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牙根纵裂的诊断与治疗

2022-12-16朱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2期
关键词:患牙牙根磨牙

朱玲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0 引言

牙根纵裂指在某些原因发生于牙根,平行于牙长轴的,由根尖向冠方的纵向裂纹,发生于活髓牙的牙根纵裂,即原发性牙根纵裂[1],继发性牙根纵裂多见于牙髓治疗后的牙齿。此类患牙发病部位隐蔽,不易检查发现,无典型特征性临床表现,所以易误诊、漏诊。本研究对本科23 例牙根纵裂患牙的病史、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做汇总分析,分析X 线检查、CBCT 检查两种诊断价值,观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06 月至2022 年06 月本科收治的23 例牙根纵裂患者,其中6 例为原发性牙根纵裂、17 例为继发性牙根纵裂,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龄51-65 岁,年龄均值(57.16±2.19)岁,体质量18-29kg/m2,体质量均值(25.16±0.43)kg/m2。

1.2 诊断方法

对牙根纵裂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牙的牙位、是否做过牙髓治疗、牙髓温度测验情况、牙周状况、咬合关系、X 线根尖片及CBCT 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2.1 病史回顾

此类患牙多为中老年人,年龄分布在51-65 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所有患牙都有长期咬合痛或咬合不适史,原发性根纵裂患牙有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夜间痛等牙髓炎症状史,后期患牙有牙龈反复肿胀史。

1.2.2 口腔检查

确诊的患牙均为磨牙或前磨牙,发生于下颌磨牙的患牙13 颗,其中下颌第一磨牙9 颗,下颌第二磨牙4 颗。上颌第一磨牙8 颗,下颌磨牙牙根纵裂均发生于近中根,上颌磨牙均发生于近中颊根,发生于第二前磨牙的2 例,上、下颌各1 例,均为第二前磨牙。有6 例为原发性牙根纵裂,患牙的邻牙对邻牙及对侧牙有缺失现象,患者长期有偏侧咀嚼现象。

原发性牙根纵裂的患牙牙面均有严重的磨损,有1 例患牙确诊阳性,其余患者均无反应。牙髓坏死,牙龈出现瘘管者5 例。

所有患牙均有叩痛,有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有6 例出现窄而深的牙周袋,探诊深度达8-10mm。

1.2.3 口腔影像学检查

X 根尖片检查:所选患者均由相同影像科医生进行相关检查,23 例受检患者均成功完成X 根尖片检查,根据Ⅹ线根尖片确诊19 例患牙,影像显示:自根尖区向冠方出观长度不等增宽,后期可见折裂片分离或移位[2],根尖密度降低,牙周膜间隙增宽,有些患牙可出现根周、牙周膜水平或垂直向吸收,继发性根纵裂有3 例有特征性表现,见沿牙周弥散的糊剂影像或可见散开的牙咬尖,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层间的增宽影像。若X 线根尖片显示梨样晕圈状改变,即根尖病变和根侧病变的结合,提示较广泛的皮质骨已破坏,可有根尖周“J”形低密度影像,可有独立的广泛的根周牙槽骨缺损,而邻牙牙槽骨正常[3,4]。当X 线片根髓腔不清晰,可改变投射角度,重新拍摄。

CBCT 检查:23 例受检患者均成功完成CBCT检查,根据CBCT 检查共计确诊22 例患牙,除X 根尖片检查确诊患者19 例患者,另外3 例无法确诊,经CBCT 检查确诊,影像检查显示:根管横断面可见线状低密度影,轴向断层面可见根尖区增宽的根管影像[5,6]。

1.2.4 开髓或翻瓣结果

针对23 例受检患者进行开髓或翻瓣,有1 例可疑原发性病例做术中探查确诊。经开髓,行根尖定位仪不能测出工作长度,则提示根纵裂。

1.3 治疗

1.3.1 调合,解除合干扰,全口牙列的检查,修复缺失牙,均衡咬合力。

1.3.2 确诊牙根纵裂的患牙,因保存患牙,预后较差,多数选择拔除患牙后,修复患牙。

1.3.3 对少数未发生根裂的牙根,牙周损害少的,选择尝试截根或牙半切除术[7]。

本组病例中23 颗患牙,17 颗拔除,其余有4 颗下颌第一磨牙行近中根牙半切除术,有2 颗上颌第一磨牙行近中颊根截根术。有文献报道,如果是原发性牙根纵裂,电活力测验患牙活力正常,可截去患根纵裂牙根,活髓保存患牙[8]。

1.4 评价标准

(1)参考开髓或翻瓣检查结果,比对X 根尖片检查、CBCT 检查在牙根纵裂检出率,计算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及精准性。

