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药学干预模式对门诊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2-15陈巍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8期
关键词:药剂师不合理药师

陈巍巍

(江苏省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 淮安 223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快速增加,各类医疗机构中用药不合理现象频发[1],临床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加剧疾病发展,甚至引起患者死亡,是目前影响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2]。临床用药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3]。我院分析统计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门诊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2021年1至2020年12月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干预,改善了门诊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常规管理的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对照组),抽取范围囊括我院门诊各个科室,每天抽取10张,上下午各5张,共3660张,男1850张(50.55%,1860/3660),女1810张(49.45%,1810/3660);患者年龄1-98岁,平均(49.22±20.67)岁。门诊药房药剂师10名,年龄22-56岁,平均(41.24±6.33)岁。2021年1-12月门诊实施药学干预,随机抽样3650张处方,每天抽取10张,上下午各5张,男1870张(51.23%,1790/3650),女1790张(49.04%,1790/3650);患者年龄1-92岁,平均(49.60±20.44)岁。门诊药剂师与21年度10名相同,年龄22-57岁,平均(42.30±6.44)岁。两时间门诊患者及工作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法干预门诊药房工作,2021年观察组度对2020年入选的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估,参考药品使用说明书,结合《处方管理办法》、《中国临床用药指南》、《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等等,统计用药不合理情况,并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具体如下:

1.2.1 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加强各项工作制度的完善,健全人员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各项制度,调动门诊药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责任感。优化药房服务的流程。

1.2.2 开展药学培训与考核加强对临床药师的培训

医院内需定期开展药学干预研讨会,提升临床药师的临床知识,促进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的有效沟通。并且在工作之余,临床医师和药师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培养与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药学相关知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2.3 规范医师处方权限

医生临床用药要依据相关权限进行以增强了用药的合理性,临床医师和药师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具体药理作用、禁忌证、联合用药情况及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等具体信息,综合参考患者具体病症、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用药,对于病因未明的病毒感染情况,要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

1.2.4 设立用药咨询窗口

设立用药咨询服务窗口,安排专业药剂师解答患者提出的日常用药相关问题。对临床用药设置专门的咨询岗位,方便患者咨询用药情况;

1.2.5 加强门诊处方审核

反复核对医师开的处方单,若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立即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协调后及时更正不合理用药处方单。

1.2.6 实施门诊处方点评

建立并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每月定期抽查,将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公示出来,并将处方情况反馈给临床医师及药师。

1.2.7 加强监督管理

在医院内部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对门诊西药房中的用药处方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核,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责任追究,以此强化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态度。

1.3 观察指标

①门诊药剂师专业水平(应用本院制定的考核指标判断,包括:药学评估、审核处方、处方点评,药物调配、用药咨询、每项20分,总分100); ②处方情况(药物种类、使用注射剂、使用抗生素、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处方金额、处方药占比);③不合理处方。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应用t/χ2。

2 结果

2.1 门诊药剂师专业水平2021年药剂人员

药学评估(18.60±0.98)、审核处方(8.73±1.11)、处方点评(18.49±0.87)、药物调配(18.95±0.91)、用药咨询(19.06±0.76)及总分(93.83±4.63)高于2020年的(17.10±1.34)、(17.22±1.08)、(16.98±1.20)、(17.30±1.08)、(17.35±1.09)、(85.95±5.78)(t=2.857,3.083,2.838,3.695,4.069,9.895P<0.05),见表1。

表1 2021年与2020年门诊药剂师专业水平比较(,分)

表1 2021年与2020年门诊药剂师专业水平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药学评估 审核处方 处方点评 药物调配 用药咨询 总分2020 年度 10 17.10±1.34 17.22±1.08 16.98±1.20 17.30±1.08 17.35±1.09 85.95±5.78 2021 年度 10 18.60±0.98 18.73±1.11 18.49±0.87 18.95±0.91 19.06±0.76 93.83±4.63检验值 t=2.857 t=3.083 t=2.838 t=3.695 t=4.069 t=9.895 P值 0.010 0.006 0.011 0.002 0.001 0.000

2.2 门诊处方情况

2021年度处方药物种类(3.30±0.98)、使用注射剂7.53%、使用抗生素17.62%、处方金额(97.24±29.55)元、处方药占比(51.10±13.29)%低于2020年的(3.49±1.03)、10.87%、24.48%、、(108.67±35.23)元、(56.70±15.33)%(t/χ2=8.074,24.390,51.810,15.028,19.667,P<0.05);2021年度应用国家基本药物64.57%高于2020年的55.74%(χ2=59.548,P<0.05),见表2。

