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

2022-12-12陈建奇

中国报道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格局高质量现代化

文|陈建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建设现代化体系的重要选择,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10月17日,在吉林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繁荣工厂焊装车间内,焊装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焊接车身。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这一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深刻揭示了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战略谋划,回答了未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推动发展的问题。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全面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逻辑,深入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经济蛋糕持续做大,共同富裕要求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要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全面绿色转型,走和平发展道路要求推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建设现代化体系的重要选择,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球首位,商品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物质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促进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时代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保障,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解决经济社会稳定运行问题,也要着力推动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只有立足自身,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意义十分重大,既要抓住关键内容,又要厘清本质特征,并结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分析深层次的战略价值。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经济循环通畅方可持续,反之,经济运行可能遭遇堵点、瘀点。循环畅通与否成为衡量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

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够促进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高效循环。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促进劳动力的高效循环;构建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高效配置;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助推土地高效流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技术创新合作;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优化数据要素配置。

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够完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组成的循环全链条,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堵点,补齐各个环节流通循环的短板。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自主创新,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强化产业建链、延链、补链,着力解决“卡脖子”等风险。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壮大,有助于应对全球形势变化产生的国际市场波动风险,有助于实现更大的自主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深层次体现为改革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及循环体系畅通等重要内容,都需要依托相关改革的推动。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扫除阻碍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供稿/中国网

猜你喜欢

格局高质量现代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格局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