(2)治疗后予以患者影像学检查,结合牙周状况评估疗效,若治疗后患者咬合恢复正常,牙周组织健康,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疗效评估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咬合改善不明显,未裂根牙周组织基本正常,需再次进行开髓或翻瓣,疗效评为不佳,比对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合分析

23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牙根纵裂,6 例为原发性牙根纵裂,17 例为继发性牙根纵裂。

2.2 X 根尖片检查、CBCT 检查结果比对

23 例患者经X 根尖片检查确诊牙根纵裂19 例,经CBCT 检查确诊牙根纵裂22 例,CBCT 组检出率略优于X 根尖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X 根尖片检查、CBCT 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及精准性比对

牙根纵裂CBCT 检查组敏感性、特异性、精准性高于X 根尖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X 根尖片检查、CBCT 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及精准性比对

2.4 治疗效果分析

23 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疗效评估“有效”病例22 例,疗效评估“不佳”病例1 例,有效率95.65%。

3 讨论

本研究经回顾性分析发现,23 例确诊牙根纵裂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均发生于后牙,均有不同程度的咬合创伤;牙根纵裂是随年龄增长,长期的咀嚼压力,牙体硬组织出现硬力疲劳,因错合畸形、牙列缺失等造成的偏侧咀嚼等都可造成牙面不均匀磨损[9]。形成高陡的牙尖,咀嚼时所产生的应力分布不均。患牙的邻牙,牙的邻牙或对侧牙有缺失,造成患牙咬合承担的合力过重,都给患牙造成咬合创伤[10]。

牙根形态的不同,其应力分布也不同,比如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粗大,横断面呈椭圆形,而近中根较细窄,横断面呈哑铃型,如加力方向由远中向近中时,压应力集中在根管的近远中侧,拉应力集中在根管的颊舌侧中线部位[11],产生应力集中,长时间反复发生在牙体内部,原有的微细裂纹扩张,损伤逐渐积累,最终发生疲劳断裂,所以临床上,碰到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后牙,牙体完整无龋坏,有长期的咬合痛史,应高度怀疑是原发性牙根纵裂[12]。

本组资料显示,牙髓治疗后引起的继发性根纵裂占比为74%[13],比如根管预备时过多地去除牙体组织,过度地扩大根管,使根管壁变薄或者根管充填时垂直加压或侧方加压用力过大,以及根管桩、钉体积与根管占比较大等,均可造成根管纵裂。因此,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尽量避免去除牙体组织过多,防止预备根管过度。牙根纵裂的临床特征与牙髓根尖周病以及牙周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诊断,牙根纵裂叩诊浊音,探诊牙周袋窄而深,与牙根纵裂裂纹一致,牙根纵裂的窦道及瘘管偏向裂隙近龈缘处,而慢性根尖周炎瘘管近根尖部[14,15]。

本组病例所摄X 线片提示,牙根纵裂的骨吸收都是以垂直吸收为主的单个患牙,而牙周炎患牙的牙周袋壁比较广泛,一般是口内多颗牙受累,骨吸收是以水平吸收为主。X 线根尖片显示梨样晕圈状改变,即根尖病变和根侧病变的结合,提示较广泛的皮质骨已破坏,可有根尖周“J”形低密度影像,可有独立的广泛的根周牙槽骨缺损,而邻牙牙槽骨正常[16]。

近几年随着CBCT 诊断技术优化,其在口腔经诊断中发挥较高价值,经大量研究证实,CBCT 对根管纵裂的诊断较X 线根尖片显著提高。确诊为牙根纵裂的患牙,预后较差,一般首选拔除,因为牙根纵裂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损害,及时拔除患牙,以减少牙槽的吸收,为后期的种植修复等提供一定的骨量支持[17]。对一些未根裂牙根,牙周状况良好者,可试行保留,作截根或牙半切除术,须进行咬合调整,降低咬合,调改对过陡的牙尖,尽早修复缺失牙。本研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23 例患者经X 根尖片检查确诊牙根纵裂19 例,经CBCT 检查确诊牙根纵裂22 例,CBCT 组检出率略优于X 根尖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纵裂CBCT检查组敏感性、特异性、精准性高于X 根尖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 检查中通过对患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可依据不同患牙位置,对各个层面可能存在的牙折裂线进行诊断,提高诊断精准性。23 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疗效评估“有效”病例22 例,总有效率95.65%,对于牙根纵裂开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综上,根据牙根纵裂复杂的病因性特点,单纯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具有局限和隐匿性,X根尖片检查、CBCT 检查均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CBCT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俱佳,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牙根纵裂不仅仅是处理患牙,还要调整全口咬合,修复缺失牙,均衡咬合,预防患牙及邻牙牙根再折裂。

猜你喜欢

患牙牙根磨牙
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及其修复过程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磨牙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