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逻辑*

2022-12-16王仕科

关键词:信访工作群众制度

王仕科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信访工作实现了新的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把人民信访制度改革和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安排部署,聚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着力推进新时代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科学化,信访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信访制度改革创新取得新的突破。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既是人民民主政治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以党对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信访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创新,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国家治理的最佳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信访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一)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信访制度是传承中国历史、符合传统文化,又契合国情的制度。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最高准则、最大优势,是根本性的,主要体现在:人民信访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科学、民主、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制度设计,是党一手创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完善的制度;人民信访制度的每一项具有明确方向性和现实指导性的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入研究、论证、实施并发挥效力的;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是党加强对信访工作领导着力构建的结果;信访制度和信访工作取得的新突破新成就,都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推进信访法治化,统筹城乡治理等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的结果。党之所以能够领导推动新时代信访制度不断开辟新境界,根本在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在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体现了党对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说明党的领导的必要性、正确性。

(二)党对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领导是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党始终站位高远、总揽全局、综合协调各个方面,也正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新时代信访制度在参与治理、民主监督、权益保障、维护稳定等基本功能上发挥着更大的效用。党的全面领导也体现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上,确保信访制度不跑偏、不拐向、不停步,发挥党的政治功能为信访制度提供方向,发挥党的服务功能推进信访工作有效运行,通过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保证等方面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政治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构建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来实现。二是思想引领,主要是捍卫“两个确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思想和行动自觉,以高度政治责任和强烈使命担当做好信访工作。三是组织保证,主要是完善信访工作的机构设置,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信访工作队伍,确保信访制度在各级组织中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各行各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积聚起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信访工作制度作出了战略部署。《信访工作条例》就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研究制定的,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创新成果的高度提炼,也是人民信访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三)形成新时代信访工作大格局

新时代信访制度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信访形势复杂严峻,面对矛盾风险挑战增多,紧紧依靠和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大格局。应该讲,包括全国党政军警和人大、政协的各级各部门,以及各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重点搞好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的信访工作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其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在信访工作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中央部署要求,以“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活动为载体,在县(市、区)党委的全面领导下,发挥信访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统一谋划,认真组织实施,发动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已初见成效。

二、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完整体系。[1]106国家治理坚持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密切关注并发挥中国特色本土制度的治理价值,而其中的信访制度就是围绕这个总目标展开的。信访制度改革创新是推进这个总目标的重要方式、形式、手段和力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

坚持政治引领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更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治理的本质所在。信访制度改革创新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是由于发挥了政治引领的先导性、根本性、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新时代信访制度必须长期坚持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科学揭示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科学内涵、规律和特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开辟了信访理论新境界,[2]对于推进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概括起来集中体现为“十个深刻指出”,全面阐明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重点强调了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法治对做好信访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保障作用,要综合治理信访突出问题;着重要求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与维护正常信访秩序的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好信访工作,这是重要的政治责任。这其中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主线,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实践要求,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标识。[3]

(二)新时代信访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信访制度以其符合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的特有的先天优势,与其他民主政治制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国家政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能够持续深度地参与的民主权利,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信访制度可以实现直接民主,以此来保障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信访制度的突出补充形式使得体现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民主政治制度更加饱满。从主体来看,信访制度是具有宪政依据的,信访制度本身即蕴含着民主预设。从整体上看,信访制度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制度,信访制度体现着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依存关系,是这种紧密相连关系的制度化,形成了党和政府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直接对话,保障了民意的顺畅表达。信访制度的灵活性保障信访工作可以嵌入民主政策活动的各个阶段,以此带来更加有效的实践民主。[4]56除了信访制度的补充性质,信访治理与国家治理存在辩证关系,信访制度设立基础在于国家和政府需求与社会和公民需求之间的辩证联系,因此,信访制度的职能可以巧妙地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进而确保通畅的民意传达和政策下达。信访制度具有民主和民生的双重属性,信访制度便可以通过自身由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所赋予的公共权力来维护人民群众的私人权利。[5]87

(三)新时代信访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信访制度涉及国家治理的各领域,信访制度不仅是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且还关系到国家治理其他领域制度机制的完善。变革创新信访制度不仅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且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要求。信访制度既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和通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根据信访平台提供的信息,能够积极考量公共政策制定得是否合理,执行过程是否有瑕疵,协调结果是否符合民意,从而通过改进来完善国家治理。同时,建立信访理论和大数据体系能够为国家治理理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信访理论体系确实是国家治理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为此,建立信访平台是国家治理综合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与国家治理综合平台的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预防风险、优化政策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矛盾治理体系中具有“兜底”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公民还可以通过信访平台实施权力监督,并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为政得失的“试金石”。

