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家族文化的当代存在意义

2022-12-06郑国志

文化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训伦理家族

郑国志

一、引言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家族文化都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尤其是人事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旧中国宗法制背景之下,家族因素在整个中国社会环境、世俗环境、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家族文化构成甚至主导整个社会运行。“家族文化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透视角。中国社会历史源远流长,上下几千年,家族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成分。分析家族文化不仅对认识 中国社会的过去和现在,而且对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家族文化连贯着整个社会、整合着所有零散的力量。在中国,家族文化延续着一个家族所有人的身心依托和思想脉络发展的主线。家的概念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一个个小的家庭组成了一个大家族,然后一个个家族组合成为一个群体,再由一个个群体组合成民族,最后多个民族组合成为一个国家。因为社会权力因素的存在,家族中掌握的政治、经济上的权力不同,造成了家族文化的不同。在家族掌握权力所对应的不同阶层中,出现阶级差别,也出现不同层次的家族文化。各个家族的文化具有趋同性,也有自身独特性。个性千差万别,趋同却是无论那个家族都是以“忠孝”立家。这基本无一例外,“忠孝”观念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影响到了现在。

二、家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无论思想潮流怎么推动,中国人生存依归的“根源”永远是家族。“家族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文化基石,因此,中国文化基本是从家族观念发展起来的。”[1]在中国文化的一体展现中,从中华民族的认同,到汉族群体走向,家族文化绝对是其中最主要的链接和组成。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家族文化的核心永远是“忠孝”,在这之上,推崇“节义”,推行“清正”,推行“廉洁”,推行“道义”,推行“教化”。

中国家族文化中对于家族成员对于家庭的忠诚理念,与对国家的忠诚是一致的,这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核心所在、精华所在,也是中国的家族文化与国外的家族文化的最大不同所在。中国的家族文化认为家族是国家整体的组成部分,而家族的稳固、家庭的稳固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一个家族的家族文化是传统“家天下”观念的浓缩,对于国家所要求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精忠报国,在相应的家族中就有明确要求,如岳姓家族。而对于为官所要求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公正廉明,在海姓家族中就有特别强调。而浙江金华的“郑姓义门”,家族文化更是凝结着为将、为官、为人、为友、为亲等所有的规范。这些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人灵魂的一部分[1]。

现代的家族文化在新颖的、多样的社会文化思潮中,留住根本,合理拓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对于维护家庭、区域、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统一和行为规范的合法合规,有着重大作用。家族文化核心的“忠孝节义”作为道德节操,积极意义一直都在。这个道德节操的实现,需要家族文化长久的熏陶,不是一时一事的教育就能实现的,很多时候,只有整个家庭、家族文化的共情、共有才能彻底地固定这种节操。家族文化是家族中对于家族成员最重要的教育,这个教育可能与学校教育相互印证。当代社会具有的开放和自由,个人自我意识的强化,在处置社会和他人的行事时,个人需要一定的内蕴储存,家族文化是这种内蕴的基本。只是在当代中国,这些家族文化内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活学活用,不应死板保守,不应墨守成规,必须灵活适用,取向高尚美好。中国家族文化中都基本要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节操,也是一种高尚、美好的行事趋向,是中国人为人为事的基本。家族文化对于家族成员的人格塑造、行为作风的养成、思想意识的改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家族的熏陶和家庭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内在传承,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一个个家族,把整个国家紧密地凝聚在一起。这凝结是华夏民族共有的思想理念的共性所在,华夏民族因为这些共性的推动,团结一致,走向一致。

中国的家族文化中特有的“落叶归根”理念,促使着每一个家族成员回归寻根,无论走出家族多远,都必须回归,这就是家族文化的凝聚力。这种永远不变的凝聚促使人和人、家和家、家族和家族抱成一团,实现整个民族的融合一体。

三、家族伦理和家训规范促进社会进步

家族伦理和家训规范有助于家庭稳定、家族和谐、社会平稳。旧社会的家族文化有一定的野蛮、落后、守旧的宗法制内容,因为阶级统治必定会借助暴力。这些在当代中国基本已经不存在了,这也不是中国家族文化的意义所在,中国的家族文化的核心意义在于孝亲和睦、仁义友爱、爱国爱民,这是中国的家族文化中一致的家族伦理。这些家族伦理在各个家族中以形式和表现不一的家训,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家族核心规范,在家族内部永世流传[2]。

每个家族的家训就是其家族伦理的核心,旧有的族规在当代社会已经极少有提及,家训却是永不过时的。家训代表着家族伦理,代表着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伦理取向,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家族文化最为规范、最为基本的约定文本,基本上一旦约定,就会长期奉行。不同的家族因为其家族所从事的职业或者所在的区域特性的不同,家训所约定的伦理和行事取向侧重点不同,如好武的家族,家训中会强调去恶从善、勿为奸为盗、勿赌博争讼等;好文的家族,多有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勤奋读书、高尚节操”。在中国家族中,无论家族中哪一个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出优秀人才,都希望光宗耀祖,代代延续。这是中国的家族文化中不变的家族伦理,在这种伦理的推动下,家族成员一代接着一代,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保证家族的繁衍和上升。优秀子弟会因家族文化得到强烈的鼓励,也会推动家庭成员互促互进,不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扩大家族的整体内蕴。家族子弟,在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家族理念的感召下,也会努力上进,取得相应成就。

