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2-12-14吴庆胜

运动精品 2022年5期

吴庆胜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吴庆胜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以2009-2021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296篇跆拳道技战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 SpaceⅤ软件绘制知识图谱,通过文献计量法、共现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对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文量、研究作者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把握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的动态过程,为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发文量波动变化,大致可以分为缓慢发展、不稳定发展和回升发展三个阶段。现阶段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聚焦于“规则”“击头技战术”“比赛场地”“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制胜得分技术”“演进路径”“旋转踢技能”等热词。

知识图谱;跆拳道技战术;发展趋势;可视化

科学知识图谱是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具有图和谱的双重特性[1]。研究者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可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跆拳道技战术是指运动员利用娴熟、符合跆拳道项目标准的动作根据对手的情况,遏制对手的特点,发挥自身特长,为掌控比赛,为取得胜利所采取的具体方法、谋略和行动[2]。2009年开始至2021年十几年间,跆拳道防护设备历经了由普通护具、普通护头到电子护具、电子护头的变革,比赛场地由64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变为52.48平方米的八角形比赛场地,得分分值由1分、2分,变为1分、2分、3分、4分、5分分值,赛制的变化将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改变为全国锦标系列赛、全国冠军总决赛[3]。这些竞赛设备、赛制和规则的变革,促使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战术也要相应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跆拳道技术、战术的研究热点与现状全面进行了解与梳理,为跆拳道竞技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 数据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作为中国权威的数据库,其收录的期刊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超过其他数据库,所以本研究所采集数据均来源于CNKI。以“跆拳道技战术”为主题词,以2009-2021年为时间节点,选择“期刊”为来源类别,共检索到329条记录,去除“通知”与“简介”等其他不属于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的文献,最后确认296篇期刊文献为本研究所需。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计量法

对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用研究数据来描述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文献的特点和规律。

2.2 共现分析法

以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文献的主题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两两统计一组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存在的次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跆拳道技战术领域研究的共现性,进而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结构框架。

2.3 词频分析法

依据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文献核心内容中的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揭示跆拳道技战术研究发展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规律。由关键词体现的跆拳道技战术当前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知识图谱为研究对象,分析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现状,梳理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3 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分析

图1 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论文发文量年度分布

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发展历史与发展状况,可通过时间轴上发表论文数量的变化来准确获取,并能够提前预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CNKI数据库可视化分析统计得到图1和表1。

表1 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文献发文量

由图1可知,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从2009年起至2011年呈下降趋势,2012年开始出现反弹,2012-2018年呈现不稳定的波动状态,2019-2021年,开始呈现回升趋势。由图1可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缓慢发展阶段(2009-2011年),3年间论文发表共计58篇,占总论文数的19.60%;第二阶段为不稳定发展阶段(2012-2018年),7年间论文发表量忽升忽降,发表论文175篇,占总论文数的59.12%;第三阶段为回升发展阶(2019-2021年),3年间发表论文63篇,占总论文数的21.28%。近3年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有回升趋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判罚的改变,分值的改变,赛制的改变,激发了学者们去进一步研究、探讨技战术发展变化的意义;二是,2020年疫情的原因,疫情期间居家的举措,使学者、教练有了更多静下心、沉下来从事研究的时间;三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到来,促使学者与教练员们想通过总结梳理过去,为跆拳道项目做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参考依据,为国家、为各省市能够取得好成绩尽一份责任和担当。

3.2 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的劳动效率是需要通过文献数量来表现,文献数量进而反应出作者的知识产出能力,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成就。本研究296篇文献中,经统计,共有308名学者从事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其中,出现频次2次以上的有52人,所占比例为16.88%;出现频次1次的有256人,所占比例为83.12%。说明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主题受到学者的关注,但高产作者不多。

图2中,作者姓名字体的大小与发文量成正比,字体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首先,高志红节点最大,发表论文为26篇,排在首位,其次是崔玉红与庞俊鹏,各发表论文8篇,排在第三位的是高平与窦燕,各发表论文7篇。通过对高产作者和作者所属机构的官方网站介绍发现,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的17名作者中,4位博士,5位硕士;3位教授,5位副教授,由此说明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高产作者群实力强劲。

