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2022-12-05焦丽娜

江西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旅游

□焦丽娜

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业在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改变,高效优质的旅游服务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健全旅游管理专业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旅游类中职院校办学要点所在。目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仍然存在不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够明确,缺乏全方面、科学的指引。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中职旅游管理教育必须创新改革,要在根本上培养学生“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思想理念,从而提高为游客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要转变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规划新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对学生的旅游职业意识、技能、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一、加强学生敬业爱业的道德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是内涵,是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从事好一份职业不仅需要专业的业务能力,还要拥有积极的职业心态和价值观。旅游从业人员的形象代表着企业,在出入境旅游服务中,代表国家的形象。当今是大众旅游的时代,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本质上变成了专业人才的竞争。而当前一些旅游从业人员只追求利益、缺乏责任感的不端风气影响了旅游行业的整体面貌。因此,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旅游业亟须的是服务型人才,而服务型人才的特点是服务意识强、职业素养高。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应当着重突出这两个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设置课程,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培养敬业爱业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始终遵循“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服务理念。

二、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集体意识的体现,指个人与集体凝聚在一起,从而能够确保集体的高效运作。很多实验表明,两个人以团队形式解决问题的绩效优于各自单干的总和。旅游业是一个系统庞杂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企业之间的融洽合作,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撑。旅游从业人员作为其中的一个个体,除了要有服务和奉献精神外,还要有大局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团队训练,如在上课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团体竞争。教师提出一个关于旅游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每个小组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上台进行展示,最后让其他小组进行评议,比较哪组解决得最好。要想准确指出别人的亮点与不足,就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小组间存在竞争,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感。

三、提高学生的应变力与忍耐力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应变力与忍耐力。应变力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忍耐力是忍受逆境的能力。旅游从业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浮躁,要给游客呈现一个良好的形象。由于社会上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思想差异大,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能积极应对这些突发状况,这是进入旅游行业的基本要求。

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游客,如果语言沟通不到位或不能较好满足游客需求,可能会存在“误解”情况,这时就很考验旅游从业者的应变力和忍耐力。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应变力和忍耐力,专门开展与之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情景模拟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问题。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一个学生扮演很挑剔、要求很高的游客,再选择一名学生当导游,游客给导游施压,让学生现场解决。对于学生不恰当的言行,教师要及时纠正。当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习,感受不同身份的心理变化,在以后真正接待游客的时候,就能换位思考,给游客更人性化的服务。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不是单纯地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借助社团实践和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知旅游行业的标准,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都要在实践中反复锻炼。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所在,学校要与企业联合开设课程,让学生真正接触旅游行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避免与社会脱节。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友好合作,在资源互补中共同招生,创建尽可能多的实习岗位,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在企业锻炼实习的情况,企业要及时反馈给在校教师,教师要求学生做好总结并在班级分享,让学生相互吸取经验,共同进步。另外,教师也要在校企合作中把握市场动态,并根据市场要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顺应旅游业发展走向,给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行业理念和先进技能。

除了企业实习,学校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户外实践活动。户外教学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景点开展实地教学,在参观中随机选择学生尝试解说,其他同学给出意见与建议,最后总结户外经历,争取让每一次户外教学都有不同的收获。在特定的旅游场景中,学生能感受到旅游管理的魅力,从而激发对职业的认同感。

总之,旅游业作为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其形式与内容都在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对旅游从业者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在当今至关重要,旅游业的绿色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学校要格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从师资力量、教学课程、实践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导理论知识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实践实习培训,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给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输送更专业的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旅游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思考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旅游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