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提移步换景法

2022-12-08谢华蓉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移步换景栈道

谢华蓉

下周,同学们要一起出去玩,游玩前,大家纷纷请求谢老师在本期的“作文沙龙”传授些写景妙招。

这不,谢老师卖起了关子,慢条斯理地说:“来来来,我们先来回顾学过的课文——《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长而美;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山脚下抬头看佛香阁和排云殿,再写站在佛香阁前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景;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这样的顺序使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读者在脑海里绘制出了一幅景区示意图。”

杨馨月同学突然激动地接话:“老师,咱六年级第一课《草原》,作者也写了草原美景!”

谢老师点头笑道:“对!这两篇文章都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课文是习作的范本。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段安祺同学的作文。”

沙龙现场1 范文引路有方法

游恩施大峡谷

终于踏上了去恩施大峡谷的旅程。一路上,我兴奋不已。

进入恩施境内,一路都是高山深涧,壁如刀削,水如明镜,让人心旷神怡,又使人心惊肉跳……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恩施大峡谷。

来到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流水般的纹路直上云天,让人望而生畏。我鼓起勇气,登上山峰。一迈上山路,便看见台阶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如钱塘江大潮般汹涌,想停下看看风景也得小心翼翼。景区的奇境中有许多诡异的山峰——与其说是山峰,不如说是峰柱——孤立百丈,不依不靠,如同巨大的火箭直指苍穹,好像随时就要点火发射——也许它们就是从外星球来的。

“楼门石浪”,难道这石头还能“激”起浪花?好奇的我登上了一块大石头,真像海上泛起的千层浪花,栩栩如生,这一块如汹涌的大潮,那一块如泛起的涟漪,还有一块如蜻蜓点水般轻柔……看来大自然这位雕刻师技术十分精湛啊!

翻过一座大山,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穿上雨衣,冒着风雨继续前进。随着拥挤的人潮,我们走上了“绝壁长廊”——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只靠水泥柱,绕着半山腰架起的栈道,该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栈道建在绝壁上,下面是万丈深渊,栈道外侧有栏杆,安全可靠,但我还是拽着妈妈的手紧贴着崖壁前行。我注意到崖壁上,在一人高的地方,每隔不远就有个铁环。这是当年施工的依托。走下栈道,就是长长一段下坡路,远远看得见景区入口的建筑物,公路像一条盘旋的蛇,深深的峡谷使人心惊胆战,我们又翻过了一座大山。

右边涌上了很多人,我抬头一看,一块细长的岩石屹立在峭壁边上,我也走了过去,拍下了这块奇特的岩石——一炷香。它高99米,傲立群峰之中,晴空万里时,一朵白云叠在峰顶,远远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阴雨天气时,升起的一层白雾,就像一缕轻纱,把它打扮得若隐若现,妩媚动人。

夜幕降临,我恋恋不舍地踏上归程,一辆辆车排成一条长龙,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沉醉在这壮观景象之中……

段安祺的作文把大家带上了恩施大峡谷之旅,大家也跟着她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听后感想。谢老师一声令下:“各位,谁发现了段安祺的写景妙招?”

沙龙现场2 大家一起来讨论

涂辰玮率先站起来说:“段安祺也用了移步换景法!”

“对对对,她的游览顺序特别清晰!”李心悦立马抢着补充,“开篇就简单交代了时间、目的地,然后就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也写出了游览过程中的感受。”

谢老师竖起大拇指,赞道:“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写景妙招——‘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进行叙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王晓彤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段安祺先写了进入恩施境内看到的景色,接着写‘来到景区大门‘登上山峰,‘爬山路到达‘楼门石浪,再‘翻过一座座大山,走上了‘绝壁长廊……我也仿佛跟着她沉醉在美景之中了。”

大家边听边点头,看着王晓彤说话飞快,脸上涨得通红,仿佛刚爬过山的样子,都抿着嘴偷笑。

沙龍现场3 作文方法精提炼

课堂上热闹非凡,大家各抒己见,眼看就要下课了,谢老师俏皮地做了一个暂停动作:“同学们,我们回味了经典的移步换景写法的课文,也聆听了段安祺的作文,大家在畅所欲言的同时,还要善于归纳总结写作技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现在大家概括一下‘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吧。”

“描写景物时,我们要注意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李心悦争先总结。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王晓彤激动地接话,语速依然那么快。

“还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孙炆博认真地补充道。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支离破碎的感觉。”段安祺终于站起来,“我们还要进行精心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

谢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总结道:“移步换景,主人公多是我们自己,所以一般都宜用第一人称。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随着主人公的‘移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有怎样的‘立足点,就应当有怎样的‘观察对象,描写要形神兼备,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使读者既能看到景物实体,又能调动起主观联想和想象,还要特别写出我们独特的感受。”

猜你喜欢

移步换景栈道
栈道暮色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会移步的骷髅
栈道
2001年,三峡古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