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中的“读书”

2022-12-08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碧山出师表男儿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有很多益处,能让人增长知识,能使人明白道理,能令人憧憬未来,能叫人品味生活……读书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无可取代。

【诗歌一】

柏学士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

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

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

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

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他将茅屋搭建在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用全部时间来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茅屋外,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如大水决渠一样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志向的男儿应当博览群书。

解读

首联介绍了柏学士的身世。颔联写了柏学士隐居后仍发愤苦读。颈联写屋前秋景。尾联“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表明了作者渴望通过勤学苦读掌握本领,最终建功立业。

【诗歌二】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

虽然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目。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解读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但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它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拥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的气质。

【诗歌三】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也显得宽松,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亲征。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解读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壮志难酬,自然有着深深的感伤。但他认为一个人盖棺方能定论,表明他对前途仍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碧山出师表男儿
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表》教学设计
夜来碧山书院练字抒怀
军中铁男儿
碧山春寒(七绝)
论《出师表》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影响
男儿勇担当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