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语言艺术分析

2022-12-06

文化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赵 丽

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既是人和人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途径,又是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人们实现相互理解的重要基础。对于文学作品而言,语言作为时代背景的一种浓缩或者象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达出某个时代具备的特征,即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的代表。深层次地解读某个时代具备的语言艺术,通常与文化视角背景下的相关文化作品学习具有直接联系。尤其是当前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全球化的进程也逐渐加快,跨文化的交集以及交流也愈来愈多,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以及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特色和时代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英美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在文学界有着较高的地位,因此,文化差异下,对英美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读者知识的丰富,而且还能了解到英美国家的时代与文化特点,并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

一、文化差异下英美文学语言特点

(一)尊重英美文化差异

大部分英美文学都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学语言涉及各个区域的文化,因为英美作家具有思维灵活性,致使英美文学当中的语言可以充分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从文学作品当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其中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习俗,不同阶段的民族,通常有着相应的语言特色,且具有多元化优势。不同的文化区域中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就“红”字而言,在汉语当中表示颜色及吉祥的意思,但英美文学当中则仅表示颜色,由此可知,由于存在地域差异,人们对于相同词语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并构成多元化差异[1]。

(二)注重时代特征

英美文学通常代表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可以鲜明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这通常也属于英美文学的精华。语言文字通常存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且能反映当地历史风貌。因此,对欧美文学的阅读,就需对作品的时代特点进行有效研究,从文学作品当中体会时代特色,并赋予自身理解。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具备的语言特点进行探究时,要注重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的有效结合,并将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具备的艺术表现进行比较,以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学自信心。

(三)注重语言魅力的发挥

英美文学处于一个庞大的文学体系当中,包含着许多文学作品,且每个作家都有不同风格。在面对该文学体系时,不能只是单纯地阅读,还需体会语言文字具备的准确性。根据当时的历史,大部分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都较为简洁明确,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当中,从简单的捕鱼动作把主角自身的硬汉形象进行呈现。在对英美文学进行赏析时,需立足于文化差异进行英美文学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的分析,并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借鉴,实现读者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文化差异下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源泉

创作文学作品需立足于该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注重时代特点的凸显,尤其是较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通常都和当地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联,在创作当中对本地文化进行呈现,以作品实现文化的记录以及传承。不同的文化区域通常能培育获得不同的文化,我国的文化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对相关的文学作品创作通常有着深刻影响,能够使人体会到儒家文化具备的力量。对于英美文学而言,通常会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因此,古希腊罗马文化作为欧美文化的发源地,通常会对西方的文化思想产生深远影响,英美文学的根源则是古希腊的罗马文化,尤其是古希腊的罗马神话,经过千年的流传,为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英美文学创作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古希腊的罗马神话作为基础素材。大部分英美的文学作品当中,描述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当中的场景和人物,如但丁创作的《神曲》描述了许多神话情景,人物也和天神相关。而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当中,也涉及宗教典故、神话、地点人名的典故等。同时,还有许多作者所创作出的作品灵感也与之有关。同时,古希腊的罗马神话当中描绘的人物特色都较为鲜明,大部分人物都较为热情奔放,且有情意,极其勇敢,但是,还有少部分人都不够完美,与平常人一样存有缺点,因为其不足就会造成悲剧出现。大部分英美文学作品中都充满了激情,但因为故事情节当中容易有悲剧人物,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于英美文学所造成的影响[3]。

三、文化差异下语言赏析的原则

(一)交际性和实用性并重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所要求的交际性与实用性,主要是对客观现实的环境进行充分尊重下,语言特点和特有文化相关内容的结合,把具体语境和作品当中的材料相结合,以实用性原则深化人们对相关文学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交际性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差异的文化作品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交际性主要是对实用性的延伸。在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的时候,人们在对相关语言知识具有相应了解的前提下,就能使人们的跨文化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并经过对国家背景以及语言特征的了解,对相关文化进行解读,从而在实现基本语言交流与沟通的前提下,促使文化实现持续性发展。

(二)文化差异的必然尊重

研究者要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给予相应的尊重,而文化差异通常指思维方式上所存在的差异,而价值方面存在的差异与风俗上存在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风俗之间存在的差异,而风俗则是不同的民族通过长期聚居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当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一种文化。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着不同风俗与习性,而不同风俗与习性则成就了各个国家与民族相对应的风俗文化。如汉字当中的“老”,通常具有尊重他人的意味,通常会说老师、老人家、老先生等,但是,英文当中的“old”不仅意味着年龄大,还表示与时代发展脱节、落伍。就思维方式的角度而言,其通常表现为物质、行为、精神等各个方面对于文化特点的反映,比如,思维方式上,我国更注重辩证思维,认为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而英美则更注重对事物的逻辑思维,因此,更加注重定量分析。总之,这些价值观、风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就是对文化差异进行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在文化差异研究当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4]。

