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海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2022-12-16宁波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宁波通讯 2022年19期
关键词:象山县象山廊道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

2021年以来,象山县大力实施“海洋强县 美丽富民”战略,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全国首个海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2021年,象山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9.73,“五水共治”群众幸福感得分为93.08,均为宁波市第一。2022年1—6月,象山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优良率)为95.6%,细颗粒物PM2.5均值22微克/立方米;全县12个县控及以上河流湖库断面、14个县级和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22年4月,“象山县深耕‘蓝色海湾’建设打造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推动共同富裕”入选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成为宁波市三个上榜项目之一。

协作联动下好制度建设“一盘棋”

规划引领高位组织。修编《象山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成立由象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文明工作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管理。2021年以来,研究部署第二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近海岸带污染防治攻坚、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机构等工作共计40余次,开展生态环境专项督察120余次。

损害赔偿制度保障。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多元化实践,通过健全“分级落实、分类督办、上下联动、限期整改、挂账销号”工作机制,规范“案件调查—磋商诉讼—生态修复”办案流程,坚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等有关部门协同管理,初步形成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制度体系。2021年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3起,赔偿金额341万元。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在宁波市率先建立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制度,搭建“象山生态环境议事厅”平台,采取“一事一议”模式,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通过部门、企业、群众代表三方“面对面”洽谈对接,经专家点评并提供专业建议,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县域生态共治体系。目前共聘任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22名,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座谈会1次,开展“象山生态环境议事厅”活动15次,解决鱼粉厂臭气扰民、企业固废乱堆放等问题50余件。

象山县开展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建设系列宣教活动之“夜探昆虫秘境,保护生物多样”。

中华凤头燕鸥。

象山县松兰山景区。

优化治理构建和谐生态“大花园”

打好全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扎实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工作,持续改善近岸海域和国控断面水质,建成一般工业固废和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两大收运体系。2021年,全县地表水水质总体保持平稳,县控以上断面、饮用水源地、重点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无受污染地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突破99%。

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在浙江省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底调查,系统分析全县生物多样性特点,对生物种群的监测和保护提出对策建议,实施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抢救保护工程。截至目前,累计调查鸟类109种、哺乳动物9种、维管束植物1864种、昆虫244种、底栖动物23种、鱼类21种;发现浙江鸟类新记录种——家鸦,繁殖中华凤头燕鸥115只。2022年1月,“守护神话之鸟——中华风头燕鸥志愿者行动项目”获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走好乡村环境治理“示范路”。健全农村环境保洁机制,建立农村生活垃圾保洁、清运、回收、再生处理与利用一体化网络。截至目前,共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5座、农村污水处理终端569个,完善污水站处理设施7座;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10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村37个;实现18个街道(镇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产业带动奏响绿色共富“最强音”

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贯通沿海南北的大陆海岸线,串联滩涂、岸线景观、特色港湾、特色小镇,全面打响“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品牌,建成绿色生态廊道、客流交通廊道、历史文化廊道、休闲旅游廊道、美丽经济廊道“五廊合一”的生态海岸带,培育壮大“美丽+”业态,带动县域旅游产业发展。2021年,共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亿元,以第4位的成绩入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生态导向,推进海洋渔业发展。深入实施“品牌渔业”战略,为企业和渔民赋能,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逐步形成象山水产供应链闭环数字产业圈,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渔民增收致富,实现渔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2021年,象山县水产品总产量62万余吨,总产值110多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6万余吨,总产值37亿余元;建成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1个,完成海水网箱绿色改造试点6家。

深化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将宅基地所有权收归村集体,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加快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全县累计盘活和利用宅基地(农房)7.3万平方米;引进乡村产业项目112个,总投资超20亿元;引进各类乡贤、农创客、新农人600余人。

猜你喜欢

象山县象山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天下无敌手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叫醒太阳公公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象山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立井壁后注浆技术在白象山铁矿风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