有研究认为,科学产出与科学家的合作频次密切相关。图2为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高产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其中,Nodes(节点)=288,links(连线)=128,Density(密度)=0.0031。分析得知,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领域作者共现网络密度较低,表明作者间的合作程度较低[4],仅形成了三个合作团队。最大的合作团队以高志红为核心,其中包括史冬林、申旭、王晶、刘良宗、秦志明、姚强、李荣、黄宝宏、颜红伟、林大参、张庆春与窦燕;第二大团队以窦燕为核心,其中包括崔玉红、任为民、刘佳强、郭瑞丽与高志红;第三大团队以高平为核心,其中包括鲁凡、皮智文和余银。三个团队都以跆拳道训练与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

表2 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高产作者

图2 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高产作者共现

3.3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反映研究的焦点,是文献内容的精炼运用Cite SpaceⅤ软件进行分析得出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并通过适当调整,得到关键词网络的主干结构,如图3所示。以时间节点为轴,关键词线条为研究覆盖时间面,线条越长,表示研究时间越长。

图3 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关键词

从图3中可以看出“前腿横踢”技术从2009年开始到2021年一直是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从图3时间轴中可以看出对于“规则”“击头技战术”“比赛场地”“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制胜得分技术”“周俐君”“演进路径”“旋转踢技能”与“跆拳道冠军总决赛”是现阶段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热点词。

对于现阶段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热点词“规则”来说,竞赛规则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一种法则,也促使着比赛向更加激烈、更加精彩的方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的意义。竞赛规则的制定,对训练和比赛起到了导向作用,竞赛规则的每一次修正与改变都对教练员和运动员产生较大的影响。从2009年到2021年,十二年的时间内,竞赛规则共修改16次,内容包括分值、竞赛场地、比赛时间、判定方式、审议、犯规行为、称重、着装等方面超过49处。因此教练员与运动员及时掌握竞赛规则的变化,对训练与比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现阶段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热点词“击头技战术”来说,跆拳道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跆拳道竞赛设备和规则也在随之而变,尤其是电子护头的使用,对比赛中击头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比赛中腿法技术有效踢中躯干可以获得2分、有效踢中头部可以获得3分,转身转体技术有效踢中躯干可以获得4分、有效踢中头部可以获得5分,得分分值的提高促使了更多运动员去利用击头扩大比赛的比分,逆转比赛。因此,现阶段研究击头技战术的有效运用成为了比赛中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

对于现阶段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热点词“比赛场地”来说,主要因为2009年至2016年比赛场地为64平方米无障碍正方形场地,2016年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在韩国召开了跆拳道项目技术会议,确认了跆拳道项目的竞赛场地,由原来64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变为52.48平方米的八角形比赛场地,以缩小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和空间,促使比赛变得更加激烈、更加精彩。现阶段根据“比赛场地”的变化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其技战术的运用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作为热点词,主要是因为自1995年第一届全国锦标赛始至2017年,每年举行一次的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一直是跆拳道项目年度最高级别的赛事,水平高、人数多。比赛时间一般在3-5月份之间举行,获得前16名的运动员参加下半年的全国跆拳道冠军赛。从2018年开始赛制改革为“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每年四站系列赛,四站比赛总积分前16名运动员参加11-12月份的“全国跆拳道冠军总决赛”。赛制的创新改革解决了运动员多练少赛的弊端,给予了更多运动员比赛的机会,起到了以赛促练的作用,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达到了引导中国跆拳道技战术新发展的意图,是当前国内参赛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最精彩的赛事。高级别赛事有高水平教练员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参与,高水平教练员与高水平运动员是顶级技战术的较好体现。

“制胜得分技术”作为研究热点词,制胜得分技术是指以制服对方来取得胜利的动作,是比赛中得分比例高,在获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得分技术[5]。当前跆拳道制胜得分技术主要有前横踢、前推踢、后踢、里合下劈与后手直拳5种技术动作,对于制胜得分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就较为顺理成章。

