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022-12-08韩海霞李大鹏陶家树雷秋霞曹顶国李福伟邵庆平李惠敏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蛋壳羽毛蛋鸡

刘 玮 韩海霞 李大鹏 陶家树 雷秋霞 周 艳 刘 杰 王 杰 曹顶国 李福伟 邵庆平 李惠敏*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家禽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2.山东省畜牧总站,济南 250022;3.海阳市华盛积福蛋鸡育成场,烟台 265100)

蛋鸡的生长及健康状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合理的饲养密度对蛋鸡的生长尤为重要,能够影响蛋鸡外在行为表达和内在生理健康,是制约蛋鸡福利状况的重要因素[1-3]。饲养密度影响蛋鸡生产性能,是制约养殖企业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4]。Stamp Dawkins等[5]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家禽生产的影响仅次于环境因素。饲养密度过高会增加鸡群之间的啄羽、啄蛋等行为[6],蛋鸡也易出现产蛋疲劳症、焦躁不安、抗应激能力弱、肠道结构损伤、产蛋量以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7]。低饲养密度降低了舍内空间的有效利用,降低了设备使用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高饲养密度容易引起家禽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动物福利以及食品健康[8]。随着规模化蛋鸡层叠式笼养模式的不断推广,探求最佳饲养密度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邢媛媛等[9]研究表明低饲养密度(10只/m2)比高饲养密度(20只/m2)更有利于爱拔益加(AA)肉仔鸡早期(1~21日龄)生长性能、成活率、免疫和抗氧化功能。Buijs等[10]研究表明,高饲养密度会影响肉鸡骨骼生长。孔令琳等[11]研究认为,笼养模式下能使雪山鸡母鸡获得较好生产性能和适宜腹脂指数的饲养密度为21只/m2。张蒙等[12]研究得出了大午金凤蛋鸡育雏期雏鸡获得较好体重、胫长、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饲养密度,0~2周龄为83~107 cm2/只,3~6周龄为167~214 cm2/只。杨景晁等[13]研究认为高饲养密度会降低海兰褐蛋鸡育雏育成期体重、胫长、龙骨长和胸宽,建议饲养密度0~5周龄为20~30只/m2,6~7周龄为10只/m2。目前,关于饲养密度的研究多集中在肉鸡和育雏期的蛋鸡,对于高产蛋鸡产蛋期的研究还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饲养密度下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羽毛状况、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找出实际生产中海兰褐商品代蛋鸡产蛋期的适宜饲养密度,为高产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试验于2021年6月16日开始,在山东省海阳市某蛋鸡场进行。选取432只产蛋率、体重体型、外观相近的健康3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采用4层层叠式笼养(笼具规格为长62.5 cm,宽60.0 cm,高46.0 cm),其中高密度组(HSD组)每笼10只(375 cm2/只),中密度组(MSD组)每笼8只(470 cm2/只),低密度组(LSD组)每笼6只(625 cm2/只)。参照《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和《海兰褐产蛋鸡饲养手册》,并结合试验设计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期间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2周,开始试验时各组间鸡只体重和产蛋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8周。

1.2 样品采集处理与指标测定方法

1.2.1 生产性能

试验期,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天的产蛋总数、总蛋重、不合格蛋数(破蛋、软蛋、畸形蛋、砂壳蛋、蛋重<50 g或>75 g蛋数)和每周的采食量;试验结束后,以重复为单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每只鸡每天平均采食量)、平均蛋重(总蛋重/产蛋总数)、产蛋率(产蛋数/鸡数)、不合格蛋率(不合格蛋数/总蛋数)和料蛋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蛋重量)。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2.2 羽毛状况评价

试验结束时(第8周末),每组随机选取60只鸡,对颈部、背部、翅膀、尾部和肛门羽毛状况进行评价,主要参照Geng等[14]的方法进行评分,标准如下:羽毛状况分为4个等级,1分表示身上仅有少量羽毛覆盖,有超过50%的划痕;2分表示身体大部分羽毛脱落,有20%~50%的划痕;3分表示羽毛有较少损伤,有<20%的划痕;4分表示羽毛覆盖良好,光滑平顺,无划痕。每个部位都用4分制评分,每只鸡羽毛得分是5个部位的总分,最小值为5分,最高值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羽毛的整体状况越好。

1.2.3 蛋品质

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个鸡蛋进行蛋品质测定。蛋形指数采用游标卡尺测定;蛋壳颜色采用色差仪(5SE型,TSS公司,英国)测定;蛋壳强度采用蛋壳强度测试仪(FGV-10XY型,Nidec公司,日本)测定;蛋重、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采用多功能蛋品质检测仪(EMT-5200型,Robotmation公司,日本)测定;蛋黄重、蛋壳重采用电子天平称量;蛋壳厚度采用蛋壳厚度测量仪(NFN-380型,FHK公司,日本)测定。

