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研究

2022-12-08蔡永贵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正字俗字笔画

韩 姣,蔡永贵

(宁夏大学 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简述

黑水城文献,是指在我国内蒙古黑水城遗址中发现的宋、金、西夏、元等王朝的中国古代文献。文献的内容分为世俗文献和佛经文献两大类,文字类型涵盖汉文、西夏文、藏文、蒙古文、回鹘文、女真文等。20世纪初,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两次率领考察队在黑水城遗址进行发掘,将大量文献带回俄国,这些文献现被称为《俄藏黑水城文献》。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吕观文进庄子义》残本,一般被断定为北宋独本,原题为《吕观文进庄子义内(外)篇义》。该本为刻本,宋体。半页10行,每行18字,注双行25字。白口,左右双阑,上下单边,单鱼尾或无鱼尾,花口。鱼尾下记书名《庄子》及卷数数目,卷末间一行,题大名“庄子内(外)篇义卷第某”,大名顶格标记于单鱼尾下。每卷卷尾有大字号体的“茂承”二字,旁边时或杂书“茂”字等,当为阅者所为。卷眉时有手写体反切音注,如“跂”字下方小字左右注“立氏”两字、“嚆”字下方小字左右注“许支”两字等,与卷尾“茂承”为同一人笔迹。各卷卷首顶格书写大名,次行下沉两格半书题篇名第某,次顶格书正文。该本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列入《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册出版,编号为俄TK 6,题为《吕观文进庄子义》[1]。黑水城汉文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残本中存有较多的俗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类型

俗字是有别于正字且流行于一定时代和地域的不规范字体。俗字的所谓“俗”,包含三个意思:一是强调这样的字不正、不规范、不典雅,造字往往不合六书,非出于经典著作,又难登大雅之堂,不能用于正式场合;二是强调这样的字具有通俗性,字体浅近,形体结构简陋,而且往往具有随意性;三是强调这样的字具有流俗性,在一定时代或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会形成一种风尚。因此,俗字是产生并使用于民间、流行于一定时代或地域的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一种不够规范典雅的文字。俗字是相对正字而言的,它是对正字的一种补充,实际上也是一种异体字。俗字具有时代性,一定时期的俗字只相对于一定时期正字而言,正与俗的关系会因时代变迁而变化。俗字非一人一时一地所造,表面上看似随意,但能够在社会广泛流传自有其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2]。张涌泉在《汉语俗字研究》中认为,凡是区别于正字的异体字,都可以认为是俗字。俗字可以是简化字,也可以是繁化字,可以是后起字,也可以是古体字。正俗的界限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3]。

俗字本身有规律可循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研究黑水城汉文文献俗字的理论依据。这个理据就是以“六书”理论为基础,广泛吸收汉字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吸收汉字构型学说关于异写字和异构字的论述,从历时、共时两个层面研究汉字,以解决汉字字形的分歧问题。

当然研究归纳俗字类型,还有一个对俗字取舍的标准问题。我们认为,俗字是相对正字而言的,实际上俗字的确认,依赖于正字系统的确定。参照系不确定,便使得正俗难辨。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俗字研究的惯例,采用了同时代实际通行的繁体字作为正字参照系。

关于俗字的类型,研究对象不同,形成的认识也往往不尽相同。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语料,将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中的俗字归纳为以下七种类型进行研究。

(一)简化字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为了便捷有效地记录语言以利于交际,字形的简省便成为古今文字演变的主流。[3]而俗字的使用范围多为籍帐文案、券契药方等,往往多为民间所用,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在书面交际中便捷地记录语言。因此,字形简省成为了俗字产生的主要途径。简省笔画是字形简省的俗字中数量较多的一类,这类俗字的产生多是为了加快书写速度或个人审美观念的不同,当然也不排除书写者的疏忽。与正字比较,这类字与正字的差异比较细微,有时往往通过上下文就可以判定其字,是俗字类型中数量比较多的一类。《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的简化方式基本可归纳为:简笔符号代替繁笔符号、将相同且相邻的笔画连为一笔、省略部件、省略笔画和草书楷化。

