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12-08王家豪余学亮李志伟马英俊杨开伦李凤鸣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准噶尔消化率精料

袁 鹏 王家豪* 余学亮 许 明 李志伟 马英俊 杨开伦 李凤鸣**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吉木乃县畜牧工作站,吉木乃 836899;3.新疆旺源万驼园有限公司,吉木乃 836899)

骆驼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重要畜种资源之一,也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新疆是我国骆驼主产区[2],具有发展骆驼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近年来,驼乳、驼脂特殊功效[3]不断地被发掘,使得骆驼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骆驼养殖也逐步从传统放牧向舍饲圈养转变,使得骆驼营养需要的问题日益凸显。

国内外关于骆驼营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地域性原因及饲喂技术普及程度的不同,饲养水平严重制约了骆驼生产潜能的发挥[4]。饲粮营养平衡是动物生产的基础,饲粮精粗比对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精料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及生产性能的降低,适宜的精料比例可以提高动物的营养物质消化率。王文奇等[5]研究表明,提高饲粮精粗比可以显著提高母羊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李岩等[6]研究表明,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可降低牦牛育肥后期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对营养物质消化、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适宜的精粗比是科学饲养骆驼的基础,合理的精料投入对于提高骆驼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准噶尔双峰驼育成驼养分摄入量与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探索准噶尔双峰驼对养分的采食及消化情况,为准噶尔双峰驼营养需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于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新疆旺源万驼园有限公司进行。

1.2 试验材料

饲料原料由新疆旺源万驼园有限公司提供,于吉木乃县新牧康秸秆颗粒饲料公司进行加工制粒。

1.3 试验设计和试验动物

试验选取3岁左右健康、体况良好的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母驼)24峰,随机分为3组,每组8峰。3组育成驼分别饲喂精粗比为10∶90、30∶70、50∶5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分别记为C10组、C30组、C50组。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

1.4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试验动物采用单头栓系饲喂,每日于08:00和18:00各饲喂1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开始前1个月进行驱虫,试验前对圈舍进行消毒。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1.5.1 消化试验

于正试期第1~6天进行消化试验。记录每天每峰骆驼的给料量和剩料量,计算每天每峰骆驼的采食量。每日采集每组饲粮样品,混合均匀后采用四分法取样500 g,65 ℃烘干后粉碎过40目筛,备测。

正试期第1~6天,每天分3次,每次间隔8 h,通过直肠采粪法收集新鲜粪样,按照每100 g添加10 mL 10%盐酸固氮,于-20 ℃冷冻保存。试验结束后将粪便混合均匀,按照每天每峰取鲜粪100 g(共计600 g),于65 ℃烘干后粉碎过40目筛,备测。

1.5.2 血清样品

正试期第7天晨饲前于准噶尔双峰驼颈静脉采血10 mL,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于冻存管内,于-20 ℃保存待测。

1.6 指标测定与方法

1.6.1 养分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饲粮及粪样中干物质、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分别参照GB/T 6435—2014和GB/T 6438—2007进行;粗蛋白质(CP)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6432—2018(凯氏定氮法)进行,粗脂肪(EE)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6433—2006进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测定分别参照GB/T 20806—2006和NY/T 1459—2007进行,钙(Ca)和磷(P)含量的测定分别参照GB/T 6436—2002和GB/T 6437—2002进行,总能(DE)采用氧弹测热法进行测定,酸不溶灰分(AIA)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23742—2009进行。

采用AIA作为内源指示剂测定准噶尔双峰驼养分表观消化率[7],计算公式如下:

某养分摄入量(g/d)=饲粮中该养分含量(%)×日均采食量(g/d);
某养分粪排出量(g/d)=[粪中指示剂含量(%)/
饲粮中指示剂含量(%)]×日均采食量(g/d)×
粪中该养分含量(%);
某养分消化量(g/d)=该养分摄入量(g/d)-
该养分粪排出量(g/d);
某养分表观消化率(%)=100-100×[饲粮中指示剂含量(%)/粪中指示剂含量(%)]×
[粪中该养分含量(%)/饲粮中该养分含量(%)]。