在当代,家族文化对家族成员还是有着一定的约束力的,虽然这个约束是隐性的,但这无形的约束起到的作用很大。“我国家族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家族的存在与活动为基础,以家族的认同与强化为特征,注重家族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的文化体系。家族文化通常包括家族的结构、行为、功能、伦理、观念、心理、精神和礼俗等层面,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我国社会有别于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1]家族伦理促使家庭成员在行为处事上符合道德、符合法制,这不一定能够让家族成员完全遵守,但事实上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维护社会国家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而家族伦理中约定俗成、家训中明确规定的敬老养老、孝亲节悌等,对于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实现,有着明确的道德规范要求。其他如对于家族成员的守义、奉礼、求仁等行为规范的要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实现美好人生,促使社会整体稳定发展,作用显而易见。

在当代中国,家族文化已经全面复兴和合理升华,这复兴和升华依然围绕着家族伦理,依然奉行世代传承的家训。奉行家族文化,必定会造成同姓相亲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世代相袭,很难改变。这会造成区域的团结,也会造成区域的某些独立性。当代发展是第一要义,团结一致、共同利益的行为模式显然对于实现发展目标有着极大的帮助。而家族文化复兴中出现的续修家谱、重修祠堂、按时公祭等现象,有利于这种团结的实现,有利于家族伦理的推行。当然也有一些消极的成分,如一些家族观念,个人姓名一定要入家谱,凡家族事务一定不遗余力,不然不为祖先认可等观念。这些家族行为有助于家族间家族成员的联合一致,但也会导致家族自身的狭隘自私、保守古板、排斥异姓。为了一个地区的利益和相应权力,异姓家族间的争斗会有所发生,只是在现代法制环境下,会有所限制。如果一旦发生,就是群体事件,社会影响较大。但可以看到,随着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法制健全,思想提升,家族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已经得到逐步改进。家族文化中有利的因素已经充分凸现,这些有利的因素得到推行,形成一种正义的道德力量,以一种习惯的道德规范维护家庭稳定,家族和谐,社会进步,进而以点带面,实现全民族的文明昌盛,实现国富民强。

四、家族制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

家族制企业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不同于中国传统家族宗法制度,但其中有着一定的延续和改进,是传统家族制度在吸收西方企业管理制度后的一种经营模式的改造。“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家族基础上的社会,家族文化已深深地积淀于整个社会关系之中,成为影响和形成中国人价值观的要素.所以企业经营在这种环境下,自然深受家族文化的影响。而家族企业的特点更决定了其管理理念必将秉承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显著特征,换言之,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构成了家族企业管理的文化根基。”当代的家族制企业文化正是基于此而建立。家族制企业文化立足家族血缘、亲缘,参照西方企业管理体制,立足传统家族文化,从而构建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竞争需要的企业经营文化。

家族制企业在19世纪的中国就已经诞生,历经诸多社会兴变,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推动,家族制企业猛然涌现,家族制企业文化也应运而生。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家族制企业文化取向大致是崇尚超前、崇尚拼搏、崇尚求利,一般为了经济利益、企业发展服务,整个企业的管理团队以家族成员为主,以家族成员的血缘、亲缘为主线,构建企业运营文化。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对经济利益的获得有所偏颇,企业文化的构建对传统家族文化有所侧重,对于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吸收有所不足。2000年之后,家族制企业得到很大发展,企业规模排行靠前的大多为家族制企业,而家族制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拓展。但家族文化中伦理精神的内涵依然是家族制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在这一伦理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文化,建立适应21世纪的家族企业文化。这一时期的家族制企业文化已经不仅在于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全面推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是时代的进步[3]。

可以看到,无论哪一时期、哪个国家的家族企业文化,都是以血缘、亲缘的稳定取得企业人事的稳定,然后才寻求企业价值、企业愿景的实现,这在中国也是如此。企业人事稳定决定了整个企业发展的脉络,一般企业在家族中最适合领导的人士领导下,团结一致,精诚奋斗,建立家族制企业,形成家族企业文化,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这有任人唯亲的意味,因此,初期的家族制企业文化都比较粗放。而到了2000年后,家族中各种人才的培养和先进学识的引进,各个家族制企业文化独树一帜,又殊途同归,成为维持企业的基石,又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当代各个家族制企业文化大多可圈可点,精彩纷呈,是当代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五、结语

总的说来,家族文化在当代中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家族文化对于国家团结、民族凝聚、社会稳定、家庭和谐、行为得体等等都有着重大的指向意义,对于维持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同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家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存在意义和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家族文化在保持传统内核的同时,也会紧随时代发展逐步完善。传统的封闭落后、保守死板、消极野蛮的家族文化的内容应该被摒弃或改进。积极向上、合理正确、优良先进的家族文化应该得到发扬完善。事物的发展有固定性和渐进性,家族文化的积极影响和相应的不良影响将会在长时期内大范围存在。家,家人,这是应该而且必须深入思考的定位。围绕着家和家人的生活,是永远延续的,那么以家族成员和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族也会永远存在,相应的家族文化也会相应伴随。

猜你喜欢

家训伦理家族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小偷家族》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