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

2022-12-06于海超井亚洁

云南化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防砂稠油油层

于海超,井亚洁,徐 鹏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陕西 志丹 717500)

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油田地质特性的分析力度,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作为指导,保障地质特征分析的充分性,才能够选取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以此来保障油田开发作业的安全性,并实现高效化的转型目标,为油田开发行业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促进油田开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油田的地质特征分析

充分掌握油田地层信息,能够为后续开发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需要及时的掌握油田的具体类型。通过对油田地质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对油田类型予以合理的分布。其次,分析油层和储集层的形态特征,并做出客观的判断,从而保障最终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当油层的特征各不相同时,同样需要对其进行划分,保障油层归类的科学性,再对其予以综合的评价。最后,在对比各种不同类型油层特征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此类油田能够分布在同一个范围内,再对此类区域当中所含有的油层类型和地质特征进行划分和对比,从特殊矿物质和岩石组合等基础元素入手,将其作为主要的对比依据进行使用,并充分的保障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1)地层对比。油层区域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在开发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油层会随之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对油层区域的对比和分析,需要从实际断裂情况、岩石物理特征、相关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趋势、岩石具体结构以及实际带电状况等多个不同的角度,以此来保障对比分析结果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了解地层区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为油层的开发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1]。除此之外,还应对地层区域进行划分,保障划分环节的合理性,并充分的结合底层的不同情况,筛选出更加完善的划分方法,从而对其进行归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底层来说,还需要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采油措施。另外,通过对比和分析阶段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并加以探讨,将此方面的数据内容作为主体参考依据,从而构建相应的平面剖析图,保障剖析图设计的标准性,以此来获得优良的地层分析和对比结果。借助对各个地层对比分析作业的实际开展效果,为油田开发作业实施阶段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2)油田的购藏和油藏。油田的构造形式具有复杂化和多变化的特点,实际的分布区域也具有零散化的趋势,并不单单局限于同一个区域内部。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层位各不相同的油藏来说,在实际的分布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分布区域也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且不同区域的油藏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油气在聚集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如:源控、相控、压力差控等等。

3)油层的物理性质。对于基岩的孔隙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会伴随着流体状况出现,且此类流体的成分较为多样,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天然气、石油以及水等物质组成。在开发油藏层的资源时,由于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散发了大量的热量,并且存在摩擦生热的现象,导致油层的温度在机械设备的影响下而随之升高,使油层内部的压力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此时,油层的物理性质缺乏稳定性,并且逐渐失去了稳固的状态,在受到高温和高压等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时,导致大量的烃类气体逐渐的融入到了油层当中,致使最终所开发出来的油层,其物理性质与原式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4)油层分布。油田对比分析、油层连通、油砂体平面以及有效厚度等多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在分析油田分布情况时使用,以此来保障最终分析结果的全面性。为了保障油田分布分析结果的实效性,需要综合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数据信息,才能够保证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中,部分岩石属于构成油层的主要物质,主要是由砂岩、灰岩以及白云岩等,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共同组合下形成的。通过对油层分布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可以采用油砂体平面图或者油层连通图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值图来表示,以此来发挥出此类数值图的关键作用。另外,在采用图示表示方法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分析油层的基础上,充分的了解含油砂岩的具体存在形式,且此类层级普遍存在于地层区域当中。若周边存在低渗透层或者泥岩分割的现象时,那么中间含油区域不仅夹杂着砂岩体,还有可能含有油砂体等层级,且此类层级的开发价值相对较小。

2 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

1)油井防砂技术。在油井开采的过程中,若无法对采油速度予以合理的管控,或工作人员采取错误的采油工艺时,均会引起出砂等问题。不仅如此,对于油井井底附近存在的岩石结构来说,若岩石结构的胶结强度相对较大,且存在应力状态时,含水量等因素则会遭到破坏,从而容易出现出砂流出的现象。为此,必须使用油井防砂技术,目的是为了避免油井出砂等问题的出现。机械防砂、化学防砂、砂拱防沙,以及复合防砂等,都属于常用的油井防砂技术类型。机械防砂方法的使用,涉及到防沙管阻等机械设备类型,有助于实现对底层砂体的有效阻挡,加大实际的阻挡力度;使用化学防砂方法时,可以向底层区域注入一定剂量的固沙剂等物质,加大了对沙流出现象的阻挡;使用砂拱防沙方法时,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沙粒,并将其堆积在泡沿口的区域,利用成沙拱的形式对砂体进行阻挡,避免砂体不断流出;使用复合防砂方法时,可以在机械防沙、砂拱防沙以及化学防砂等方法的支撑作用下,联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防沙方法,从而获得了良好的防沙效果。

2)注水开发技术。在油田开发项目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涉及到注水开发等关键技术,此类技术相对较为常用。在开发进程不断深入时,油层逐渐被消耗,油层的压力也会随之产生一定得变化(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下降趋势),导致油储层当中原油脱气效率逐渐加快,原油的整体黏度不断上升。当受到此类情况的影响时,会导致油井的整体产量有所降低。为了能够持续地对油井进行开发,需要及时的发挥出注水开发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以此来保障最终油井的开发产量。对于具有低渗透性的油藏区来说,必须在注水开发技术的支撑下才得以顺利开发,以此来保障最终的开发效果[2]。另外,在实施水平井开发作业时,会遇到河道砂体等情况,且此类砂体存在相互切割形式,应将此类砂体进行打穿处理,以适当的形式对注水井内部的实际注入压力予以合理的提升,或者可以直接采用降低生产井底流压以及压裂力度的方法,通过对注采井距离的逐步缩短,加快了注水操作的整体效率。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提升注水开发作业的实施质量,需要将小层作为基本的开采单位,借助“合注”以及“合采”的形式,实现对单砂体的有效处理。