1.简笔符号代替繁笔

为了书写的快捷与方便将一些复杂的笔画用简单的笔画符号代替。在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常看到用“丶”“丷”“八”等简单符号来代替汉字的某些很复杂的部件,这些简单的符号既不表音也不表义,仅仅这个时期俗字是约定俗成的写法而已。在《吕观文进庄子义》中常用的是以点画、横画、竖画等代替繁笔。例如:

正字觀滑其是輕馬蟲歌興聃者邴金從俗字简化字观滑其是轻马虫歌兴聃者邴邴金金从

2.将相同且相邻的笔画连为一笔

有些字中存在有笔画相同且相邻的情况,为了书写快捷将两笔连在一起。例如:

正字悔黮倪會母非氣堯鼠鼷撓翹焼淵俗字简化字悔黮倪会母非气尧鼠鼷挠翘烧渊

正字舟每壺乘俗字简化字舟每壶乘

3.省略部件

有些字形较为复杂的汉字,往往会省略掉不大重要的部件以达到简省的目的。例如:

正字嘗蕓歸處與贏毗聽寧俗字简化字尝芸归处与赢毗听宁

4.省略笔画

简省笔画是指在书写过程中,对于笔画繁多的字通常会有意地简省一些笔画,基本不会破坏字的整体结构,有时只保留字的大致轮廓。例如:

正字哭識偶哉怵然宜蕩金鬼熱畢町遭俗字简化字哭识偶哉怵然宜荡金鬼热毕町遭

正字笑醜淵義舉蒲曾鄉莽求殆塊身殉俗字简化字笑丑渊义举蒲曾乡莽求殆块身殉

正字恐築聲圃之貞敬俗字简化字恐筑声圃之贞敬

5.草书楷化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在隶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快捷书写的字体。草书在书写时有许多便利之处,比如省去原字的一部分字形,或是只保留字的轮廓而将字内部的许多笔画省略,或是用较少的点画来代替字形的某一部分;而且草书笔画勾连,写起来也省时省力,久而久之这些字便深入社会,成为民间的一种主要手写体。吸收草书省去原字的一部分字形、只保留字的轮廓等方法以及把草书某些纠连的笔画楷化的方法也便成了俗字的一种重要来源。例如:

正字衍逍能非治然之以疚易淡久羽次俗字简化字衍逍能非治然之以疚易淡久羽次

(二)繁化字形

汉字简化是其发展的总趋势,但由于某些原因也存在繁化现象。繁化的目的或是为了字形形体匀称,或是区别形近字,或是为了音义更加明确。这样人们在书写汉字时就会出现增加笔画或偏旁部件的现象。这些增加了笔画或偏旁部件的字也就成了当时的俗字。这样的目的和手段便决定繁化字形的方式有两种,即增加笔画和增加偏旁。

1.增加笔画

增加的笔画对于字意基本没有影响,一些笔画的增加是出于书写习惯或字形的整体协调。例如:

正字振涉弗辱其盗耨奈俗字简化字振涉弗辱其盗耨奈

2.增加偏旁

在已有的正字上增加表义、表音或区别性偏旁,往往能使字义更加明确,增强文字的区别性和表意性或表音性。例如:

正字為向采俗字简化字为向采

(三)变异笔画

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出于书写习惯或快速高效的原因,往往会改变一些笔画的写法,如变为其他笔画、改变笔画长短、改变笔画位置以及笔画融合或连写的变异。

汉字从最初象形性的表意字演变到符号性的表意字,笔画化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汉字固有的表意性质和构形的符号化相结合,是汉字隶变、楷化以来的重要特点。汉字发展中的笔画化本已破坏了汉字以形示义、以形系义的特点,而改变了原来的笔画则进一步破坏了这种本来的特点,因此这种变异笔画的手写体汉字,便自然成了俗字的代表。变异笔画的手写体俗字大体有以下四种。