表2 2021年与2020年处方基本情况比较

2.3 不合理处方

2021年度不合理处方2.72%(包括用药重复0.55%、方法错误0.47%、剂量过大0.27%、疗程过长0.60%、过度用药0.27%、超说明书用药0.25%、无适应证用药0.30%低于2020年度的8.01%(1.53%、1.15%、1.07%、1.72%、0.79%、0.71%、1.04%)(χ2=207.294,P<0.05),具体见表3。

表3 2021年与2020年不合理处方比较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2020年门诊处方抽查分析,发现我院门诊存在着较为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8.01%,包括用药重复1.53%、方法错误1.15%、剂量过大1.07%、疗程过长1.72%、过度用药0.79%、超说明书用药0.71%、无适应证用药1.04%,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开具有以下原因: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用量不足或用药过量两方面,用药过量是指临床医生未考虑到患者的个人因素[4],如儿童、老年人、体弱或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机体代谢能力较差,一般需减量服用药物,若药物使用过量则会增加肝、肾等器官的负担,甚至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不利于疾病治疗[5];药物用量过少是指单次剂量少或用药间隔时间过长,从而不利于疾病控制[6]。药物用法不合理可能由于临床医生对药品性质不熟悉,从而造成用法错误。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病症不同,药物治疗种类也大有不同,因而易发生用药重复、过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7];部分临床医师未能掌握具体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导致无适应证用药及联合用药失当,由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使药效降低或药物毒性增加[8]。其他药物服用途径不合理(影响药物结构),溶剂选择不合理(影响药物溶出)、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或失效)均会影响药物的疗效[9]。药物选择或药物联用不合理一般认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好,但若临床医师对药物作用机制掌握不足,联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合理现象[10],如存在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不仅不会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11]。

由于不合理处方会导致错误用药情况的发生,对临床的治疗效果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伤,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死亡[12-13],因此,一定要重视用药的合理性,避免不合理用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在药学干预方面,临床药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使其药学方面的优势明显体现出来,医院进行药学干预离不开临床药师的辅助,其更够弥补医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有效解决医生存在的专业障碍[14],而且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质量则与患者合理用药有密切关联,其高质量的服务才可确保用药的合理性[15]。本文2021年度实施药学干预,通过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工作,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人员工作规范制度,提升药剂科工作人员责任感,优化药房服务的流程。开展药学培训与考核,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药学相关知识,以此促使药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16],结果显示2021门诊药剂师专业水平中药学评估评分(18.60±0.98)、审核处方(8.73±1.11)、处方点评(18.49±0.87)、药物调配(18.95±0.91)、用药咨询(19.06±0.76)及总分(93.83±4.63)高于2020年的(17.10±1.34)、(17.22±1.08)、(16.98±1.20)、(17.30±1.08)、(17.35±1.09)、(85.95±5.78)(P<0.05)。规范医师处方权限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设立用药咨询窗口,方便患者咨询用药情况[17]。加强门诊处方审核,若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协调后及时更正不合理用药处方[18],结果2021年度不合理处方2.72%(包括用药重复0.55%、方法错误0.47%、剂量过大0.27%、疗程过长0.60%、过度用药0.27%、超说明书用药0.25%、无适应证用药0.30% 低于2020年度的8.01%(1.53%、1.15%、1.07%、1.72%、0.79%、0.71%、1.04%)(P<0.05)。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将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公示出来,并将处方情况反馈给临床医师及药师促进改进,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态度,规范了医师用药行为,促进了合理用药[19]。结果2021年度处方药物种类(3.30±0.98)、使用注射剂7.53%、使用抗生素17.62%、处方金额(97.24±29.55)元、处方药占比(51.10±13.29)%低于2020年的(3.49±1.03)、10.87%、24.48%、(108.67±35.23)元、(56.70±15.33)%,2021年度应用国家基本药物64.57%高于2020年的55.74%(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观察分析我院门诊2020年不合理处方,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提高了门诊药剂师专业水平,规范了门诊用药行为,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药剂师不合理药师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药剂师星星狐
何时结婚都不晚
何时结婚都不晚
熊真的活过来了
神回复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