1.6.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采用试剂盒法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UN)、尿酸(UA)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所用试剂盒均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此外,利用TP和ALB含量计算球蛋白(GLB)含量。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Excel 2021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C30组、C50组的干物质消化量、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其中消化量分别提高37.54%、44.69%,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3.46%、25.47%,但C30组与C5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C30组和C50组的有机物消化量、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其中消化量分别提高36.91%和48.06%,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0.51%和22.52%,但C30组与C5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与C10组相比较,C30组和C50组的粗蛋白质摄入量分别提高39.88%(P<0.01)、74.86%(P<0.01),粗蛋白质消化量分别提高139.78%(P<0.01)、233.27%(P<0.01),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0.42%(P<0.01)、89.61%(P<0.01)。

C50组的粗脂肪摄入量极显著高于C30组和C10组(P<0.01),分别提高41.77%和147.52%;C50组的粗脂肪消化量极显著高于C30组和C10组,分别提高38.41%和323.21%;C50组和C30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分别提高70.62%和71.37%。

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量、表观消化率呈现波动性变化,均以C30组为最高。C10组和C30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均显著高于C50组(P<0.05),分别提高27.54%和19.67%;C10组和C30组的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量均极显著高于C50组(P<0.01),分别提高55.53%和57.94%。

C50组的总能摄入量显著高于C10组(P<0.05),提高24.97%;C30组与C50组的总能消化量、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其中消化量分别提高39.48%和50.01%,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1.80%和20.36%,但C30组与C5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升高,钙、磷的摄入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值得注意的是,C30组与C50组的钙消化量、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其中消化量分别提高237.37%、176.58%,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21.39%、204.10%。

表2 不同精粗比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续表2项目ItemsC10组Group C10C30组Group C30C50组Group C50P值P-value磷P摄入量 Intake/(g/d)23.02±2.6125.73±3.4925.64±5.490.334 粪排出量 Fecal output/(g/d)7.37±1.088.64±1.539.97±3.000.059 消化量 Digestion/(g/d)15.66±2.8017.09±2.4315.67±3.780.567 表观消化率 Apparent digestibility/%67.62±6.3466.45±3.4661.14±7.520.095

2.2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准噶尔双峰驼血清中GLB、HDL-C、UA含量与ALP活性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其中C50组的GLB含量显著高于C30组和C10组(P<0.05),分别提高6.61%、7.74%;C50与C30组的ALP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10组(P<0.01),分别提高65.74%、59.38%(P<0.01);C50与C30组的HDL-C含量均高于C10组,分别提高50.00%(P>0.05)、37.50%(P>0.05);与C10组和C30组相比,C50组的UA含量分别提高90.06%(P>0.05)、46.54%(P>0.05)。准噶尔双峰驼血清中ALT活性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其中C50组与C10组均高于C30组,分别提高71.95%(P<0.05)、32.66%(P>0.05)。准噶尔双峰驼血清中UN含量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逐渐下降,其中C10组较C30组和C50组分别提高47.87%(P<0.01)、56.64%(P<0.01)。

表3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 论

3.1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采食量是衡量动物摄入营养物质数量的尺度,决定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养分需要量,是影响动物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参数。采食量受动物品种、饲料种类及品质、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多种变量的影响[8]。陈木兰[9]研究表明,体重为140 kg左右、年龄约为1.5岁的内蒙双峰驼对冰草、发酵柠条和玉米秸秆的采食量分别为2.54、2.80和1.64 kg/d。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精粗比10∶90、30∶70、50∶5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条件下,准噶尔双峰驼育成驼干物质摄入量分别为3.78、4.23、4.39 kg/d,全混合颗粒饲粮极大地提高了骆驼的采食量,提示制粒能够提高骆驼的采食量,这与制粒在牛[10]和羊[11-12]上增加采食量的结果一致。