3)油田气层防护技术。在油田开采作业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开采作业的实施效率,需要加大对油田气层的防护力度,这不仅能够保障油田开采环节的高效性,还可以加大对人员和设备的防护力度,保障了油田开采工程的安全性。平衡钻井法、射孔法属于油田开采环节常用的气层防护技术。为了能够提高油田气层防护环节的整体质量,还需要对生产管理流程予以优化和完善,保障生产环节和管理步骤的合理性,从而及时处理气井淹水问题的基础上,提高了油田气层防护技术的应用水平。其中,在钻井施工环节以及完井阶段,需要保障气层防护工作的有效落实,以此来提高油田开采作业的安全系数。

4)稠油开采技术。在使用稠油开采技术时,会涉及到稠油等物质,且此类物质的占比相对较大。稠油的黏度相较于普通类型的油田产品来说相对较高,在实际的流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阻力,使稠油开采作业的实施难度增加。为了促进稠油开采工程的有序进行,需要对稠油开采技术的灵活使用,保障此项技术操作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在油田开发工程的实施阶段,需要用到化学采油、热力采油以及微生物采油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开采工艺。化学采油工艺,需要将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注入到油井当中,且此类物质的浓度需要保持在较高或者较低状态,有助于提高采油作业的实施效率;使用微生物采油工艺时,可以利用微生物自身所存在的特性,从而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使用热力采油工艺时,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开采措施,以提高油层温度为主要目的,进一步降低了稠油的黏度。

3 现阶段开发油田的有效对策

1)应用水驱方法。石油等资源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能源资源类型,随着实际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及相关关键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提升了采油设备的创新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油工作的实施难度。在逐步落实油田注水开发工程之后,后期阶段仍然需要对采油率予以提升,并将此作为油田开发的重点。当实施油田开采作业时,若涉及到的油田区域具有高含水率,则会对开采技术的使用带来较大的难度[3]。在后期阶段的油田注水作业中,可以使用水驱的方法,以此来达到提高采油率。为此,在储油层的内部注入水,通过对水用量的合理管控,改善储油层内部的压力情况,在逐步降低原始油田稠度的基础上,使储油层具备了流动性的特点,为采集作业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向油层注水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随意的注水方法,应沿着亲水的岩层表面注水,保障注水措施的规范性,这不仅能够清除岩层当中的石油,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实际的采油量。

2)加强对新技术的使用。在油田开发作业中,若持续的使用同一种开采方法,则不利于最终的开采质量。为此,应根据油田地质特征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储油层基本状态,从而为其配备合适的开采设备。部分开采技术和开采方法,在特殊地质的储油层开采作业中缺乏实用性[4]。为此,需要基于灵活性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开采区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实际所涉及到的开发技术予以灵活的变通,保障储油层开发作业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油田开发工程项目的实施效率,以此来保障后期阶段的总体产油量。不仅如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油田开发新技术研发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技术人员能够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基于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原则,保障新技术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合理的使用油田构造和油藏分析法。在油田构造和油藏分析的作业中,要以实地勘察的形式,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并对每一部分的油层区域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采集任务的有效落实。基于全面化和细致化的勘察原则,在充分掌握油田采集分析数据的同时,也为油田后续开发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参考依据。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涉及到油田构造和油藏分析法。对此类方法的合理使用,将最终的分析数据作为开发作业实施阶段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保障最终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性,从而提高油田开发作业的实施质量,保障油田开发环节的实效性。另外,在实施油藏分析作业时,还要对含油面积、注油水地区以及油藏高度等数据信息予以全面收集,保障水和油等物质分界线在界定环节的准确性,再利用分析结果,对油藏剖面图予以绘制,保障图纸绘制的完善性,为开采作业的开展提供基本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所绘制的图纸内容要基于立体化和清晰性的形式,在充分展现油藏相处状态的同时也保障油田开发理论依据的合理性和充足性,以此来提高油田开发作业的质量。

4 结束语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充分的根据油田的地质特征加以分析,并将此方面的数据内容作为开采作业的核心;明确掌握油田地质特征分析环节的重要性,保障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细致化,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保障油田开发方案设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通过对油田地质特征的合理分析,以提高开发利润为主要目的,扩大油田开发行业的效益空间,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灵活使用和合理筛选,以此来保障油田开采环节的安全性,使油田行业能够逐渐朝着高效化的发展方向转型。

猜你喜欢

防砂稠油油层
我国首个海上特超稠油储量规模化开发油田投产
大庆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深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汽驱实验研究
大港油田防砂技术现状及展望
油藏蒸汽吞吐防砂完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稠油降粘的有效方法探讨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锦45块蒸汽驱压裂引效技术试验与推广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