(四)新时代信访制度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信访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群众性、互动性、综合协调性。信访工作是社会治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资源力量,推动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多元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为社会治理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全国信访系统突出理论武装,加强党性教育,以此转化为内生动力;加强信访业务能力素养,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信访工作队伍,加强作风建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服务人民,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信访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以人民为中心为主题主线

信访工作本质上是党的群众工作,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信访治理的全部活动之中。

(一)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创新

信访制度改革创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续写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新篇章。只有深入群众,向人民求教才能取到真经。党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的实践证明,必须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之源。社会现实各种矛盾问题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群众诉求躲不开、绕不过,再复杂我们也要直接面对,再棘手也必须认真应对,再困难也必须依法合理地协调解决。新时代信访制度的改革创新,就是深深扎根于基层一线,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各级领导都注重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不耻下问,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用心向基层学习,防止自身主观臆断、凭过时经验办事。虚心采纳人民群众的合理化建议,让蕴藏在人民中间的一切发展潜能转化为政策效能。改革完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实行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始终坚持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绩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二)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

这是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信访实践中的生动体现,要求信访制度在思路出路、工作重点、方式方法上打破旧有的模式和做法。面对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新期待,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做好民生保障,处理好由分配不公、收入差距等引发的信访问题,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中,体现到新时代信访制度的落实中。面对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新需求,在促进平安中国建设中主动作为,坚持底线思维,善用科学方法,加强信访舆情动态监测,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结构性信访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应急处置,既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牢牢掌握全局主动。[6]10面对人民群众对权益维护的新要求,忠诚履职尽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变革提升群众工作办法和水平,完善联合接访、领导干部下访、受理办理、督导检查等工作,赢得群众称赞;做好利益矛盾诉求的协调化解,务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在每一件信访事项的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信访制度改革创新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坚持减存与控增同时发力、治标与治本同治,集中治理一批重复信访,努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使整个社会面上信访量大幅下降。国家信访局2020年以来交办的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化解率超过95%,一大批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解决。[7]这其中“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的工作方式功不可没。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

新时代信访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展开的,确保矛盾彻底化解,不再出现反复,减少人民群众信访成本。出台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访制度规定都是在充分了解群众现实情况、汇集群众智慧,并在信访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坚持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将基层信访工作纳入城乡基层治理之中,减少了矛盾积累和信访上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对于推动人民民主和国家政权建设意义重大。国家信访局制定并完善网上建议征集办法,在门户网站专门开设建议征集窗口。北京、上海、重庆和四川等地都在各级党委、政府门户网站增开人民建议征集专栏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沟通互动,使之成为汇集民智的主渠道。各级信访部门还健全社情民意汇集机制,更精准地把握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脉搏,推动政策措施的进一步改进完善。信访部门受理的全部信访事项当中,有10%左右属于意见建议类,很多的意见和建议是具有建设性的。[8]出台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都是在充分了解群众意见、汇集群众智慧,并在信访工作实践中不断听取群众意见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经得起群众检验,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四、以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就问责追责问题提出过明确要求,“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发挥震慑效应”。信访工作是第一难事,没有严格的责任制是不可想象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建设是信访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措施,随着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央高度重视建立科学的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使社会矛盾总量出现历史性拐点,全国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集体访总量已连续11年下降。[9]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信访治理制度,发挥了信访治理的效能。《信访工作条例》在第二章有10条对信访工作体制和责任体系作出了系统的明确规定,在第五章也有10条对监督和追责作了详细规定。

(一)新时代信访制度的重新定位

信访制度发展到今天,具有参与治理、权利救济、民主监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即信访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保障,社情民意是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信访制度是人民群众积极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信访制度是让人民群众充分反映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信访制度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信访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信访工作条例》实际在总则部分明确了信访工作的定位:“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经”。信访工作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部门始终把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主要有三方面的探索实践:一是从制度层面明晰责任。以《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为依据,各地各部门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从上到下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抓好落实,不留死角,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公开曝光负面典型。二是从信访工作监督层面强化执行力。用好《信访工作责任制办法》这把“利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执行力,直指压力传导不下去这个突出问题,压实各级各部门的信访工作主体责任,将责任体现到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之中,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将责任落实情况体现到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中,重点考核“三率”,即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三是从问责层面强化追责到位。落实对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尤其强化信访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和追究责任的“三项建议”职责,完善了信访部门与巡视巡察机构之间的对接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追责到位。这些做法在《信访工作条例》中都得以吸纳和体现。比如,在地方党委层面,第九条规定,地方党委领导本地区信访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信访工作的部署要求,统筹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构建,支持和督促下级党组织做好信访工作。