四、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语言艺术分析

(一)注重戏剧性独白的应用

在大部分英美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到戏剧性独白,这已经成为英美文学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不同的主要特点。对于戏剧性独白而言,其创始人说法不一,有说服力且可考证的则是索恩伯里在1857年所创作的诗歌《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最早提出了戏剧性独白的应用。基于此,索恩伯里便被称作为戏剧性独白创始人。伴随着丁尼生所发表的《六十年后的罗克斯勒官》,则体现出该手法具备的独特魅力。在这之后,戏剧性独白得到广泛应用。戏剧性独白主要是将创作者当作是独立画外音存在于作品当中,和作品当中的任务台词有着明显分离。戏剧性独白的运用,不仅能够使作品当中任务形象的表现更为丰满,而且还能使读者阅读时积极思考,并充分了解与掌握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思想,使读者和作者实现灵魂交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最终深化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及认识。

(二)注重作品源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对于英美的文学作品而言,更多是源自于现实生活,属于文学创作者对于所处时代中人们生活的具体描绘,因此,解读与研究英美文学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其具备的文学艺术性,而且还需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色进行了解,并与英语具备的语言特点相结合。文字是创作者思想的真实反映,英美文学中的语言可充分呈现出作家对于其所处时代的反思,这既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描述和认知,也是文学作品中展现的时代特征,属于缩小的一个文学世界。同时,多彩且丰富的历史进程则给予每个时代创作者各种各样的生活阅历,以此进行文学创作,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升华,又是对于人性与历史的拷问,有着显著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通常会引入一些生活中通俗的小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展现故事中的深刻道理,既能够增加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也能够回应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英美文学这种以故事的手法进行相关道理的表达要比直接说理更加生动,也能够与读者的情感共鸣。如有些英美文学喜欢引入《狼与小羊》的寓言,通过简单易懂的寓言来揭示上层社会与贫困人们之间的关系,将社会的黑暗直观的展示,从而起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用。此外,英美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影子,这就使得英美文学的语言运用比较大胆,在实际的表达过程中非常犀利,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刻画或是批判社会黑暗方面尤为突出,这与汉语委婉含蓄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当然这样的语言风格也更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增加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莎士比亚将其吝啬的特点犀利的表达出来,给人强烈的震撼,彰显了英美文学语言的魅力。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感受语言表达的特点和魅力,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5]。

(三)注重经典的引用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植根于欧洲文化,尤其是古罗马希腊文化,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古罗马希腊文化的影子,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引用一些古罗马希腊经典神话。可以说,古罗马希腊文化是英美文学的基础,古罗马希腊文化经典的引用,既是英美文学的主要特点,也使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丰富多元,主要是经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表达出值得深思且耐人寻味的哲理。比如,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讲述了英雄人物阿基里斯的故事。阿基里斯母亲在他婴儿的时候,将他浸泡于斯提克斯河当中,经过河水浸泡后,阿基里斯的身体就会刀枪不入,但是,由于他的脚后跟没有经过浸泡,这就成了致命弱点。戏剧性的是,在进行特洛伊城攻占的时候,太阳神射中了他的后脚跟,致使阿基里斯丧命。因此,不少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通常会用到阿基里斯的经典故事表示相关的要害部位以及致命弱点。这就相当于我国作者对成语故事的运用。通过相关经典的引用,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凸现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6]。

(四)注重人性美

英美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的属性。英美文学的分析显示,其语言艺术通常具有人性美,其语言的艺术魅力以及在文学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与真实性情具有密切关系。英美文学当中,通常会出现故事的情节发展与变化,并通过文化差异下的语言风格进行人物精神、性格、品质的塑造,从而呈现出人性美。例如,《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出生在贫穷的牧师家里,父母双亡,从小被舅舅收养,而在舅舅去世的时候则被舅母送进了教会学校。女主人公虽然缺乏美丽容颜,且生活不富有,但和男主人公之间却表现出人格的平等。将类似体现人性美的语言运用于小说中,则能充分呈现出人性美[7]。

综上所述,语言既能用于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还能进行情感抒发,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以及内心想法,并成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对于语言艺术而言,是不同文化下的产物,具有独特风格。英美文学有着显著的艺术价值,通过赏析英美文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够使读者形成跨文化意识,而且能充分领略到英美文学具备的内涵魅力,从而促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