1.2.4 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

试验结束时,每重复选取1只鸡,每组6只鸡,禁食12 h,翅静脉采血3 mL,静置分层,吸取血清于离心管中,2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于-80 ℃保存,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使用AU5400(Beckman Coulter,美国)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系统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氮(UN)、尿酸(UA)、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含量;使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测定血清钙(Ca)、磷(P)含量,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用武汉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α(INF-α)、干扰素-β(IN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

1.2.5 肠道组织形态

试验结束时,屠宰翅静脉采血后的鸡,采用无菌操作分别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同一部位肠段约2 cm,浸入4%多聚甲醛通用型组织固定液中常温保存,以制备石蜡切片。肠道组织经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使用Image-Pro-Plus软件分析测量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

1.2.6 盲肠免疫指标

采用无菌操作取3 cm左右盲肠置于平皿中,纵向剖开,轻轻刮除肠腔内粪便,用玻片刮取肠黏膜收集于离心管中,-20 ℃速冻待测。使用武汉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盲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XLSX工作表整理,整理后采用SAS 9.2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显著差异者,以最小显著差异(LSD)法比较平均值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以平均值和均值标准误(SEM)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0.05≤P<0.10为有显著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LSD组和MSD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均显著高于HSD组(P<0.05),LSD组和MSD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HSD组(P<0.05),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平均蛋重的趋势(P=0.092),3组之间料蛋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饲养密度对蛋鸡羽毛状况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羽毛状况的影响见表3。LSD组和MSD组蛋鸡的羽毛评分显著高于HSD组(P<0.05)。

表3 饲养密度对蛋鸡羽毛状况的影响

2.3 饲养密度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见表4。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蛋重(P=0.082)、蛋壳强度(P=0.081)和蛋壳比例(P=0.083)的趋势,3组之间其他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饲养密度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2.4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增加血清ACTH含量的趋势(P=0.084),3组之间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续表5项目Items低密度组LSD group中密度组MSD group高密度组HSD group均值标准误 SEMP值P-value磷 P/(mmol/L)2.112.061.510.420.351碱性磷酸酶 AKP/(U/L)149.37138.21126.5113.140.294皮质酮 CORT/(ng/mL)8.468.388.820.540.46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pg/mL)71.3772.6676.641.980.084

2.5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6。LSD组和MSD组蛋鸡的血清CAT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HSD组(P<0.05),3组之间其他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6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6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和盲肠sIgA含量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和盲肠sIgA含量的影响见表7。LSD组和MSD组盲肠sIgA含量显著高于HSD组(P<0.05),HSD组血清IgA含量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的趋势(P=0.074),3组之间其他血清免疫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表7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和盲肠sIgA含量的影响

2.7 饲养密度对蛋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饲养密度对蛋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见表8。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趋势(P=0.073),3组之间其他肠道组织形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8 饲养密度对蛋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3 讨 论

3.1 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Asghar Saki等[15]和Guo等[16]研究均表明,饲养密度增加会对蛋鸡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Hanh等[17]研究发现,高密度组(386 cm2/只)蛋鸡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均低于低密度组(540 cm2/只)。本研究中,LSD组和MSD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均显著高于HSD组,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平均蛋重的趋势,这与Incharoen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LSD组和MSD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HSD组,这与谢守前[19]的研究结果一致;Mirfendereski等[20]研究发现蛋鸡高、低密度组之间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而Erensoy等[21]发现高饲养密度会降低蛋鸡的饲料转化率,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不同饲养密度组之间料蛋比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中高饲养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可能是由于试验时间为夏季,HSD组笼内活动空间少于其他2组,空气流通不畅、鸡体热量散失减少、局部环境温度较高,并且拥挤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应激和能量损耗。

3.2 饲养密度对蛋鸡羽毛状况的影响

羽毛覆盖程度和状况可以部分反映家禽的福利状况和管理水平。在一项通过专家意见制定蛋鸡福利评估方案的研究中,在17个可测量的福利指标中,羽毛状况被列为最重要的指标[22]。Widowski等[23]研究发现,高饲养密度会导致蛋鸡羽毛状况较差。Weimer等[24]研究表明,随着蛋鸡饲养密度增加,羽毛覆盖率降低。王长平等[25]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蛋鸡的啄羽行为发生频率有显著的影响,并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中LSD组和MSD组蛋鸡的羽毛评分显著高于HSD组,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饲养密度增加会使蛋鸡活动空间受限,拥挤增加了鸡与鸡之间、鸡与鸡笼之间的摩擦几率和啄羽行为,导致羽毛损伤增加。