“周俐君”作为研究热点词,因为她是中国新生代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近几年进步神速,成为国内、国际57公斤级的佼佼者。获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57公斤级第三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届获跆拳道世界杯团体冠军。从2017年首届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开始,周俐君在女子57公斤级比赛中2017年获得亚军,2018年获得冠军,2019年成功卫冕。因此近几年成为了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学者们的关注对象。

“演进路径”作为近几年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热点词,跆拳道项目1988年、1992年、1996年连续三次列入奥运会表演项目,2000年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世锦赛开始采用电子护具、录像审议系统,2015年跆拳道正式使用电子护头,2016年由原来64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变为52.48平方米的八角形比赛场地,2018年4月,使用旋转腿法有效击中躯干得分由原来的2分变为4分,有效击中头部得分由原来的3分变为5分。从1973年到2000年,韩国人利用了27年的时间,实现了把跆拳道从一个国家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的伟大历史跨越。当前现代跆拳道运动经过悉尼、雅典、北京、伦敦、里约、东京六届奥运会的历练与考量,其竞赛体系、竞赛规则以及裁判法更加规范、严谨,这不仅促进了该项目在竞赛中技战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使得比赛的观赏与竞争更加精彩与激烈。对于跆拳道技战术演进路径的研究可以较详尽从根源了解跆拳道,可以为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科学产出做出基础铺垫。

现阶段“旋转踢技能”作为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热点词,主要是因为,旋转类腿法技术属于跆拳道腿法中的高分值、高难度技术,对身体的整体协同发力要求高,踢击过程中身体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平衡稳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旋转技术的认定标准为:一是身体需转身转体180度以上,二是技术动作要一气呵成旋转过程无停顿。旋转技术包括360度旋横踢、后踢、后旋踢。旋转技术准确踢击头部得分分值为5分,准确踢击躯干得分分值为4分,现阶段旋转技术在比赛中使用比例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比赛中经常起到扩大比赛比分,逆转比赛的效果。

“跆拳道冠军总决赛”作为现阶段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热点词,主要因为原来的全国跆拳道冠军赛于2018年赛制改革为“全国跆拳道冠军总决赛”,每年四站锦标系列赛比赛总积分前16名运动员参加,是当前国内水平最高,规格最高,竞争最激烈、最精彩的赛事。故此比赛引起各位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4 结论与建议

4.1 2009-2021年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发文量波动变化,大致可以分为缓慢发展(2009-2011年)、不稳定发展(2012-2018年)和回升发展(2019-2021年)三个阶段。通过数据可以得出未来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发文量仍处于波动不断地状态。各研究学者应注意科研成果的稳定输出,为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持续贡献力量。

4.2 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河北体育学院高志红教授,同时高志红教授还是国家跆拳道队科研教练,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为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绝对支持。其他跆拳道科研工作者在提高科研文献数量的同时,也应注意质量的保障。

4.3 现阶段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聚焦于“规则”“击头技战术”“比赛场地”“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制胜得分技术”“周俐君”“演进路径”“旋转踢技能”与“跆拳道冠军总决赛”等热词。根据研究者调查分析,对于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研究仍应加强对“近身技战术”“金赛局技战术”“新赛制”与“高分值”方面的研究。

[1]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98-103.

[2]何芸,庞俊鹏.新规则视角下男子跆拳道技战术发展趋势:以世界冠军李大勋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2):82-87.

[3]薛婷婷,孙国友,陆玉林.近十年跆拳道竞赛规则演变规律及其动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2):65-70.

[4]刘国兵,常芳玲.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46(6):112-120.

[5]林大参,高志红.新规则下女子跆拳道比赛制胜得分技术应用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2):89-94.

Visual Analysis of Taekwondo Technique and Tactics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WU Qingsheng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Jinan 250102, Shandong, China)

吴庆胜(1980—),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