高考红旗”。

(二)闽派教育家实然特质

通过闽派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我们发现,随着闽派教育的兴起,带有闽派教育精神特质的大量教育家也成长了起来。在历史上,闽派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理学大家朱熹、早期启蒙者李贽,近代比较有名的有严复、林则徐等。他们有热衷教育的不变初心,奉献教育的精神品质,独到鲜明的教育思想,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广泛深远的教育影响,他们身上这些独特气质也进一步影响了闽派教育的发展,使得闽派教育和闽派教育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使得福建在历经经济的浮沉消长,人口的增减流动,文化的滋生变异,战争的起伏动荡等地域文化历史变迁的同时,生产技术和地域文化得以发展,人文精神和启蒙思想得以充盈,闽学流派和闽派学者得以涌现。[3]

基于闽地文化基石的闽派教育的历史发展催生了闽派教育家的实然特质。爱国奉献、爱乡兴教;开放包容、与时俱进;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红色传承、自强不息。这些特质也是“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必须具有的实然特质。这些特质的分析为“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育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育必须传承和发扬这些“特质”。

三、新时代闽派教育家特质的新发展

历史发展进入了21世纪,世界政治及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对闽派教育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跳出福建地域的窠臼,有更高的站位、更超前的理念、更博大的胸襟、更广阔的视野。因此,全球形势的发展赋予闽派教育家新的使命。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也对闽派教育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完成立德树人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伟大使命,为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合格人才。因此,闽派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和成长也进入了新时代。[4]

(一)更高的站位——引领时代发展的教育家使命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是超越了功利境界,追求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理想抱负,中国知识分子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的,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并践行着更为宏大的历史命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遴选并甄别闽派教育家坚持了两个标准:一是代表他所在的时代,创造性地回答了教育理论中核心的问题,其理论影响了同时代人的思考和闽派文化的走向,并成为闽派教育理论的一部分;二是他的实践探索影响同时代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具有感召力,能够汇聚一批人完成并完善自己的教育使命,他的人格追求成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人格典范,并成为闽派教育家集体画像的重要特征。可以看出我们甄选出来的闽派教育家都很好地回应了他们各自的时代,成为了时代的具有前瞻性和高站位的“文化托命人”。历史发展到今天,闽派教育家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更要完成引领时代发展的使命。[5]

(二)更超前的理念——引领教育回归本原的担当

进入新时代,教育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学习资源丰富且多元、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和教育的形态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使得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学校存在的价值;人们开始重新设定学校发展方向,由培养职业合格者到培养终生学习者;重构学校组织,打破第四堵墙,让学习发生在日常生活情境、网络空间与学校共同组成的多元学习空间中;重构师生关系,从单向输出到学习资源的共享共生创造体等等。学校要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无限不确定性能力等等。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家要有更加超前的理念。因此,闽派教育家在这个时代负有让教育回归到本原上来,培养人、成全人、成就人的使命,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面前,学会调配资源,迁移各种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最终,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长道路,去挑战未来的不确定世界。

(三)更博大的胸襟——包容当今世界的格局和气度

教育与社会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世界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高度融合的趋势。各国家和民族的包容和融合,能够消除世界的壁垒,促进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和融合需要教育家能够有更博大的胸襟,表现出应有的格局和气度,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以推动世界的融合和发展。教育家也应该自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倾情教育,心系家国,以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己任,并以教育为手段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因此,在世界发展过程中,需要一批具有博大胸襟的教育家脱颖而出。

要成为胸襟博大的教育家,首先要拥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对教育趋势的预见和判断,是对教育本质的洞悉和凝练。而教育智慧来自博学多识,博学多识是教育家成长的源头和基础,唯有博学多识才能给予教育家博大的胸襟,也唯有博大的胸襟,才能涵养教育智慧。一位校长要成长为教育家,不能仅仅止步于懂得管理与教学;他还要广泛涉猎各个学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做到学识渊博,以此为基础才能高瞻远瞩、不拘一格、独树一帜;要成为胸襟博大的教育家,还需要面向世界,他们应该善于从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中汲取教育经验和智慧;要成为胸襟博大的教育家,还需要教育家深耕于广袤的教育沃土,丰富的教育实践才是教育家成长的摇篮,教育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于他们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勤于实践。[6]

(四)更广阔的视野——透视未来的宽广和深邃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这需要教育家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能够透过历史和现实的迷雾透视未来世界的宽广和深邃。教育家尤其需要能够看到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深刻了解科技革命的现在和将来。现代科技的进步已经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加快,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科学技术不断孕育着新的突破,它将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内驱力,从而正在引起人类社会结构的变革。未来,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将更加深刻,尤其表现在面对世界形势发展要求,各国都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完善国家创新对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探讨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驱动要素和形成机制,重视基础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社会转型和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家必须能够透视未来世界的宽广和深邃,才能认识未来世界的变化趋势,才能在一个环环相扣、层层制约、世界协同的复杂系统里开展变革,才能理解教育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系统结构、生态创新、优化改进、层级突破,才能带领教育人培养完整的、具有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未来挑战的人。

总之,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闽派教育家的特质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闽派教育家也在历史发展中进行了自我革新,在传承历史和现实发展中固化了群体的特质,这些“特质”为“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指明了方向。基于对闽派教育家特质的分析,福建教育学院开始了闽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探索,紧密围绕已经研究分析的闽派教育家特质,对标对表对“闽派教育家型校长”进行针对性培养。通过个性诊断,了解校长们对照闽派教育家特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培养。通过理论研修和课题研究,培养独立思考、学养深厚、勇于研究、敢于创新的特质,通过学习共同体活动,培养特色鲜明、开放创新、传承发展、融会贯通的特质,通过老区帮扶和辐射引领,培养德高品洁、倾情教育、思想引领、精神示范的特质。经过对照闽派教育家的特质进行针对性培养,也使得他们拥有了“更高的站位、更超前的理念、更博大的胸襟、更广阔的视野”。

猜你喜欢

教育家特质校长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当代著名教育家冯恩洪获聘光明教育家书院副院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教育家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