饲粮是影响采食量的主要因素。适宜的饲粮精粗比例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养分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13]。饲喂以粗饲料为主的饲粮时,中性洗涤纤维在瘤胃中充盈程度和流通速度能够限制采食量。饲粮的精料比例较高时,能量的反馈性调节则成为采食量的调节因素。门小明等[14]研究表明,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小尾寒羊母羊的干物质采食量逐渐增加,提高饲粮精料比例可以使饲粮中氮含量增加,从而提高动物粗蛋白质采食量并降低粗纤维采食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提高饲粮精料比例可以提高准噶尔双峰驼的采食量,并且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的摄入量逐渐提高,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摄入量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降低,与门小明等[14]、王文奇等[5]及Llamas-lamas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营养指标中,饲粮精粗比变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干物质采食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提高饲粮中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会降低食糜在瘤胃中的流通速率,进而造成干物质采食量的降低[16]。适宜的精粗比能够提高反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门小明等[14]研究表明,小尾寒羊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王文奇等[5]与Cantalapiedra-Hijar等[17]在羊上的研究显示,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utnam等[18]在奶牛上和Turcott-White等[19]在马上的研究显示,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明显提高。聂彪彪等[20]在伊犁马上的研究表明,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不断升高。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精粗比为10∶90、30∶70、50∶5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准噶尔双峰驼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加,且C30组与C50组极显著高于C10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随着精料比例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摄入量逐渐降低,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聂彪彪等[20]在伊犁马上的研究表明,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不断升高,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李斌昌等[21]在后备奶牛上的研究显示,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随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呈现显著下降。郭盼盼等[22]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粗比的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准噶尔双峰驼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这与聂彪彪等[20]、李斌昌等[21]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精粗比、粗饲料类型、前胃的充盈程度以及微生物组成可能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有关。

与C10组相比,C30组与C50组准噶尔双峰驼的干物质、有机物和总能的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提高,但C30组与C5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均以C30组为最高。高精料比例会增加饲料成本,因此,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用精粗比为30∶7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饲喂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较为适宜。

3.2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机体的营养物质吸收、代谢以及动物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23]。血清中TP、ALB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动物机体蛋白质吸收和代谢水平[24],TP为ALB与GLB的总和,GLB主要反映机体的免疫情况,在动物健康的状态下,GLB含量提高可以使机体的免疫水平提高。UN是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反映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氨基酸平衡的情况,血清UN含量降低则表示机体蛋白质利用提高,反之,则表明蛋白质分解加强。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血清TP和GLB含量逐渐上升,血清UN含量逐渐下降,表明提高饲粮的精料比例使机体蛋白质利用率提高,并可能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水平。

血清中的ALP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成骨细胞含有丰富的ALP,任何能够引起成骨细胞增生和活动旺盛的因素都可以使血清ALP活性增高[25]。ALP表达活性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儿童在生理性骨骼发育期,ALP活性可以高于正常成人的1~2倍[26]。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料比例的提高,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血清中ALP活性增高,可能是由于精料比例提高增强了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的成骨细胞分化。

GLU、TG、TCH含量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27]。GLU含量反映机体对糖吸收、转运及代谢的动态平衡,TG和TCH含量反映了机体对脂类的吸收代谢情况。本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血清GLU、TG含量无显著变化,但GLU含量随精料比例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这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量的波动具有一致性。中性洗涤纤维是反刍家畜丙酸的主要来源,丙酸是反刍动物肝脏糖异生的主要前体物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量的增加会使反刍动物GLU含量增加[28]。血清中的TG主要有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吸收2种来源,TG含量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是由于随着精料比例的增加,外源性供给和内源性合成TG增加而导致的。

UA是机体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唯一终产物,在合理的范围内血清UA含量升高代表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精料比例提高,血清中UA含量增加,说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加快。

4 结 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 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的干物质摄入量为3.78~4.39 kg/d。

② 提高饲粮精料比例能够提高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的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但对纤维素类物质的消化有一定的影响。

③ 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血清中GLB、HDL-C、UA含量与ALP活性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加。

④ 建议育成期准噶尔双峰驼使用精粗比为30∶7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

猜你喜欢

准噶尔消化率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山羊短期育肥有高招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清代准噶尔投诚人口供及其安置—以安置三姓的多尔济事例为中心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挤压变量对小米-豆粕复合挤压膨化产品蛋白体外消化率、脆性和颜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