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护理在卒中中心的应用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

2022-12-15袁盈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8期
关键词:缺血性负面护理人员

袁盈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卒中类型,其发生率约占据了全部脑卒中的60%-80%左右。该病患者多以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且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关键[1-2]。然而多数患者在经过抢救与治疗后虽然可脱离生命危险,但仍然会一流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得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3]。因此,在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抢救、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叙事护理作为一种以倾听患、吸收患者故事,寻找护理要点、以唤起患者改变的内在力量的干预方式[4]。将其应用到卒中中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效果积极。为此,本文就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叙事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且经透露CT或MRI确诊;(2)患者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4)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2)排除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者;(3)排除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4)排除有药物滥用史或有药物过敏史者;(5)排除伴有躯体功能障碍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82岁,平均(63.55±3.04)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4岁,平均(63.69±3.18)岁;两组一般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采用标准流程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干预,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由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培训内容应包括急诊操作技巧、急救治疗的相关法律知识、优质服务理念及相关方法等,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模拟训练,同时在完成培训后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以切实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其次,优化接诊流程及急救流程。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及时出诊,并积极与家属联系,做好指导工作,达到现场后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并快速转运,转运期间应根据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行除颤抢救,并需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心电图监护等。再次,优化急救流程。针对候诊区留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优先治疗,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并结合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原因进行有效治疗及干预。最后,在完成抢救,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常规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抢救情况,并告知患者后续治疗情况、注意事项等,做好常规情绪疏导。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建立关系。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倾诉,护理人员则应在患者倾诉过程中认真倾听,并做好必要的记录,倾诉内容应包括既往病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经历、治疗与恢复过程等,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状态;同时在患者倾诉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适时予以回应,让患者感受到尊重、重视,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制定计划。脑卒中住院时间通常在2周左右,可将叙事护理设定为每周2次,每次30min。(3)问题外化。护理人员应鼓励、引导患者对内心的感受进行倾诉,包括症状变化情况、对住院环境的感知情况、满意情况、对恢复过程的感受、对预后的担忧等等,促使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实现外化,便于护理人员更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4)解构。在患者完成叙事后,护理人员就可以组织系统的问话、解答,引导患者回忆以往是否有相似的精力及克服过程,并积极帮助患者寻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以便下次叙事时能够对问题解决情况、不良观点纠正情况进行了解。(5)改写。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叙事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同时帮助患者积极回忆既往发生的积极事件、独特经验等,并以积极事件为主线对当前的消极主线进行改写,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来进行自我整理,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面对生活。(6)见证。在获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可以邀请患者家属、病友旁观,并以患者叙事内容为中心展开叙事护理,进行总结、反馈,从而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改善其不良情绪。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叙事护理干预中,应为患者安排一名责任护士进行连续开展,叙事时间的选择应在患者情绪稳定时,并且应注意不能随意打断患者叙事,可适当增加肢体、眼神的交流回应。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两组抢救结果。

(2)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各条目评分均为1-4分,总分为20-80分,以评分≥53分为存在焦虑状态,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抑郁情绪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患者抑郁情绪,量表分界值同样为53分,分值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5-6]。

(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急救效果、情绪状态评分等定量资料以均数差“±”表示,以t检验;抢救成功率、年龄、性别等分类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0%(49/5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96.0%(48/50),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34,P=0.557)。

2.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

表1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

组别 例数 急诊停留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0 1.65±0.04 8.65±1.02对照组 50 2.53±0.16 13.88±1.26 T值 37.730 22.813 P值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比较( )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58.73±3.55 38.92±1.90 59.32±3.06 39.94±2.15对照组 50 58.80±3.61 47.86±2.06 59.33±3.17 45.09±3.06 T值 0.098 22.557 0.016 9.737 P值 0.461 0.000 0.494 0.000组别 例数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诊科为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该科室所收治的疾病类型较为复杂,且患者病情多较为急危,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这也就极大的增加了该科室的护理难度[7-9]。因此,通常认为卒中中心的医疗水平、急诊救治质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卒中中心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上将缺血性卒中称之为“中风”或“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因多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从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行病变坏死,进而所引发的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现象[10-11]。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均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发病机制,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致死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后果十分严重[12]。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后虽可以挽救生命,但通常会遗留不同情况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该类患者不仅需要加强对急诊抢救干预的重视,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抢救后心理状态的关注。

叙事护理作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模式,其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将患者的心理问题外化,从而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问题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疏导,能够有效提升干预效果,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13-14]。本次研究中在标准急诊护理流程的基础上以叙事护理方式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叙事护理在改善卒中中心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叙事护理在改善急诊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缺血性负面护理人员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