1.变异为其他笔画

将一些相邻且相同的笔画,或者一些书写方向不顺、书写较复杂的笔画变为易于书写的笔画。例如:

正字夢翼緣刃惠死天傳請邦暇益於俗字简化字梦翼缘刃惠死天传请邦暇益于

正字今梁臨兮登户候喙雲并罟罝罘堅俗字简化字今梁临兮登户候喙云并罟罝罘坚

正字廉所漆俗字简化字廉所漆

2.变异笔画长短

改变笔画的长短可使一些字更易于书写,书写速度更快。例如:

正字詭刳已改久報危犯履顧扈厲跖席俗字简化字诡刳已改久报危犯履顾扈厉跖席

正字庭峗鞅紀夜五決放亡庶頤熙俗字简化字庭峗鞅纪夜五決放亡庶颐熙

3.变异笔画位置

改变笔画的位置使原本在固定位置且笔画方向固定的笔画不拘泥于一个位置,这同样利于书写的便利。例如:

正字瑩根成才材縣衆俗字简化字莹根成才材县众

4.笔画融合或连写的变异

就是相邻的两个部件中省去某一部件的部分笔画,与另一部件融合在一起;又或者两个相近的笔画连写为一个笔画。例如:

正字蝶主往世憂愛藏諜俗字简化字蝶主往世忧爱藏谍

正字葉稱靜焉繩桀雖爭俗字简化字叶称静焉绳桀虽争

(四)改换偏旁

构件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改换偏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改换意符或意符讹变、改换声符或声符讹变、改换基本部件。在《吕观文进庄子义》中改换意符和改换声符的情况较少,而改换基本部件的情况较多。

1.改换意符或意符讹变

汉字的偏旁有很多,其中很多同字异形汉字的偏旁其意义之间都有着相近或者相关的联系。正因为他们之间的意义相近或者相关,因此人们在书写时就往往将他们换用,而换用之后的字一般就成了当时的俗字。

改换意符的情况通常是两者的意义相近或相关,或者是形体相近。例如:

正字棲俗字简化字栖

2.改换声符或声符讹变

形声字的声符具有表音功能,随着语音的变化,字的读音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人们会改变有些字的声符,使之更符合当代的读音,也有一些形声字因声符形近或音近而改换。例如:

正字柏醒鬭俗字简化字柏醒斗

3.改换基本部件

出于书写从简从便的原因,有些构字部件在书写中有所替换,例如:

正字雖損悅說閱捐喪遠轅環踦倚寄俗字简化字虽损悦说阅圆捐丧远辕環踦倚寄

正字滑過體禍解若嘉藏歲族猴俗字简化字滑过体祸解若嘉善藏岁族猴

正字陰蓋蕉器凶敖教舍捨密奈缺俗字简化字阴盖蕉器凶敖教舍捨密奈缺

正字籟寇辞羲學覺惡侔聰陶囊殺肖望俗字简化字籁寇辞羲学觉恶侔聪陶囊杀肖望

正字焉體面留徹晉濱賓著繩稽至割契俗字简化字焉体面留彻晋滨宾著绳稽至割契

(五)部件移位

汉字中的合体字,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因此人们在书写过程中极易变换其部件位置。在商代甲骨文中汉字的构件组合就比较随意,同一个汉字可以是上下结构,也可以是左右结构,甚至正写反写都行。但汉字隶变、楷化以后,构件的组合结构逐渐固定,特别是楷书,构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字。但民间的俗字对字形结构却不大讲究,偏旁易位的情况不时可见。由此形成了许多变换构件组合方式俗字。例如:

正字唯胸驚蘄感馮吟俗字简化字唯胸惊蕲感冯吟

(六)同化

汉字在书写时受到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个字原本不同的两个偏旁部件,变为两个相同的偏旁部件,使一个字内部的两个部件趋同。例如:

