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物流包装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2-12-17高思远太原学院管理系山西太原030032

物流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物流绿色材料

高思远 (太原学院 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032)

1 绿色包装概述

1.1 包装的概念与功能

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安全、方便储藏和运输、促进销售而采用特定的材料和技术,进行设计制造的包装容器和包装物料。

商品包装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以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内包装,如,除了起到最基本的容纳、保护作用外,通常会有醒目的图案、色彩、文字、品牌商标、标志和文字说明等,以起到促销作用;以运输和储存为主要目的的外包装,如,外包装可以方便装卸和储存、加快交接和清点验收效率以及保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被损坏[1]。

1.2 绿色包装的概念

绿色包装是指可以重复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能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因此,绿色包装也被称为环境之友包装。绿色包装的核心目的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就要求人们从包装设计、选取材料、包装制造、包装使用直到最后的废弃和回收处理,都应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与自然环境建立起一种和谐关系[2]。

1.3 绿色包装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包装逐渐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政府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引导或者强制要求企业加快绿色包装的应用。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满足保护、标识、装饰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商品包装的用料、层数、容积进行合理规范,以达到减少资源消耗、便于回收的目的[3]。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在其中明确强调了建设物流绿色生态链需要从“促进资源集约、推广绿色包装和推动绿色运输”三个方面来着手。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建议企业优先选择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的环保材料进行包装,防止过度包装。中国还成立了中国快递绿色包装产业联盟,颁布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等政策[4]。

国内快递行业的各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对于绿色包装的探索。例如:菜鸟网络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公益基金会和国内的快递公司,共同发布了“中国绿色物流研发资助计划”,资助生物基环保快递袋、生物降解快递袋、可循环包装箱等项目。京东物流缩短了包装时所使用胶带的宽度,在部分业务中使用免胶带纸箱,减少包装内的填充物。小米科技根据客户订单的长度和内容,将购物清单的纸张打印至合理大小,并推广使用电子发票,并使用水溶胶代替传统的透明胶带。苏宁物流使用牛皮纸胶带,推出共享快递盒,使用包装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对商品各类信息、尺寸、重量进行评估,选择最为匹配的纸箱,还可以计算出最节省耗材且又省时省力的摆放方式。

1.4 发展绿色包装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危机。如何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推动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在各个环节寻找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此外,绿色包装的使用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但当企业将节约、环保的理念应用于所有运营环节后,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同时,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对于商品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表现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一个企业在包装设计中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提升产品价值,在市场上树立起绿色环保的品牌形象,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营销效果,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分国界,在包装中大量使用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会给全球生态造成巨大压力,会破坏水源、土壤等资源,危害动植物的健康成长,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因此,各个国家也纷纷建立非关税贸易壁垒,要求出口国的商品及其包装都要满足相应的环保要求[5]。

2 我国发展绿色包装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绿色包装意识不足

很多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道路上,并没有树立起很强的绿色环保意识,为了减少成本,大量使用塑料等价格较低的材料进行商品包装。一些企业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选择了容易分解的纸质包装,认为纸质包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对商品进行了过度包装,这样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纸质包装的防水防潮性能较差,在包装中还是会使用塑料薄膜、塑料内衬等难以降解的材料,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不同地区的企业对绿色包装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很多企业会出口大量的商品到欧美等国家或地区,而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法规,倒逼国内的出口企业在生产和物流活动中,重视绿色包装的使用,才能将货物顺利销往目标市场。而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企业的绿色包装意识普遍较差,因为其没有充足的动力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和改善[2]。

在快递包装行业,快递企业为了确保商品可以完整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都会在商品原有的包装上进行二次包装,使用大量的气泡袋、胶带,或采用大盒套小盒的方式。目前,很多消费者也缺乏环保意识,没有认识到这些包装材料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020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超过800 亿件,这些快递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大部分是不易降解的,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6]。

2.2 绿色包装成本过高

对于企业来说,创造经济价值是第一要务。而要想包装材料达到易于降解、防水、防潮、耐磨的效果,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生产工艺也更为复杂,由此造成了行业壁垒,减少了流入绿色包装领域的投资资金,间接影响了绿色包装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市场上现有的绿色包装材料价格较为昂贵,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承担这些成本费用,因此只能选择继续价格低廉的传统包装材料[2]。

2.3 包装的标准化程度不够

目前,中国包装、物流行业的包装标准化程度仍然较低。这就导致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之间,容易出现衔接不畅、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的状况,甚至造成商品损坏,由此产生经济损失和纠纷,还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国家出台的一些包装相关标准是约束力较弱的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导致标准的贯彻效果不足[7]。

2.4 政府监管难度大

绿色包装的推广和落实涉及到物流企业、销售方、包装供应商、消费者等众多群体,涉及到包装的设计、生产环节以及使用和回收环节,增加了监管和协调活动的难度,影响了相关激励政策或者处罚措施的具体落实[4]。

2.5 回收体系不健全

目前中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包装回收体系。大部分消费者在收到货物后,会将商品包装和快递包装直接扔入垃圾桶,大多数快递站点也没有设立包装回收箱。对于使用了绿色包装的企业来说,绿色包装本身带来的的成本就比较高,如果没有高效的回收体系,就会降低企业研发和使用绿色包装的积极性[6]。