(三)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都普遍建立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信访部门抓好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体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信访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一工作体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稳定性、综合性,是信访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的根本保障。[10]95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得到加强,省市县各级信访联席会议机制也得到相应调整和加强,县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覆盖面近八成。新发布的《信访工作条例》也明确,在乡镇街道一级要建立和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

可以说,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是各级党委加强和落实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信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都是在联席会议的具体组织下进行的。以2020年7月17日的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为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当前信访形势,总结上半年信访工作,部署安排下半年重点工作;研究解决涉疫信访问题,推进涉疫信访矛盾排查化解。[11]研究和部署的都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信访工作和任务。

五、以法治效能提升为实现路径

进入新时代,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党和政府着力解决不平衡发展与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信访制度改革突出在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和科技应用的结合上做深做强,法治是保障、社会治理是源头预防、科技应用是支撑,三者有效结合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求的。

(一)完善信访法律法规制度,走法治之路

在信访工作中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是充分发挥信访制度各种功能和优势的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中办、国办先后下发《关于信访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文件。国家信访局完善了一系列信访规范,在全系统开展依法分类处理,建立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针对信访总量中涉法涉诉信访量大的情况,从2013年开始,全国自上而下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2014年,国务院组织《信访条例》执法检查,信访部门积极参与其中,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中一个个研究,提出了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点工作,组织各部门梳理本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群众诉求清单,将《信访条例》纳入“六五”普法重要内容等。[10]952017年8月公布并实施《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近几年来,国家信访局颁布实施《“十四五”时期信访工作发展规划》,这是信访工作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规划,信访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有力促进了信访工作职责明晰、回归本位。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工作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信访工作的党内法规,是以科学理论指导新时代信访工作的顶层设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成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信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12]58-59主要就体制机制、职责任务、处理程序、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规范,为促进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制定网上受理信访制度,走信息化之路

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必须紧紧依靠科技支撑,无论是方便信访群众,还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监督指导都离不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否则,开创网上信访工作新格局就无从谈起。这些年,全国信访系统着力构建网上信访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推进信访信息系统覆盖全、联通广、应用好。[13]自从颁发《关于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国信发[2014]3号)之后,着手筹建国家信访信息系统,2015年1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二年又开通手机信访APP、微信公众号,接着紧锣密鼓部署在全系统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信访局开始构建大容量、智能化工作平台,信访工作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强信访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基础建设,加强信息大数据分析研究,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国家信访信息系统智能化水平。一是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了全覆盖,所有不同渠道和形式的信访事项都在网上登记、受理办理和跟踪督办。二是在全系统统一网上信访受理业务规范,并公开发布,方便群众监督。解决了过去各地规范不一致,甚至相互扯皮,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三是加大跟踪督办,上级机关可以对下级机关办理情况进行适时跟踪和监督。四是坚持效率优先,网上信访成为人民群众信访之首选。从2022年开始实施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网上信访工作的意见》,网上信访工作步入了新征程。

(三)优化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走社会治理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健全完善了倾听人民呼声、保障人民权益、接受人民监督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信访制度与社会治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坚持联调联动,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枫桥经验”是毛泽东同志1963年批示推广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好、发展好。各地信访部门探索出了一些新路子。如:浙江省推广“信访超市”,方便群众一揽子解决信访诉求;四川省构建省市区三级一体化群众接访大厅并在基层设立“群众之家”;深圳市推行多元力量参与为群众诉求服务的“光明模式”,都值得学习借鉴。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旗)创建活动。这是在总结前几年创建信访“三无”县的基础上,评价标准更科学、更有全面示范效应的创新性举措,激发了地方的积极性,各地对照标准,抓住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如火如荼地接续创建,效果初显。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预防与化解并重。在减少矛盾“存量”的同时,从源头预防矛盾发生,减少整个社会矛盾的“增量”,做到预防和化解同步布置,既解决一般性信访诉求,也成批次地解决深层次问题。用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信访信息分析预警机制,把握工作主动。四是发挥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优势,突出综合治理。激励广大群众和各方力量参与,广泛吸收“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老干部、老党员等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除了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需要更多采用协商调解、公开听证、心理疏导等信访制度的优势互补,降低了行政资源成本,还保证了实际效果。积极破解“三跨三分离”信访积案这个老大难问题,采取一案一策、协调有关资源和力量同步发力,共同施治。

结语

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以党对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说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逻辑节点,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中的联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主题主线,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逻辑高点,彰显人民至上在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中的价值引领性;以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为重点,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逻辑要点,处于关键地位;以法治效能提升为实现路径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逻辑终点,强调了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逻辑。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群众制度
多让群众咧嘴笑
现阶段国企信访工作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