3.3 饲养密度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邱凌云[26]研究表明,高密度组(338 cm2/只)与低密度组(506 cm2/只)蛋鸡之间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比例、蛋形指数、蛋黄比例、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均差异不显著。Kang等[27]研究表明,不同饲养密度组蛋鸡的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高密度组(10只/m2)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其他组(5、6和7只/m2)。本研究中,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蛋重、蛋壳强度和蛋壳比例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饲养密度增加,蛋鸡个体间的互动性增强,对产蛋活动中部分环节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增加了产蛋后鸡蛋在笼内被磕碰与踩踏的几率,对蛋壳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他蛋品质指标影响不大。

3.4 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能够反映出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物质吸收和代谢情况。激素的变化是机体产生应激的最重要标志,血液CORT[28]和ATCH[29]含量已被广泛用作衡量家禽应激的指标。Incharoen等[18]研究表明,高密度组(0.06 m2/只)蛋鸡血清GLU、P和CORT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组(0.12 m2/只),血清ALB、UN、T-CHO、TG和Ca含量差异不显著。Wang等[30]研究表明,高密度组(338 cm2/只)蛋鸡血清CORT含量与低密度组(506 cm2/只)差异不显著。卢营杰[31]研究表明,高密度组肉鸡血液ATCH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组,而CORT含量则与低密度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中,不同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增加血清ATCH含量的趋势,说明高饲养密度对机体的物质吸收和代谢影响较小,但血清中应激指示物ATCH含量的增加反映了鸡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

3.5 饲养密度对蛋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T-AOC是衡量体内抗氧化能力的综合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抗氧化性能[32]。SOD[33]、GSH-Px[34]和CAT[35]被认为是抗氧化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员,形成了氧化损伤的保护系统。MDA是脂质过氧化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36]。伍源等[37]研究表明,高密度饲养组肉鸡的血浆T-AOC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上升,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张蒙等[12]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大午金凤蛋鸡育雏期雏鸡的血清GSH-Px、SOD活性和T-AOC均无显著影响,高密度组血清CAT活性显著高于低密度组。朱丽慧等[38]研究发现,应激条件下蛋鸡的血清SOD活性会显著降低。本试验中,LSD组和MSD组蛋鸡的血清CAT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HSD组,说明高饲养密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蛋鸡的抗氧化功能,这可能是因为饲养密度增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使机体更易受到氧化损伤及细胞损伤。

3.6 饲养密度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细胞因子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蛋鸡血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高低能反映其免疫力[39-40]。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对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产物,其中sIgA[41]、IgA、IgG和IgM[42]是机体内重要的非特异免疫因子。邱凌云[26]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蛋鸡血清中IL-1β、IL-10、INF-α、IgA和IgG含量无显著影响。秦鑫等[43]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清IL-1β和IL-6含量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LSD组和MSD组盲肠sIgA含量显著高于HSD组,HSD组血清IgA含量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的趋势,由此推测高饲养密度会影响机体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盲肠中sIgA的分泌和血清Ig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鸡免疫功能。

3.7 饲养密度对蛋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小肠是动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重要场所,其内壁褶皱上的小肠绒毛高度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加小肠内壁与食糜接触面积,提高机体吸收利用营养物质的效率。小肠绒毛延伸向下的底部就是肠道隐窝,隐窝深度降低表明肠道上皮细胞分化率增加,能够促进肠绒毛生长[44-45]。孔令琳等[11]认为,笼养密度对雪山鸡肠道菌群影响不大。张蒙等[12]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雏鸡十二指肠、空肠以及回肠相对长度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HSD组较LSD组和MSD组有降低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趋势,3组之间其他肠道组织形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饲养密度增大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对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影响不大,但是否对肠道长度、菌群平衡、消化酶活性等产生影响还需通过进一步试验研究。

4 结 论

在笼养条件下,高饲养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鸡的生产性能、羽毛覆盖程度、蛋壳质量、抗氧化和免疫功能,中、低饲养密度蛋鸡各测定指标均差别不大,但低饲养密度时笼内空间利用率低,结合生产效益,本试验条件下笼养蛋鸡宜采用中密度(470 cm2/只)饲养模式。

猜你喜欢

蛋壳羽毛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蛋壳变变变
神奇的小蛋壳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羽毛项链
吹羽毛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