3 绿色包装发展策略

3.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力度

政策和法规对于市场上的企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家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循环使用包装和回收、处理废旧包装的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国家财税部门可以推出减免税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使用绿色包装,推动绿色包装生产企业积极开展研发和生产活动。对于生产塑料包装企业,国家可以提高相应税款,间接提高塑料包装的成本,使得物流企业减少传统包装材料的使用。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要有明确和有力的处罚措施。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行业内的各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落实绿色包装相关政策[2]。

3.2 宣传和贯彻绿色环保理念

可以将绿色环保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加强绿色环保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平面广告、横幅、宣传单、社区活动等不同媒介和形式,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都可以接触到绿色包装的科普信息和相关政策,帮助人们了解使用绿色包装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绿色包装理念的贯彻,需要企业、包装设计师、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可以达成。企业应提升社会责任感,积极使用绿色包装,避免过度包装,树立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包装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应融入绿色环保元素。消费者要尽量使用可降解包装,循环使用包装,将废弃包装物正确进行分类和处理。相关从业者应深入企业、社区,开展培训和科普活动,在提高各方参与者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贯彻绿色包装理念,掌握分类回收技能。

3.3 推行绿色包装标准化和认证

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有较强约束力的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在快递包装的尺寸、材料、包装结构、类型、运输、储存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物流包装的模数化,使得大部分商品都可以有标准化尺寸,这样就可以使商品在运输、仓储等流通过程中,易于整齐的堆叠,从而提升运输的安全性,减少运输空间的闲置,提升物流效率[8]。

可以与国际接轨,参考ISO 14000 国际标准,通过政府或者第三方认证机构,推行绿色包装标识制度,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快递企业使用通过包装产品绿色认证的包装,使中国商品可以更为顺畅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7]。

3.4 使用绿色材料

在包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绿色环保型材料,例如可降解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或者可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这种材料在自然条件或者其他特定处理条件下,可以降解为小分子或含水和二氧化碳的高分子材料。除了可降解材料外,再生纸浆、再生塑料、再生玻璃等材料,也可以用于绿色包装。在使用这些材料时,要结合再生材料特别的质感,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同时,通过创意性设计,充分发挥出其美学优势,提升其整体价值。此外,很多天然素材也可以用于包装,例如麦秸秆、芦苇、甘蔗渣提取物等。这些材料成本低廉、易于降解,也不含有毒物质。在包装的印刷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用绿色环保型涂料,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易于挥发的涂料。在包装过程中,还应使用环保型的辅助性材料来替换胶水、胶带、塑料薄膜等有害材质[9]。

3.5 使用第三方包装

包装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对于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来说,并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绿色包装的研究中。因此,这些企业可以选择将物流包装业务外包给专业从事包装活动的第三方企业。第三方物流包装企业的赢利点就在于绿色包装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因此为了利益最大化,这些企业会专注于绿色包装的开发与落实,为服务企业量身定制,以及提供包装解决方案,提升物流包装绿色化的效率,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3.6 加强绿色包装研发

在进行绿色包装的研发时,可以从以下这些原则着手,以指导研发活动的进行。

3.6.1 减量化设计

在满足了包装最基本的功能之后,应尽可能的减少包装体积,精简包装结构,以最少的材料、最小的包装面积达到最好的环境保护效果,以实用性、简约性为主要目标,不去盲目追求华丽无实的包装效果。减量化的包装设计还要求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其包装的绿色环保需求,精简产品本身的结构,精简包装环节,尽量做到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不进行额外包装。

3.6.2 商业化原则

绿色包装虽将环保作为主要目标,但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调查消费者对于包装功能性、便携性、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在综合考虑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绿色包装设计,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达成。

3.6.3 便于重复使用和抛弃原则

在进行绿色包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包装使用后的回收情况,避免有毒物质的扩散,避免包装散乱化,要便于包装的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和处理工作的展开[5]。

3.7 建设回收体系

可以参考国外经验,将某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责任,分摊给生产者、销售者、政府等相关方。还可以建立纸箱理事会,由包装生产商承担起建设纸箱纸盒回收渠道的责任。快递企业还可以推出积分制度,鼓励消费者参与包装的回收活动。在回收体系的建设中,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对包装回收率高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使企业有更多的动力去推进包装回收体系的建设。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循环包装信息共享平台,使快递企业、包装生产商、垃圾回收商可以及时获得回收站点内废旧包装的相关信息。对于完好无损的包装,市民或者快递企业可以直接取走,进行二次使用;对于破损较严重的包装,由回收商按照材料属性、有无继续使用价值等标准进行分类,之后再进行重新生产或者无害化处理。对于创新性回收体系建设,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根据实际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反馈,不断完善方式方法,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建设标准[6]。

4 结 语

发展绿色包装,对于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是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绿色包装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靠单一的企业可以实现的,必须在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绿色包装材料、技术的研发,借助政府、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消费者共同的力量才可以实现。

猜你喜欢

物流绿色材料
绿色低碳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