正字顛俗字简化字颠

(七)依托旧字创造新字

所谓依托旧字创造新字是指利用正字的轮廓,重新创造了新字。例如:

正字國俗字简化字国

往生安乐国。(俄B2 1.往生极乐偈P2)

愿生彼国,心不异缘。(俄B2 2.无量寿如来念诵修观形仪轨一卷P8)

如今听信我,重镇官封长山河,四方国柄我权握。(附刘知远《诸宫调》P341)

被你一生在村泊,不知国法事如何有多少蹊跷处。(附刘知远《诸宫调》P341)

三、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研究的意义

俗字自汉字产生以来一直存在,从时间上说,俗字是在正字基础之上产生的,似乎存在先后问题;但就名称而言,两者是同时产生,正俗相对而生。而且有些正字还是由所谓俗字转来的。历代学者大多关注正字和古文字研究,对于俗字的整理与研究甚少。唐兰先生《古文字学导论》一书指出:“旧时的文字学,所研究的对象,只有小篆,隶书以下,是学者们懒得去研究的,所以,范围是很窄的。……所谓文字学,只存了小篆的研究,永远去钻陈腐的六书说的牛犄角,而找不到出路。……在我要创立的新文字学里所要研究的,是从文字起源,一直到现代楷书或俗字、简字的历史。这范围是极广泛的。”[7]从唐兰先生所提出以历时角度研究中国文字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俗字对于中国文字学史的研究以及完整的汉语文字学体系建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就黑水城汉文文献而言,其中保存了大量传世文献未见的珍贵文献,如大量佛典本土化求修仪轨,以及记录西北社会、军事、文化等的世俗文书,对这些文献俗字的研究、考释、辨析和构形规律的总结,不仅有利于完整的汉语文字学体系建立,而且有利于对历代字书中的一些疑难字词的考释。因为古书传写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在文献资料中出现频次较低的生僻字,这些生僻字虽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大体得到解释,似乎可以辨识;但是这些生僻字被一些字书收入字典之中,由于未标注出处,脱离了具体语境,就可能难以解释,难以辨识了,就成了疑难字。而黑水城汉文文献俗字的研究,主要就是对俗字的考释、辨析和构形规律的总结,有利于对这些文献资料中出现频次较低的生僻字辨识,比如对《大正藏》《汉语大字典》《字海》中未释字、误释字、系联出错的字等的订正,对于佛典文献的校读,对佛经中的传刻讹字的校订等方面也极有价值。因此对黑水城文献俗字的研究对于文字学乃至训诂学的研究都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

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中的俗字不仅在俗字研究方面具有普遍共性的意义,而且还有其所特有的价值意义。由于《吕观文进庄子义》与传世文献的密切联系,所以《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的考释更为准确,由《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也更具有指导和应用价值。首先,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俗字的研究可以为传世古书中出现的疑难杂字的辨识与释义等提供有力的俗字例证,并且有助于文本的释读和研究。其次,对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中俗字的辨析以及同类俗字形成规律的总结等都可以为其他文献中俗字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再次,可以利用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中的俗字订正字典或俗字字书中的误释字,增补字典、俗字字书中未收录但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中存在的俗字。第四,通过对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这些辨识准确的俗字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还可以为汉字简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一方面,有些俗字可直接作为简化字使用;另一方面,对俗字的深入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为汉字简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践层面上为汉字简化提供了有力的例证。第五,俗字与正字之间常有混淆现象,通过整理俄藏黑水城文献《吕观文进庄子义》中的俗字,有助于一些字的正体的确认,有助于汉字的规范。

猜你喜欢

正字俗字笔画
彭美英:将今生献给正字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正字·遣词·造句·达意——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有趣的一笔画
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研究
找不同
文人笔记与俗字研究
清水江文书疑难俗字例释(一)
《盘王歌》与《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